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 第176章 百草堂之黄锁梅

第176章 百草堂之黄锁梅(1 / 1)

在川滇交界,有一座宁静祥和的小镇,名叫清平镇。小镇被青山环抱,绿水潺潺流过,宛如世外桃源。镇中,百草堂的招牌高高悬挂,古色古香。 百草堂的主人王宁,身形高挑清瘦,一袭洗得有些发白却整洁的布衫,衣角随风轻摆。他留着利落的短发,面容轮廓分明,剑眉下一双深邃的眼睛,透着医者特有的温和与坚定。王宁自幼便跟随父亲学医,对各类药材的特性了如指掌,心怀治病救人的热忱,在镇上颇受敬重。 妹妹王雪,扎着两个俏皮的发髻,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犹如熟透的苹果。她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酒窝,灵动的大眼睛总是闪烁着好奇与热情。虽年纪尚小,但在哥哥的教导下,也熟知不少药理知识,是王宁在药堂的得力帮手。 王宁的妻子张娜,身姿婀娜,气质温婉。她常穿着淡蓝色的碎花长裙,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柔顺地垂在身后。平日里,她不仅操持着家中大小事务,还会在药堂忙碌时帮忙抓药、照料病人,与王宁夫妻情深,携手为百草堂的经营努力着。 而护道者林婉儿,总是一袭黑衣劲装,勾勒出她矫健的身材。她的头发高高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英气十足的眉毛下,一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腰间别着一把锋利的匕首,行动间干净利落,守护着百草堂免受外界侵扰。 隔壁药铺的老板孙玉国,大腹便便,整日穿着一件华丽的绸缎长袍,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他留着八字胡,油光满面,一双小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透着精明与算计。孙玉国见百草堂生意兴隆,王宁又深受百姓爱戴,心中满是嫉妒,时常派手下刘二狗给百草堂使绊子。刘二狗是个身材矮小、贼眉鼠眼的家伙,整日穿着一件破旧的短褂,跟在孙玉国身后为虎作伥。 药材商人钱多多,身形肥胖,脸上总是挂着一副和气生财的笑容。他穿着一件宽大的锦袍,腰间系着一条镶嵌着宝石的腰带,格外引人注目。钱多多常年在外奔波,掌控着珍贵药材的供应渠道,与百草堂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几日,清平镇却被一层阴霾笼罩。一种怪病悄然来袭,患者们先是感到筋骨疼痛,仿佛有无数根针在扎,接着肢体变得痿软麻木,连简单的行走都成了难事,更为严重的是,患者的皮肤和巩膜渐渐发黄,如同被染上了一层金黄的颜料。短短几天,已有不少村民病倒,整个小镇人心惶惶。 王宁坐在药堂的柜台后,眉头紧锁,面前堆满了医书。他已经连续几日查阅古籍,试图找到治疗怪病的方法。王雪在一旁,看着哥哥疲惫的面容,心疼地说:“哥,你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王宁抬起头,揉了揉太阳穴,说道:“小雪,这怪病来势汹汹,这么多乡亲受苦,我怎能安心休息。” 这时,一位面色蜡黄、步履蹒跚的老者被家人搀扶着走进药堂。老者痛苦地呻吟着:“王大夫,救救我,我这浑身疼得厉害,一点力气都没有。”王宁赶忙起身,将老者扶到椅子上坐下,仔细地为他把脉,又观察了他的舌苔和面色。一番诊断后,王宁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他再次翻开医书,仔细比对,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我想起来了,这症状与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病症相似,或许黄锁梅的根能解此毒。”王雪凑过来,看着医书上的记载,疑惑地问:“哥,黄锁梅真有这么神奇吗?”王宁点点头,肯定地说:“黄锁梅根具有舒筋活络、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的功效,正对症。”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消息被躲在药堂外偷听的刘二狗听到了。刘二狗急忙跑回药铺,将此事告诉了孙玉国。孙玉国听后,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冷笑道:“哼,王宁,这次我看你还怎么出风头。” 孙玉国立刻差人请来了钱多多。钱多多一进门,就笑着说:“孙老板,找我有何事啊?”孙玉国满脸堆笑,拉着钱多多坐下,说道:“钱老板,听说你最近进了一批黄锁梅的药材?”钱多多一愣,心中暗生警惕,问道:“是啊,孙老板打听这个做什么?”孙玉国凑近钱多多,小声说:“钱老板,只要你不把黄锁梅卖给王宁,以后我药铺的生意都和你合作,价格好商量。”钱多多听后,有些犹豫,一方面是丰厚的利益诱惑,另一方面是与百草堂多年的合作情谊。 就在钱多多犹豫不决时,孙玉国又添了一把火:“钱老板,你想想,要是王宁治好了这怪病,以后他在镇上的威望岂不是更高?到时候,我们这些人还怎么立足?”钱多多权衡再三,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好吧,孙老板,就按你说的办。” 得知黄锁梅根可能是治疗怪病的关键,王宁决定进山采药。