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全世界的热点就在亚洲。 而亚洲的热点则在民国和南亚。 在民国,国军和解放军在这一年里,几乎从年初打到了年末,中间停战了两个月,那还是因为印度和缅甸打仗,国军和解放军之间的战斗暂缓,便于东北国防军援助缅甸方面军。 当然,在南亚的军事热点就是印度和缅甸之间的战事了。 本来印度可以专心对付缅甸的。 可惜的是,在西方国家的大力援助下,印度居然搞出了三百万大军。 手握三百万大军的印度高层直接就飘了。 任性起来的印度连大金主的话都不听了。 结果就是印度由着性子先收拾了巴基斯坦,还把东巴基斯坦给改成了了孟加拉国。 印度在南亚一炮而红,国际地位突然就噌噌地往上跑。 印度想要成为世界第三极,成为南亚小霸王就是其必须要走的第一步。 顺水推舟,同时也为了照顾自己三个金主爸爸的情绪,印度在收拾完巴基斯坦后,趁着自己威势大涨,挥兵一百五十万攻打缅甸。 本来想着自己一百五十万打对方五十万,怎么都是优势在握,没想到的却是扎扎实实地踢着钢板了。 自己攻打缅甸的一百五十万大军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后来从西部战线上抽调就八十万,结果这次却被新组建孟加拉军队和东北国防军联手一口吃了印度五十大军。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印度的三百万大军就变成了一百万大军。 无奈之下,印度想起了他几个大金主。 印度抱怨自己攻击缅甸就是在这些大金主都忽悠下才进行的军事行动,目的自然就是牵制东北国防军。 西方这些国家自然也是不能见到自己扶植起来的傀儡小弟就这么没了。 想要牵制东北国防军,那就要需要一定的体量,否则可是没有资格和东北国防军掰手腕的。 印度国土面积近三百万平方公里,在全世界来说那都是大国了。 关键是人家有近三亿人口。 战争潜力巨大啊。 这也米国英国苏俄三国选择印度作为扶植的对象来牵制东北国防军的原因所在。 其实,在这个时候,周浩很清楚,他是有一个实力直接灭了印度的,但是西方国家肯定不会允许的。 各种幺蛾子肯定不会少。 同时,在另一方面。 周浩也很清楚,印度那就是一个烂摊子,就如同当年日本入侵中国一样。 捞不到好处的事情,周浩是不会干的。 周浩的计划就是扶植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来牵制印度。 让印度无暇来找东北国防军的麻烦。 事情也是向着周浩的计划前进的。 在东北国防军的促成下,缅甸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三国建立了全面协作关系。 这也就是变相的是全面结盟。 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以前就是一个国家,和印度就是生死之仇。 周浩相信,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和印度恢复正常关系的。 除非印度实力强大,对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实施强制占领。 现在,有周浩和东北国防军在两国的后面站着,这也使得两国对于印度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孟加拉国的三十万新兵在东北国防军火力掩护下,直接灭了印度五十大军。 那一仗,让孟加拉国扬眉吐气。 也让孟加拉国找回了曾经失去的尊严。 孟加拉国的珠玉在前,让巴基斯坦看得直流口水。 孟加拉国能够行的事情,他们巴基斯坦凭什么不可以? 于是,巴基斯坦对于东北国防军派遣的教官那叫一个配合,只要是这些缴获要求的,那就毫不犹豫的解决。 而东北国防军这一百个特遣营也以他们高超的技能征服了巴基斯坦。 这些技能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 说起东北特遣营教官的军事技能,直接让巴基斯坦的军官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普通的士兵,居然都能熟练操作几乎所有的陆军武器装备。 手枪步枪机枪迫击炮什么的就不用说了,他们居然还能操作大口径重炮,他们居然还能驾驶坦克。 这都是全能的超级精英了啊! 当然,让巴基斯坦高层都目瞪口呆的是,这五万余人的东北国防军教官里面,居然有一万多人连飞机都能驾驶。 这就相当于是一万多的飞行员啊! 通过打听巴基斯坦高层得知,在东北国防军里面,大约有三十万的特战队员,他们都是能够驾驶飞机的。 得知得知这一消息,让巴基斯坦高层生出了无论如何都要抱紧东北国防军这条大腿的想法。 东北国防军支援巴基斯坦两千多架战机,近四千辆各型坦克。 对于巴基斯坦的飞行学员和坦克兵学员,东北国防军的教官几乎是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 这也使得基础本来就很差这些学员,进步的速度相对印度的那些学员,完全可以用飞速来形容。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新兵训练两个月,巴基斯坦的百万新兵除了空军还差一些,步兵炮兵和坦克兵都已经完成了新兵训练,能够编组成军。 看到东北国防军特遣营的那些特战教官居然都能驾驶飞机。 巴基斯坦总理巴卡威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在西线,印度的地面部队实力或许要强上那么一点,但是如果把空军的因素考虑进去,那优势就在巴基斯坦这一边了。 大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训练新兵。 在大家看来,一旦印度的四百万新兵成军,必然会发动第二次印缅战争。 然而,在大家彷徨的等待过程中,印度四百万新兵训练完成,编组成军后,并没向缅甸发起攻击。 相反,印度在继续编练他们的新军。 通过印度的三个大金主,印度再度获得大量的火炮坦克甚至还有不少的飞机。 时间就在大家焦急都等待中慢慢流逝。 在大家都在不可思议的等待中,印度的炮兵部队,坦克部队战后都成军了。 到了年底,印度的空军再度达到了四千驾驶员的标准。 此时的印度可以说是万事俱备,从军队到民间,大力都认为可以对缅甸开战了。 在东部战区,三百多万印度大军再度对缅甸和孟加拉国形成压迫之势。 