在实际操作中,就如同大槐树坊这般,??军先找出几个还算可靠、有能力的人,授与临时坊正、坊副等职务。
再通过这几人叫出该坊其他百姓,进行登记造册,好方便统计人口。
至于说某些人并不适合当大??的官吏,该怎么办——等他们干一段时间,能胜任的便转正,乃至升官;不能胜任的降职或免职就行了。
在??军的引导、帮助下,再加上人口已经不多,京师新的管理体系建立得十分快速,不过两三日,一份关于北京城现存人口的总报告便呈递到刘升的御案上。
“竟只剩下八万多人?”
刘升看到报告上最重要的一个数字,皱眉之余也不禁唏嘘。
据他了解,明末北京人口即便没有像南京一般逾百万,应该也有八十多万。因为在嘉靖时期,北京城便有六七十万人口,到了万历年间,人口进一步大爆发,必然更多。
即便在崇祯年间,因为粮食价格不断攀升,以及一次次疫病,人口有所减少,但八十多万肯定是有的。
连遭两次兵灾,竟直接锐减了十倍!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兵灾有时要比瘟疫、饥荒更加可怕。
比如说历史上的扬州,原本也有八十万左右的人口,可经过“扬州之屠”后,就只有几十人幸存,何其令人嗟叹。
细看报告后,刘升又发现,京师不仅仅是人口锐减那么简单——这剩余的八万多人中,青壮男女比例并不多,大概只有三四成,剩余多是老人或孩童。
当然,这次初步的人口统计只包括北京内城、外城及城郭,并不包括更远点的乡村。
据与京师百姓接触过的军政员汇报,在顺军撤离北京导致的那次兵灾中,便有不少百姓逃了出去,或是潜藏在农村,或是直接逃进了山里。
另外也有少数百姓仍不信任??军,继续躲藏着。
等过段时日,所有藏着的百姓都出来,逃到外面的收到消息也回来,京师人口应该会恢复一些。
最后,??军接手京师后并没有发现多少前明官员——据讯风卫传递的消息来看,这些降顺又降清的官员,基本都被清虏带出关去了。
至于不愿降清的,多半早在清虏有撤离京师的想法前,就逃出去了。
刘升正这么想时,便有侍卫禀报,“陛下,安军政求见。”
“让他进来。”
很快,安骏就由侍卫带着进入武英殿。
如今安骏不仅是第二师军政员,还兼任临时顺天府尹——刘升准备看看他的治政、安民才能如何,如果可以,便会转授行政职位。
刘升反复观看的这份京师人口调查报告,便是安骏所写。
“参见陛下。”
“平身。何事?”
安骏神色微微犹豫,随即还是道:“京师外城灾民中发现一人,乃是前明首辅周延儒。”
“哦?”刘升一听来了兴趣。
他还以为周延儒也被清虏带出关去了呢,没想到竟然留在了京师。
“据此前京师讯风卫禀报,这周延儒也是随部分前明官员一起迎接清虏入城的,算是降了清,为何没随清虏出关,反倒是藏在了京师?”
安骏道,“这个臣还没问,不过臣观其言行,多有仕??之意,甚至是做个微末小官亦可。此事臣不敢做主,特来向陛下禀报。”
刘升一听就笑了,“先降顺、再降清,如今又要出仕我大??,他难道就不怕被嘲笑为四姓家奴?”
这话安骏不知道该怎么接,便没吭声。
刘升又道,“我大??还不缺他这个前明首辅——他既降清,便比照清虏俘虏的处罚降两等,罚做三年苦役以观后效吧。”喜欢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