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便收拾好采药工具,准备出发。王雪不放心,非要跟着一起去,王宁拗不过,只好答应。 两人背着竹篓,手持镰刀,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山林深处走去。清晨的山林,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宛如仙境。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迎接新的一天。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宁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寻找黄锁梅的踪迹。他深知黄锁梅多生长在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可这山林广袤,要找到谈何容易。 “哥,这黄锁梅到底长啥样啊?”王雪好奇地问道。 王宁耐心地解释道:“黄锁梅是常绿灌木,茎上有倒钩刺和褐色刚毛,叶子是三出复叶,小叶片像阔倒卵形或倒心形。它的花是白色或淡红色的,现在这个季节应该已经结果了,果实是橘黄色的聚合果,像小珠子串在一起。” 王雪睁大眼睛,四处张望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突然,她兴奋地喊道:“哥,你看,那是不是黄锁梅?”王宁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丛带刺的灌木生长在溪边,叶片形状和他描述的很相似。 两人小心翼翼地靠近,拨开茂密的枝叶,果然看到了橘黄色的果实。王宁欣喜地说:“没错,就是它。”说着,便拿起镰刀,开始收割黄锁梅的根。由于茎上的刺又尖又密,王宁的手不小心被划破了几道口子,鲜血直流。 “哥,你受伤了!”王雪心疼地说。 王宁不在意地摆摆手,说:“没事,一点小伤,不碍事。现在采药要紧,乡亲们还等着这药救命呢。” 就在他们专心采药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王宁意识到情况不妙,急忙说:“小雪,快,我们得赶紧下山,马上要下雨了。” 两人匆忙收拾好采到的药材,往山下赶去。然而,山林中的道路本就崎岖难行,再加上雨水的冲刷,变得更加泥泞湿滑。没走多远,王宁就发现他们迷路了。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分不清东南西北。 “哥,怎么办啊?我们好像迷路了。”王雪有些害怕地说。 王宁安慰道:“别慌,小雪。我们先找个地方避避雨,等雨停了再想办法。” 他们在附近找到一个山洞,躲了进去。山洞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味。王宁和王雪坐在洞口,听着外面的雨声,心中焦急万分。 不知过了多久,雨终于停了。王宁走出山洞,观察周围的环境,试图找到下山的路。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一位衣衫褴褛的村民路过。村民看到他们,惊讶地问:“你们怎么在这儿?这山林深处很危险的。” 王宁连忙上前,拱手说道:“大哥,我们是清平镇百草堂的,来这儿采药,结果迷路了。还望大哥能给我们指条下山的路。” 村民听说是百草堂的人,态度顿时热情起来。他说:“原来是百草堂的大夫,你们可是好人啊。这山林我熟,我带你们下山。” 在村民的带领下,王宁和王雪终于顺利回到了清平镇。此时,天色已晚,小镇上一片寂静。 第二天,王宁带着采回来的黄锁梅根回到药堂,开始研究如何制药。张阳药师得知此事后,也赶来帮忙。张阳药师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头发花白,脸上总是带着一副慈祥的笑容。他身穿一件灰色的长袍,手持一根长长的药杵,在药臼里熟练地捣着药材。 “王宁啊,这黄锁梅根虽然有药用价值,但使用不当也可能会有副作用。我们得谨慎研究。”张阳药师语重心长地说。 王宁点点头,说:“张前辈,您经验丰富,还请您多指点。” 两人经过一番商讨,决定先将黄锁梅根洗净、切片,然后用小火慢煎,观察药效。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终于确定了最佳的制药方法。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将熬好的药汤送给患者服用时,却发现药堂里少了一大半药材。王宁顿时心急如焚,他知道,一定是孙玉国又在搞鬼。 “这个孙玉国,怎么如此可恶!”王宁愤怒地说。 就在这时,林婉儿匆匆走进药堂,说:“王宁,我刚才看到刘二狗鬼鬼祟祟地从药堂后面溜走,说不定是他偷了药材。” 王宁咬咬牙,说:“一定是他。林姑娘,麻烦你帮我找到他,无论如何都要把药材追回来。” 林婉儿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说:“放心吧,我不会让他跑掉的。”说完,便转身追了出去。 林婉儿身形如电,沿着刘二狗离去的方向飞速追去。她对小镇的每一条小巷都了如指掌,穿梭其间,像一只敏捷的黑豹。阳光洒在石板路上,映出她坚毅的侧脸,发丝在风中肆意飞舞 。 不多时,林婉儿瞧见刘二狗那鬼鬼祟祟的身影在一条偏僻小巷中一闪而过。她纵身一跃,稳稳落在刘二狗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刘二狗,把偷的药材交出来!”林婉儿杏目圆睁,声音冰冷,犹如寒霜。 