然而,当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再次来到辛巴的办公室,看到的却是心情非常稳定的辛巴。 “总理阁下,我们的准备已经就绪了,可以对缅甸发起进攻了。” 而且,这个时候的辛巴反而不再着急了。 “我的辛格部长,我们已经对我们的敌人大军压境了。 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这么把三百万大军就放在那里。 我们的对手看到他们的边境陈兵百万,试问他们还能有心情干别的事情吗? 我们就这么耗都能把我们的对手拖死。” 辛格一脸的不可思议,他们的总理以前都是坚定的激进主义者。 这才几天的时间,辛巴就彻底成了保守派。 看着辛格一脸的不可思议,辛巴却解释了起来。 “如今我们再度掌握了战场的主动。 我要让我们的敌人在无尽的恐惧中度日如年。” 然而,这个时候,不管是孟加拉国还是巴基斯坦,对于印度的所作所为,居然都那么淡然处之。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个时候,由东北国防军支援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的军工联合体,已经顺利生产出子弹和炮弹。 甚至,就连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迫击炮也能生产了。 此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才终于有了和印度人对抗的底气。 出于对火力的渴望,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军队居然在每个步兵班都配备了一个三人组的60毫米迫击炮组。 60毫米迫击炮,那也是炮啊,射程直接两公里开外。 有了它们拔除敌人火力点什么的那就再简单不过了。 而且,在连一级的部队里面居然配备了82毫米迫击炮。 在日据时期,82毫米迫击炮那可都是大队一级的支援火力。 而在营一级,也都有了120毫米中口径迫击炮。 在火炮方面,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已经超越了印度军队。 当情报部门将敌方的火力配置情况交到辛巴手里的时候,时间仿佛静止了。 “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迫击炮,迫击炮对炮弹的消耗那可是相当大的。 强如日军,当初之所以没有将他们的97式90毫米迫击炮普及,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迫击炮太消耗弹药了,日军扛不住。 辛巴很是疑惑,同样的他们支援支撑军队,对方对方的底气在哪里? 然而,当情报部门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国在东北国防军的支援下建立起的军工联合体,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子弹炮弹迫击炮的情报放到辛巴的办公桌上的时候,辛巴再度陷入了沉默。 因为,印度在米国英国苏俄三国的支持下,也在开始修建兵工厂。 然而近半年时间过去了,印度兵工厂的厂房修建好了,设备也拉到位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一条生产线都没有顺利投产。 狂怒之下的辛巴没有去找辛格的麻烦,而且去找印度工业部长卡加斯麻烦去了。 整整骂了两个小时。 估计当时的卡加斯连死的心都有了。 到后来,卡加斯扛不住了,直接反击了,据说当时的情况很精彩。 最后两人居然动手了,关键还是辛巴还打输了。 事后印度的这个工业部长直接称病请假了。 原来,印度之所以速度这么慢,和人家卡加斯一点关系都没有。 同样是修建兵工厂,人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方面恨不得一天两班倒,东北国防军方面的技术人员也是相当负责。 印度方面的工人那就是一个磨洋工,而西方过来指导的技术人员,根本就不催促印度工人。 这一来二去,人家的进度能不比自己快? 这是国民性格的问题,和人家工业部长卡加斯能有什么关系。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能够主持兵工厂相关事务的人,谁又没点关系?” 和卡加斯干架一周后,辛巴再度召集内阁成员开会讨论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一周前我和工业部长卡加斯打了一架,原因就是我们对手的兵工厂已经大规模投入生产了,而我们的兵工厂却连一条生产线都没有投入使用。 我已经知道我们的对手是怎么工作的了,我也知道我们的那些工人是怎么工作的。 一个月后,我要我们的兵工厂都能够投入使用,两个月后,我们的弹药消耗能够满足我们六百万大军的消耗。 如果满足不了,工业部长卡加斯以下都直接上一线部队。 在这两个月里,你们可以处置任何人,任何给你们设置困难的人,你们都有权力送他们上战场。 两个月够,我们的部队我训练已经不会有什么进步了,想要进步,那就只有实战了。 所以,各位,两个月后,将是再次决定我们印度命运的时候。 胜利了,我们就能再创我印度的辉煌。 而如果失败了,我们以及我们所领导的印度,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国际笑话。” “总理阁下,如果战败我们会怎么样?” 有人弱弱地问道。 “如此大规模的大会战,我们一旦战败,再度割地赔款都是最轻的。” 辛巴黑着脸,语气阴冷。 “如果我们战败,我们的印度或许不会灭国,但是我们的印度想要再次伟大,那就只能是一个笑话。 我们的继任者,每当提起我们的时候,都会觉得脸上无光。” 时间继续以不可阻挡之势前进,很快就进入了1947年。 沈阳,东北国防军总部。 周浩看到南亚的局势不由得一阵头疼。 谁都喜欢愣头青一样的敌人。 上一次印缅战争,印度高层就给人一种愣头青的感觉。 而到了现在,同样的这些印度的高层却给人一种稳如老狗的感觉。 甚至,周浩得到消息,印度的三个大金主都已经催促了印度好几次了,印度仍然以各种理由拒绝开战。 印度就是这样的有个性,经常不拿那些金主爸爸当一回事。喜欢东北匪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东北匪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