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众生喧哗!】 ...... ...... 【稷下学宫!】 ...... [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年代,人人都想发出自己的声音。] [后人为它起了一个名字——‘百家争鸣’。] [稷下学宫,成了百家争鸣的中心。] [稷下学宫就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讲学议政之所。] [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所官方主办,却由民间学者主持的高等学府。] [知识界的领袖云集在此,纷纷登台。] [宽松的氛围,让各种不同的思想都得以自由抒发。] [尽管社稷崩塌,政局动荡,但每一个拥有情怀和抱负的人,都并不沮丧。] [他们为理想而生,为信仰而奔走天下。] ...... 【墨家!】 ...... [他叫墨翟,众生当中,他的声音很响。] [墨翟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光学原理。] [光,在同一种介质里沿直线传播。] [他对自然科学,有着同时代人罕见的精神认知,开启了华夏最早的科技理性。] [而墨翟,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墨翟门下,是一个纪律严明、苦行僧一般的组织,人称墨家。] [墨翟提倡‘非攻’反对一切不义战争,一切主动战争。] [他信奉‘兼爱’不分远近亲疏、不分贵贱、不分地域国别,对所有人都施以平等的爱。] [这便是——‘兼爱’。] [当墨翟告别这个世界后,遍布各国的墨家弟子把他的学说推向巅峰。] [越来越壮大的墨家,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者。] ...... 【儒家!】 ...... [墨家的‘兼爱’与‘非攻’,并没有阻挡天下的纷争。] [战国的仗打了一百多年后,一个新的思想家登场了。] [他叫孟轲,儒家的继承者。] [学成之后,他选择一边教书,一边游历,坚定不移的扞卫和发扬儒家学说。] [和孔子周游列国时相比,一切如此相似,一切却又大不相同。] [他将孔子的一个‘仁’字,发展成切实可行的政治方法——‘仁政’。] [主张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人心治理国家。] [他认为,执政者应该亲民,与民同乐。] [唯有得民心,才有可能得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战国风云下,孟轲的理念如此稀有珍贵,但显然又那么不合时宜。] [所以,尽管在稷下学宫获得了一些声望,当政者齐威王却并没有启用他。] [孟轲决定离开齐国,为心中的理想寻求安放之地。] [在那个道义不常被人提起的时代,这样的坚持弥足珍贵。] ...... 【道家!】 ......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听见,这个时代的人们选择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思想。] [其中有一个人,故事讲的最好。] [他的名字叫——‘庄周’。] [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乡野村夫,在天地中,窥见了自然的奥秘。] [春秋时期,老子的追随者创立道家,他们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构成和变化。] [庄周自成一派,成为道家的重要代表。] [他思想中的智慧与机锋,他用意象构建的哲学世界让华夏人用成百上千年的时间去猜测、领悟、以及误解。] [继承老子衣钵的庄周,推崇人与人之间平淡质朴的关系。] [他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 [庄周同样喜欢水的虚静、恬淡。] [山水之间,他畅想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游。] [那是一个无拘无束的有趣的灵魂。] ...... 【纵横家!】 ...... [战国七雄中,西边的秦国和东边的齐国最为强盛,形成东西对峙之势。] [于是,各国之间形成了两种外交关系。] [一种是南北向的弱国结盟,合成一条纵线,联合起来抗击齐国或秦国,这被称为合纵。] [另一种是位于中间的弱国和两大强国之一结盟,西连秦或东连齐,连成一条横线攻击其他弱国,这被称为‘连横’。] [而那些鼓吹合纵或连横的游士,如张仪、苏秦、公孙衍等,就有了一个特别的称谓,纵横家。] [纵横家在诸侯混战中如鱼得水。] ...... 【兵家!】 ...... [儒者孟轲,不关心一国如何打败另一国,他更同情人民的疾苦。] [他与齐宣王论政,直击社会积弊,大谈仁政主张。] [正义、仁爱、亲民,在国君们看来,那是遥远虚幻的,并且毫无力量。]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心称霸的国君,不会有兴趣整天谈论仁义道德。] [另有一个流派的知识和主张,都更加实用有效。] [齐宣王侍卫振兴齐国的利器,那就是兵家。] [兵家,隐藏在战争背后。]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他们是战国时代不可或缺的狠角色。] [齐国先后出过两位着名的兵家代表。] [一位是春秋晚期的孙武,代表作《孙子兵法》,被尊为‘兵学圣典’。] [他的后代孙斌,同样是兵家传奇。] [孙斌主张以进攻为主的战略,提出以寡胜众,以弱胜强的战法。] [这才是齐宣王心中,可以雄霸天下的力量。] ...... 【儒道!】 ...... [孔子留下坦荡荡的君子之风,孟轲坚定的修炼浩然正气,他们从未放弃过自我人格的修养。] [之后两千多年,做一个君子,成为华夏读书人的毕生追求。] [孟轲和一众弟子,把自己关于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的思想观点写成了一本书——‘孟子’。] [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论语》已经成书,和《孟子》一起,成为后世儒家必修的‘孔孟之道’。] [如果说孟轲教导世人如何在世事沉浮之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那么庄周,则为失意者,开辟了一条心灵的归路。] [就这样,儒与道,成为华夏历代知识分子的两重选择。] ...... 【总结!】 ...... [当后人凝视诸子百家的舞台,无不被那段时光的丰盈和璀璨所震撼。] [在那个众生喧哗的年代,华夏诞生了一大批不同观念、不同主张的学术流派。] [波澜起伏、蔚为壮观。] [广为流传的至少有十家。] [他们在思辨中创造出令人目眩神迷的言语与故事。] [留下了恒久流传的文化烙印。] ......... ......... 评论区 【墨家搞科研,道家喜修仙,纵横好阴谋,法家制律条,儒家控人心,名家爱斗嘴......】 【百家争鸣,不止百家,且每家都做到了极致,现在,失传了甚至被国外篡改了历史。】 【墨家虽然没有成为历史上的主流学派,但在我心里墨家自有一种风骨,永远为墨家的兼爱非攻所感动。】 【张仪苏秦,合纵连横,孙膑,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弟子,所以鬼谷子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啊?】 【鬼谷子:一个人教出一个时代!】 【墨家太仁慈了,墨家差的是一个国家,如果历史有一个由墨家组成得国家,那么我中华大地会提到一个无法想象的地步!】 【那真是一个绚丽的时代,独尊儒术是真二!】 【大一统首先就得统一思想,所以不会再有百家争鸣了。】 【墨家:举世洁白,我独黑!】 【墨翟的思想真的是太超前了。】 【儒家维护士大夫、地主阶级,墨家维护农民阶级。】 【所以诸子百家争的是什么?】 【网友1:意识形态,发出自己的想法并获得认同实施,】 【网友2:也许有部分意识形态,但我更觉得是思想的花火在尝试点燃人类未知的未来,也就是人类社会未来应该怎么走,就如墨家兼爱非攻。想要争鸣的是人类应该去何方,解决去哪的问题。】 ...... 【儒家和墨家的结合才是完美的巅峰。文化和科技的结合。儒家是文化思想。墨家更偏向于科技领域。可惜他们两者没有结合起来。要不然整个地球早就是我们的了。】 【网友1:儒之教育,墨之工农,法之制度,道之自由。】 ...... 【所以推行墨家思想就能压住人心的贪?】 【网友1:并不会,但可以尽力防止你贪,嗯,从物理上。】 ...... 【为什么那么多的思想一下爆发了?】 【网友1:礼崩乐坏所以才有百家争鸣,当时的人们都在试图用自己认为的思想来挽救。】 ...... 万界时空 这一次,天幕虽然不是在说周。 可是字字句句全都是周。 “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啊!” 这是春秋战国,包括后世都认同的道理。 在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包括但不限于孔子、孟子等人,他们都是悲哀的。 纵使他们知道未来是儒家的天下。 可是现如今不是。 恰恰,他们想要的是用儒学改变现如今的世道,重铸礼乐。 孔子是这样对他的弟子们说的。 “其实天幕里里外外,都是对儒学的批评。” “或许没有看不起,但至少现如今的学问与后世的儒学根本就不是一个学问。” “怕是被曲解了!” “同样,通过天幕的历史,也证明了我的学问,并不适合这样的时代。”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孔子是叹息的,是没落的,是哀伤的。 众弟子悲泣:“老师,这不怪您,都是后人的错,是他们曲解您的学问。” 也有弟子道:“老师,我们把您的言行整理成书,一字不改,或许后世就不会曲解了!” 孔子摇头:“天幕也说了,你们也是如此做的,叫《论语》,可是最终还是那样了。” 接着,孔子起身,然后道:“天幕说‘儒家和墨家的结合才是完美的巅峰。文化和科技的结合。儒家是文化思想。墨家更偏向于科技领域。’或许,大道在这里!” 是的,孔子并不迂腐,既然此路不通。 老子换条路! ...... 然而,受困于儒家的孟子,此时纵然知道了,也无可奈何。 因为,儒家弟子们不允许。 他知道要和墨家结合,和道家法家结合才行。 可是他做不到。 因为他不是孔子。 为此,他只能坚持自己的理想。 最重要的是,后人也不觉得他的理想是错的。 不是‘仁政’,也不是‘义’。 而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对此,身为此时显学的墨家,却因为天幕陷入沉思。 他们的思想并不落后,反而十分的先进,甚至是激进。 所以,他们看到的第一眼不是墨儒道法相结合。 而是...... “墨家建国!” “是啊,若是以我们墨家的学问建立一个国家,那又会是怎样的呢?” “后世常说科技,科学,并将我们巨子的思想和学问定位最初的启蒙,或许,后世就是以墨为主导,所以才会如此强大,如此的神异!” “不,肯定不是,不要忘记了,后世儒学显学了两千多年,如此情况下,我们墨学怕不是已经覆灭,所以,后世不是墨学,而是他们口中更进一步的科学。”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墨学进一步,那就是科学了。” “科学,将会是极其高深的学问,我们,或许应该建立真正的国家来试验我们的学问。” “是的,纵然是失败了,也要给后世留下足够的经验,或许后世就不用再遭受那么的不义之战。” ...... 对于天幕所言,春秋战国,各国都加大了对墨家的投入。 很明显,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而儒家,被摒弃的更远了。 毕竟,‘墨家搞科研,道家喜修仙,纵横好阴谋,法家制律条,儒家控人心,名家爱斗嘴。’ 所以,法家、兵家、墨家才是正道。 当然,秦始皇虽然看中这些,但他同样也看重了道家。 “修仙!” 低声喃语之后,他冷哼一声,“儒家控人心。” 这一刻,他是深有体会。 扶苏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 “报!” 此时,锐士来报。 “陛下,扶苏公子,驱逐淳于越博士,诛杀......” 听完,秦始皇面露一抹微笑,并且长出一口气。 “呼.....” ...... 然而,在汉后的时空。 无数儒家弟子惶恐起来。 因为后人,更加赞同墨学。 这是道争。 他们跟佛道尚且要拼一个你死我活。 更何况压着他们打,给他们造成了几百年心理阴影的墨学。 所以,找到墨家弟子。 然后..... 杀死他们!! 至于后果是什么? 他们不在乎! 他们只想保证,儒学,为显学。 即便有人想要融合墨学。 那也只是少数。。 死了的墨学,才是好墨学! ............ 【隋朝:盛极一时,华丽巅峰!】 ...... ......喜欢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