刘二狗吓得浑身一颤,脸上露出惊慌的神色,但仍强装镇定:“林姑娘,你可别乱说,我哪偷什么药材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悄悄往后退,眼神中满是心虚。 林婉儿冷哼一声:“哼,你那点小把戏别想瞒过我。今天不交出药材,就别怪我不客气!”说着,她抽出腰间匕首,寒光一闪,吓得刘二狗脸色惨白。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别动手!”刘二狗吓得声音都变了调,“药材我藏在孙老板药铺的后院了,我这就带您去拿。” 林婉儿收起匕首,押着刘二狗来到孙玉国药铺后院。在一处隐蔽的角落,他们找到了被藏起来的药材。看着失而复得的药材,林婉儿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带着药材匆匆赶回百草堂。 与此同时,在百草堂里,王宁正焦头烂额地安抚着前来询问病情的患者家属。这些家属们个个神色焦急,眼神中满是担忧与期待。一位中年妇女拉着王宁的手,声音带着哭腔:“王大夫,我家男人的病到底什么时候能好啊?他都快撑不住了。”王宁耐心地安慰着她:“大嫂,您别着急,药已经在准备了,很快就能给大哥用上,一定会好起来的。”可他的内心,同样忐忑不安,毕竟药材被盗,治疗进程被严重耽搁。 就在气氛紧张之时,林婉儿带着药材回来了。王宁看到药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林姑娘,太感谢你了!”他连忙招呼众人准备熬药。 药汤熬好后,王宁亲自端着药碗来到一位重症患者家中。患者躺在床上,面色蜡黄,形容枯槁,看到王宁进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王大夫,我还有救吗?”王宁坚定地说:“大哥,您放心,这药一定能治好您的病。来,把药喝了。”在王宁的悉心照料下,患者艰难地喝下了药汤。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一帆风顺。第二天,孙玉国又想出了新的诡计。他四处散布谣言,说百草堂用的药有毒,不仅治不好病,还会加重病情。这谣言如一阵风般迅速传遍了小镇,许多患者家属信以为真,纷纷来到百草堂门口闹事。 “王宁,你出来!你这庸医,竟然拿有毒的药给我们家人喝,你安的什么心?”一个年轻男子愤怒地喊道,他满脸通红,情绪激动,手中还拿着一根木棍,用力地敲打着百草堂的大门。 “就是,我们要一个说法,要是我爹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另一个中年男子也跟着附和,他眉头紧皱,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怨恨。 王宁听到外面的吵闹声,急忙走出药堂:“各位乡亲,大家先冷静一下。这药绝对没有毒,是经过我们仔细研究的,已经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 “你少在这儿骗人了,我们才不信呢!”人群中有人喊道。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之前喝药的那位重症患者在家人的搀扶下走了过来。他的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精神明显好了许多:“大家都别闹了,王大夫是好人,这药真的有效。我喝了药之后,感觉身上的疼痛减轻了不少,力气也慢慢恢复了。” 众人听他这么说,都有些将信将疑。这时,张阳药师站出来说:“乡亲们,我们百草堂一向以治病救人为宗旨,怎么会用有毒的药呢?大家再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一定会治好大家的病。” 在患者和张阳药师的劝说下,众人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陆续散去。王宁看着患者,心中满是感激:“大哥,多亏了你,不然今天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收场。”患者笑着说:“王大夫,你是在救我们的命,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这场风波暂时平息了,但王宁知道,孙玉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后面的路还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不过,他心中救人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要治好乡亲们的病 。 经过这场风波,王宁更加明白,当务之急是尽快治愈更多患者,用实实在在的疗效堵住悠悠众口。他和张阳药师日夜守在药堂,密切观察用药患者的反应,不断调整药方剂量。每天天不亮,王宁就起身熬药,药香弥漫整个药堂,混合着清晨的微光,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面容也愈发憔悴,但每当有患者病情稍有起色,他的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与此同时,林婉儿暗中留意着孙玉国的一举一动,防止他再生事端。这日,林婉儿在跟踪孙玉国时,意外发现他和钱多多在一处隐蔽的茶肆密会。她悄悄靠近,躲在一旁的柱子后偷听。 “孙老板,这几日那百草堂的药似乎真有效果,不少患者都开始好转了,再这样下去,我们的计划真的怕是要泡汤。”