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兼容并蓄(1 / 1)

大雪初霁,明德堂迎来了一场特别的盛会。从各地赶来的不只有书院学者,更有民间教育者、异族首领、商贾巨贾,甚至还有一些游方僧道。这场空前的教育盛会,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看来教育真的无分畛域了。"叶知秧望着庭院中形形色色的人群,欣慰地对萧远珩说。 正说着,王子明匆匆赶来:"先生,白鹿洞书院的山长带来一个有趣的提议。他们想把儒、释、道三家的精华融入教学。" "有意思。"叶知秧眼前一亮,"请他详细说说。" 原来这位山长在访学时发现,三家学说各有所长:儒家重伦理教化,道家明阴阳变化,佛家通心性修养。若能兼收并蓄,必能开创新的教育境界。 "妙!"叶知秧赞许道,"教育贵在兼容并蓄。诸位觉得如何?" 一个西域来的商人说:"在我们那里,不同的文明本就相互交融。丝绸之路不仅运送货物,更传播智慧。" "正是此理。"叶知秧转向众人,"天下学问,原本一体。区分畛域,反而失了本真。" 这时,李元祯带来了江南的新尝试:当地开始把商业智慧编入教材,让学子们既通经史,又懂实务。 "先生您看,"他展示了一份教案,"这是商号掌柜和教习一起编的。既有经典义理,又有实践经验,学生们学得特别用心。" 林青雨也分享了医术教育的创新:"我们开始把民间医术和官方医学结合。有趣的是,很多看似粗浅的偏方,经过研究反而发现了新的医理。" 叶知秧听得连连点头:"这就对了。学问之道,贵在融会贯通。就像一条大河,要容纳百川,才能奔流不息。" 正说着,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传来。边境的明德学堂在教授骑射时,发现游牧民族的马上功夫暗含深奥的物理原理。 "这太有趣了!"叶知秧立即决定:"要把这些不同文明的智慧都整理记录下来。这是教育的瑰宝。" 午后,各路代表开始分组讨论如何实现教育的融合创新。有人提出要建立统一却多元的课程体系,有人建议设立跨文化的交流机制,更有人主张打破地域界限,让学子们自由游学。 "都是好主意。"叶知秧总结道,"但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持各家特色,又要实现和谐统一。" 她提出了"三圈理论": "内圈是共同的基础,包括品德修养、思维方法等; 中圈是专业知识,各有侧重但互相借鉴; 外圈是特色发展,完全自主而又相互补充。" 这个理论立即得到广泛认同。它既保证了教育的统一性,又给予了充分的自由空间。 正讨论着,一个意外的访客到来。是一位来自海外的旅人,带来了异域的教育见闻。 "在遥远的西方,"他说,"也有类似的教育改革。他们同样在探索如何融合不同的知识体系。" 叶知秧眼睛一亮:"这更说明教育超越国界。也许我们该建立一个更大的交流网络?" 她随即构思了一个宏大的计划:以明德堂为中心,联络天下各地的教育机构,建立定期交流机制。让知识和智慧能够自由流动,相互启发。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萧远珩说。 "但很有必要。"叶知秧坚定地说,"教育如果固步自封,就会失去生机。只有不断吸收新的养分,才能枝繁叶茂。" 傍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展示会开始了。各地带来了自己的教育成果:有新编的教材,有创新的教具,有实践的记录,还有学生的作品。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智慧墙"。上面贴满了来自各地的金句妙语,有儒家经典,有佛道智慧,有民间谚语,还有异族箴言。这些不同源流的智慧,在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看,"叶知秧指着这面墙,"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境界。不同的智慧相互辉映,共同照亮求知的道路。" 夜幕降临,明德堂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晚会。各地代表轮流展示自己的文化艺术:有汉族的诗词歌赋,有胡人的马上舞蹈,有僧人的梵音,有道士的丹道,更有商旅带来的异域乐曲。 这种和而不同的场面,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 "先生,"王子明感慨,"以前总觉得教育是要分出高下,现在才明白,最重要的是相互欣赏、互相学习。" 叶知秧点头:"这就是'兼容并蓄'的真谛。教育不是要分出优劣,而是要让不同的智慧互相成就。" 深夜,送走了各路宾客,叶知秧站在书房中,望着满天星斗。 "在想什么?"萧远珩问。 "在想教育的未来。"她轻声说,"今天这场盛会,让我看到了一个可能:当天下的智慧都能自由流动,当不同的文明能够和谐共生,那将是怎样一个美好的世界?" 窗外的雪花轻轻飘落,如同无数颗希望的种子,悄然落在这片沃土上。明德堂的灯火依然明亮,照亮着教育的新天地。 这一夜,教育的图景前所未有地开阔。它不再局限于一家之言,不再拘泥于一地之见,而是真正实现了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喜欢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反诈局要宣传片,你拍孤注一掷? 综艺咖怎么了 不要叫我院士,叫我宗主大人! 天命主角,谁说配角不能逆袭 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含烟(伪骨,强制爱) 快穿:桃花精手拿一见钟情剧本 诸天:小玉你还小,别追了 美利坚警探:从美剧菜鸟老警开始 你出你的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