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一场,是真的不甘心。
大司马侵入……经略关中时,张鲁就有意在汉中称王,也是在阎圃等人劝谏下停了下来。能当天师兼任汉宁王,总好过单独的天师身份。
秦汉郡县制度、帝王爵位制度影响下,张鲁对自家未来的天师能否维持汉中基业的统治权缺乏信心。
所以当时才想着称王,用王位确定新的君臣关系,以此维持权利地位的传承。
从当时阎圃等人劝阻,再看今日的态度,就知道这些人不愿意带着宗族、亲戚跟他一起豪赌。
不由得,张鲁对广泛的天师道信众生出了更多的信赖、爱护心思。
比之眼前心腹巩固,信众们对他这位师君的爱戴才是纯粹的。
想到信众的命运就握在他的手里,张鲁感到双肩沉甸甸的,腰杆子再也直不起来。
那口气突然就这么散了,有气无力对身边一人说:“传告各处义社,凡是返回关中的民众,皆可取食义米。再发布告示于各处,我将举汉中十二万户依附大司马。”
阎圃这时候也提议说:“师君,仆闻关中虽大治,但人口剧增,粮秣匮乏。还请传告各处以安抚、规劝百姓,请食汉中米,勿增关中负担。”
杨松也跟着开口:“师君,今大司马用兵西羌,军前粮秣难免不足,还请征发吏民,运粮于祁山口。”
汉中不缺征发吏民所需耗费的粮食,天师道日常祭祀、活动会对信众有功德方面的表彰。
积极参加、有立功的表现的会记录善举,善举积累足够了折算为德行,德行积攒足够了就折算为功。
功足够了,才会授予符箓确定位阶,有了道功位阶,经过学习考核,就能受领吏职。
然后这种天曹、鬼吏从基层做起,在定期考功制度下逐步升迁。
每次升迁就会授予更高阶的符箓位阶,然后授予符合该位阶的吏职,直到主治一方。
主治一方,是天师道普通信众的天板。
见其他人都不反对也无异议,张鲁就知道本地人、外地人都不想打。
休缓精神,深呼吸几次后,张鲁就说:“可以,为免信众遭受刀兵之劫,我这就亲书降表。”
投降,不是什么汉室大义,他是为了心中投降的。
当众把话说明白后,张鲁转身就走向自己的车驾,背影落魄。
阎圃等人见了也是相顾无言,其实也都无可奈何。
他们不是张鲁,对汉中基业没有那么大的牵挂,可以相对中立客观的衡量形势。
早早归顺,这样的表率必然受到褒奖。
对张鲁,对他们,对广大的天师道信众、伪信徒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至于天师道的中下层天曹、鬼吏们来说,转投大司马麾下也不算什么坏事。
转入太平道,他们还有继续发光发热的机会。
如果是被其他势力兼并,这些天曹、鬼吏道士们势必会从管理层驱逐。
有过这种经历,出仕都困难重重。
只能游走营生,或者成为权贵的门客,这对想要建设人间天国的道士们来说就是一种羞辱。
稍有些心气的道士,宁可隐居山野,也不会去当权贵的门客。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