钱多多一脸担忧,手中的茶杯微微颤抖,脸上的肥肉也跟着抖动。 孙玉国脸色阴沉,眉头拧成一个“川”字,狠狠地说:“哼,王宁这小子还真有点本事。钱老板,你再想想办法,能不能从药材上再做些手脚?” 钱多多犹豫了一下,说:“孙老板,这事儿可不好办啊。如今全镇的人都盯着百草堂,稍有不慎,我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而且,看着那些患者受苦,我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孙玉国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猛地一拍桌子:“钱多多,你可别临阵倒戈!之前咱们说好了的,你要是敢反悔,以后就别想在这行混了!” 林婉儿听到这里,心中暗怒,决定先回去把此事告诉王宁。她身形一闪,悄然离开了茶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百草堂,林婉儿将偷听到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宁。王宁听后,沉思片刻说:“看来孙老板还是不肯罢休。不过,钱老板的态度似乎有了转变,或许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想想办法。” 于是,王宁决定亲自去找钱多多。傍晚时分,他来到钱多多的住处。钱多多看到王宁,神色有些尴尬:“王大夫,你怎么来了?” 王宁微笑着说:“钱老板,我今天来,不是兴师问罪,而是想和你好好聊聊。”说着,他坐了下来,目光诚恳地看着钱多多。 “钱老板,我知道你和孙老板之前联手对付我,但我也明白,做生意不容易,你也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如今,全镇这么多乡亲受苦,我们都是医者仁心,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痛苦吗?”王宁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钱多多低下头,沉默不语。过了许久,他叹了口气说:“王大夫,你说得对。这几日看着那些患者,我心里也不好受。之前是我鬼迷心窍,对不起了。” 王宁见钱多多态度诚恳,心中一喜:“钱老板,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如今当务之急是治好乡亲们的病,我需要你的帮助。” 钱多多连忙点头:“王大夫,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全力以赴。” 两人商议一番后,决定由钱多多出面,劝说孙玉国罢手。第二天,钱多多来到孙玉国药铺。孙玉国看到他,冷冷地问:“钱老板,你怎么有空来了?是不是王宁那边又有什么动静?” 钱多多深吸一口气,说:“孙老板,我看我们还是别再和王宁作对了。他一心为了救治乡亲,咱们再这样下去,恐怕会遭人唾弃。” 孙玉国脸色一变:“钱多多,你什么意思?想背叛我?” 钱多多连忙解释:“孙老板,我不是背叛你。你想想,就算我们赢了王宁,可乡亲们的病治不好,以后谁还会来我们药铺看病?倒不如和王宁联手,一起治好乡亲们,这样我们也能落个好名声。” 孙玉国听了,陷入了沉思。他想起这些日子看到的患者们痛苦的模样,又想到自己药铺的未来,心中的天平渐渐发生了倾斜。 就在这时,一个小厮匆匆跑进来:“孙老板,不好了,又有几个患者的病情加重了,他们家属吵着要找您和王大夫讨说法!” 孙玉国脸色煞白,瘫坐在椅子上。钱多多趁机说:“孙老板,事到如今,我们不能再犹豫了。” 孙玉国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是我错了。钱老板,你去请王大夫过来吧,我们好好谈谈。” 不多时,王宁来到了孙玉国药铺。孙玉国看到王宁,满脸羞愧:“王大夫,之前是我不对,我嫉妒你医术高明,做了不少错事,还请你原谅。” 王宁微笑着说:“孙老板,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如今最重要的是治好乡亲们的病,我们一起努力吧。” 两人握手言和,决定携手合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两家药铺齐心协力,共同研究治疗方案,调配药材。在众人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清平镇的阳光暖煦而柔和,洒在康复患者们的笑脸上,映出劫后余生的喜悦。王宁、孙玉国和钱多多三人并肩站在百草堂前,望着街上逐渐热闹起来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这场与怪病的较量,不仅让他们化解了恩怨,更让整个小镇见证了医者仁心的力量。 然而,王宁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随着患者陆续康复,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药材的大量消耗使得库存告急,而部分珍稀药材的供应依旧不稳定。一天清晨,王宁早早来到药堂,坐在堆满药方和医书的桌前,眉头紧锁。他深知,若不能建立稳定的药材供应渠道,下次再有疫病来袭,小镇将再度陷入危机。 “王大夫,早啊!”钱多多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他依旧穿着那件宽大的锦袍,只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奔波,脸上多了几分疲惫。 “钱老板,来得正好。”王宁起身相迎,“我正想着找你商量药材供应的事。这次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不能再依赖不稳定的货源了。” 钱多多点头表示赞同:“是啊,王大夫。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事。要不,我们联合起来,在镇外开辟一片药田,专门种植常用药材,黄锁梅也可以种一些。这样既能保证药材的质量,又能随时取用。” 王宁眼睛一亮,兴奋地说:“这主意好!不过,药田的管理需要不少人手,还得有懂种植技术的人指导。” 这时,孙玉国走了进来,笑着说:“这事儿我也想过。我认识几个经验丰富的药农,他们愿意来帮忙。而且,镇上的年轻人经过这次疫病,也意识到了医药的重要性,不少人都愿意来帮忙打理药田。” 三人一拍即合,很快便开始筹备药田的建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清平镇的年轻人纷纷响应号召,加入到开垦药田的队伍中。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日落才归,不辞辛劳地翻土、播种、浇水。王宁和张阳药师也时常来到田间,指导大家辨认药材、传授种植技巧。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田渐渐有了规模。嫩绿的药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微风拂过,泛起层层绿浪。黄锁梅也在药田的一角扎根生长,茂密的枝叶间挂满了小巧的果实,仿佛在诉说着这段不平凡的经历。 一天,王宁正在药田巡视,林婉儿匆匆赶来:“王宁,不好了!镇上来了一伙神秘人,他们四处打听药田的事,行为十分可疑。” 王宁心中一紧,意识到可能有麻烦了。他立刻和林婉儿赶回镇上,只见一群身着黑衣的陌生人正在街头徘徊,眼神中透露出不怀好意。王宁走上前去,礼貌地问道:“几位朋友,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为首的一个黑衣人冷哼一声:“听说你们这儿种了不少珍稀药材,我们老板想买一些,价钱好商量。” 王宁心中明白,这些人绝非善类。他不动声色地说:“我们的药材都是为了救治镇上的百姓,暂时没有多余的出售。几位若是需要,还请去别处看看。” 黑衣人脸色一变,恶狠狠地说:“哼,别给脸不要脸!今天这药材,我们买定了!”说着,便要动手。 就在这时,孙玉国带着一群年轻人赶了过来。他们手持农具,站在王宁身后,眼神坚定。“想在我们清平镇撒野,你们还不够格!”孙玉国大声喝道。 黑衣人见势不妙,知道今天讨不了好,便撂下狠话:“你们给我等着,这事没完!”说完,便灰溜溜地离开了。 经过这次风波,王宁等人更加意识到,守护药田和小镇的安全至关重要。他们加强了药田的防护,安排专人轮流值守。同时,王宁也开始传授年轻人一些简单的防身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日子一天天过去,药田迎来了第一次丰收。看着一筐筐饱满的药材被运往百草堂和孙玉国的药铺,全镇上下一片欢腾。这不仅是药材的丰收,更是希望的丰收。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王宁、孙玉国和钱多多决定举办一场庆祝仪式,感谢所有参与抗疫和药田建设的人们。镇中心的广场上张灯结彩,人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小镇。 仪式上,王宁站在台上,感慨地说:“这场疫病让我们明白,在困难面前,唯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感谢每一位为了小镇付出的乡亲,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将这份药缘传承下去。”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王雪和张娜眼中含泪,为丈夫和哥哥感到骄傲。林婉儿站在一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仅是百草堂,更是整个小镇的希望。 庆祝仪式结束后,王宁独自来到药田。月光洒在药苗上,仿佛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银纱。王宁轻轻抚摸着黄锁梅的枝叶,心中默默许下心愿:愿这片药田永远生机盎然,愿清平镇的百姓永远安康。 从那以后,清平镇的药田成为了周边地区药材的重要供应地。王宁和孙玉国的药铺也名声远扬,吸引了不少医者前来交流学习。而黄锁梅,作为这场抗疫之战的功臣,被永远铭记在小镇的历史中,它的故事也在人们的口中代代相传,成为了清平镇团结与希望的象征 。喜欢短篇中草药故事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短篇中草药故事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孤王患妻 落在荒年崽崽很闲 穿越女尊:女皇有座岛,男多女少 女神给我花一块,系统返现一万倍 朕心爱的傻姑娘 开学孕吐,姐姐,你是认真的吗 大女主的我变成了欧美男歌手 四合院:家人太凶悍众禽想搬家 一人一刀一江湖! 重生七零带着亿万物资撩糙汉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