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里有剑锋,但现在这个名字不能用了,我就叫‘鱼肠’吧。”老二吴剑锋说道。 “我名字有个墨字,黑土对白云,我看‘白云’挺适合我。”沈墨说道。
“我当兵之前在老家放牛的,我的代号就叫:黄牛。”轮到四哥奎子想了一下说道。
“我,上过几年私塾,后来跟着我舅舅去城里当过几天花匠,不如我就叫‘花匠’好了。”
“以后,联络的时候,尽量用代号,以确保安全1
“干1
烈酒入喉,火辣辣的,烫的是众人心都燃烧了起来。
……
《小说月刊》编辑部。
最近大家都在关心时事政治,特别是淞沪会战后,南京保卫战也输掉了,国人的心气神儿一下子就给打没了。
全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再打下去就要亡国”的消极悲观的氛围,《小说月刊》最近的销量自然也是越来越差。
国人都没有心思写小说,特别是那些合作的作家们,一个个都带着情绪写小说。
这内容难免会涉及“抗日”的部分。
问题是,这写的人不管,可编辑们很清楚,这些内容要是发出去,编辑部可就有麻烦了。
这《小说月刊》刊印之前是要送去工部局政治处进行审读的,若是内容不过关,那是没办法出版的。
除非是非法出版,那样,一旦追查起来,编辑部会倒霉,甚至会被勒令停刊的。
只有一些头铁的外文报纸不怕,反正他们的受众不是中国人,而是在租界的西人,所以,刊登一些文章,工部局和公董局的相关管理部门不太会多管。
商人是要挣钱的,何况是一本以小说为主的刊物。
很多成名已久的作家虽然不说江郎才尽,可再写出来的作品,已然没有当初的成名作的轰动了。
合作的不少作家都进入了一个叫做“创作瓶颈期”的阶段,想要找到一篇出色的小说已经很难的。
而那些写的极具煽动性的小说,虽然刊登出版一定会引发巨大轰动,可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可预测的。
不是所有人都有“舍生取义”的勇气的。
“顾主编,这儿有个叫风起楼兰的作者写了一篇《鬼丈夫》的小说,您给看看。”《小说月刊》的主编顾秋石一大早上班,手下一名看稿的编辑直接就撞门进来了。
“汤玲,你再这样冒冒失失的,我就直接让你去印刷厂蹲点去1顾秋石一看清楚是谁的时候,顿时怒的直接手一指门外,“敲门1
汤玲老老实实转身回去,敲门后再走了进来:“主编,这是一个作者的来稿,我觉得写的挺有意思的,您要不抽时间看一下?”
“谁写的?”
“风起楼兰。”
“新人作者,没听说过。”顾秋石讶然一声,旋即道,“行了,我知道了,回头我会看的,你先去忙吧。”
“主编,这个作者写的真有意思,您一定要看一下的。”汤玲忍不住再提醒一声。
作为一名编辑,要是能够发掘出一位能大红的作者,他自己从此也会坐着火箭往上升的,这也是每一个做编辑的梦想,但是,这个世界,能火的作者能有几个?
“知道了。”顾秋石头也没抬。
新人作者,这个时候没必要冒险,《小说月刊》的成名作者众多,随便挑选几个出来,就可以了,还不到捧新人的时候。
顾秋石压根儿就没想过汤玲的水平能推荐一个写的多好的新人作者来。
这稿子连个真实地名都没署,故弄玄虚的家伙,汤玲一走,顾秋石就顺手将稿件直接扔进了纸篓之中。
求收藏!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