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搭理辣椒的管事来禀告说“辣椒将熟”,他才一愣神,神思恍惚地呆着。辣椒,是什么东西?通过“辣椒”这一名字,他最先联想到的是“胡椒”,忙找人带他去看看。可两者模样相去甚远,以裴隐的博学广文,也不曾见过。“这是哪里来的?”裴隐拽着管事问。“是齐王吩咐种下的。”管事哪里知道那些?齐王府的人带来了种子以及种植办法交代后,便没多说什么。东西从哪里来又有什么功用,他们这些负责田地的,根本不知道。裴隐瞪大了眼睛,内心深处烧了起来,恨不得立马前往齐王府问个究竟。难不成也是天赐之物?是粮食?不对,这种模样,恐怕是某种蔬菜。可食用吗?又该怎么食用?觑了眼天色,裴隐按下前往齐王府的心思,只等着来日再上门。到了翌日,访客抵达齐王府。不是裴隐,而是一个比他更早士人。高素之才在王映霜的监督下抄完一篇,放下笔就听得有士人朝她府上投名帖了。为了贡举能得试官青眼,几乎每个人都要访问王公贵族,以求得到他们的举荐。像亲王府、公主府、宰相府是他们最常去的。高素之也是亲王,不过比起高望之、高慕之两人,她这里算得上是门庭冷落。高素之挺好奇的,随口问道:“是哪位?”来报讯的人一叉手说:“范伯温。”高素之:“嗯?”她的眼神一下子冷凝起来。王映霜挑眉道:“是那近来在长安声名鹊起的范伯温?”此人是进京赶考的士人,只是去年落第且寂寥无名。这回他倒是想了个砸琴博名的主意来。千金买琴,广邀旁人来听琴。可当众人到来后,他竟直接砸了那把稀世名琴,道千金之琴,远不如他的文章。这人倒也有些才气,锋芒毕露的,被不少权贵奉为座上宾。“恐怕就是他了。”高素之冷冷一笑。王映霜察觉高素之神色有异,她眉头一蹙,问:“大王知道他?”高素之一点头,压低声音说:“是高望之派来害我名声的。”范伯温此行可不怀好意。在剧情中,他早已经成为高望之的门客,千金买琴也是高望之给的钱。在声名鹊起后,一举一动就容易被人关注了。他会拜访齐王府,就是想要给齐王难堪,如果被拒绝了,那就是齐王不肯礼贤下士,并不善待读书人。如果齐王见他了,他就故意去刺齐王痛脚,羞辱齐王,惹怒齐王。他确实是成功惹恼齐王了,见到齐王后拿不孝来说事儿,还撞上齐王毒发的时候,最后被失去理智的齐王下令活活打死。范伯温没得到什么好处,高望之则成为赢家。齐王原本就不好的名声更是一落千丈。事情越闹越大,长安举子联名上书,最后泰始帝不得不处置,将齐王削爵,贬为郡王!王映霜的脸色也凝重起来:“大王要见他吗?”高素之道:“见!”剧情中略略提了几笔范伯温的来历,其中有一事可称为拿捏范伯温的把柄。齐王府外。范伯温的马车停在侧门,他本身一脸恭谨地等待着。在他的猜想中,齐王不会见他。没关系,这次不行,那就多来几次。他已做好侯上大半个时辰的准备,哪知没多久,门房便匆匆忙忙出来,请他入王府中。范伯温藏住眼中的诧异,不卑不亢地应了声好。他抬步入王府中,始终保持着士人清高的姿态。他到会客堂的时候,高素之已经在里头等待了。范伯温恭敬地朝着高素之行了一礼,悄悄抬眸一瞥。齐王与他想象得不一样,身着一身很稀松平常的圆领袍,神情疏朗如初日悬照高林,自有一种耀眼的气度。比起魏王来,根本就不差!哪有传言中的豺狼之相。范伯温心中错愕,晃神间已经落了下风。高素之不给范伯温批评自己“不孝”的机会,她连客套话都不说,直接道:“《孟子》中有‘窃负而逃’之论,伯温如何看?”“窃负而逃”是《孟子》里一个典故,争论从来都不少,说白了就是儒家的“礼”与“法”的较量。桃应设想一个场景,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也就是舜的父亲杀人,该怎么?孟子的回答事情是皋陶依法将瞽叟抓起来。桃应继续追问,身为天子难道不能利用职权解父之罪,孟子则说,作为贤王的舜是不会阻拦法的,但是为了成全“孝道”,他可以弃天下如敝履,“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这其实是“直躬证父”的升级版,涉及一个“子为父隐”。高素之询问范伯温这个问题,并非要与他争辩礼与法,而是在警告范伯温。剧情里,范伯温的父亲范式生前杀人犯法,范伯温替父隐瞒、带父逃亡。他是白身,没有任何的政治身份,依照大齐的刑律,他的父亲当斩,而他也要下牢狱!除非朝廷愿意为他展开一场廷议,看儒与法谁占上风。可不管怎么说,他以后都别想有功名了!范伯温一听,果然冷汗涔涔,对上高素之意味深长的视线,他的心态先垮塌了下来。这是他的一个秘密,齐王怎么可能知道?难道是误打误撞吗?对,这一定是个巧合。在范伯温自我催眠的时候,高素之的声音又响起了。她凝视着范伯温,微微一笑,问:“如果是你的父亲杀人犯法,你当如何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