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五年的梆子声还在长安城里回荡,屋檐下新换的桃符红得刺目。 高季辅的灵位摆在中书省西侧第三间房,供果上结了层薄霜,无人再添新香。 李治盯着龙书案上的奏章,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奏折边缘。 窗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他头也不抬: "周鱼,朕让你查的关中粮仓储量可有眉目?" "陛下,临川长公主府的人递了封信。"周鱼的声音有些发颤。 李治握笔的手顿住。 他这个姐姐自从驸马死后便深居简出,若不是实在棘手的事,绝不会贸然递信。 泛黄的信笺上,那娟秀的字迹犹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然而其中所透露出的坚决却如钢铁般坚硬,令人无法忽视。 “稚奴亲启:今晨已着人在西市设粥棚,流民暂安。 另有抗旱之法,可着周鱼来取。” 李治匆匆看完这短短数行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笺折叠好,然后塞进袖中,仿佛那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去公主府。”他毫不犹豫地对身旁的侍从吩咐道。 说罢,李治迅速抓起那件玄狐大氅,披在身上,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 寒风如刀割般扑面而来,卷着细雪肆意飞舞,打在他的脸上,带来丝丝凉意。 他站在宫墙边,仰望着那灰蒙蒙的天空,心中不禁想起了半月前太史局的奏报。 自去年腊月以来,关中地区竟然滴雨未降,这无疑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而黄河的水位更是退至往年的三成,这意味着干旱的情况已经严重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在临川公主府的暖阁里,温暖的炭火燃烧得噼啪作响,给整个房间带来了融融的暖意。 李孟姜坐在一张精致的书桌前,她的面前摊开着一卷图纸。 这卷图纸看起来有些粗糙,上面的线条歪歪扭扭,似乎是匆忙之间画成的。 李孟姜将这卷图纸轻轻地推到李治面前,然后用她那素白的手指,点着图纸上那些歪扭的线条,解释道: “这是水车,是我府里的匠人照着记忆复原出来的。车轴要安装在河边,靠着水流的冲击来转动,这样就能把水引到高处的农田里去了。” 李治闻言,好奇地凑近了一些,仔细端详起这张图纸来。 他发现,在图纸的边角处,还画着几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小人,他们正在摆弄着一些竹筒,似乎是在演示水车的工作原理。 李治看着这些小人,不禁笑了起来,他对李孟姜说: “姐姐,你这图纸画得可真是有趣,连小人都画得如此生动。不过,我倒是好奇,姐姐你是从何处学得这般巧思的呢?” “这个是一个老仙者告诉我的” 李孟姜轻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奈。 她轻轻地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推到他的手边,那茶杯中的水汽袅袅上升,如云雾一般,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 在这氤氲的水汽中,李孟姜鬓角的白发显得格外刺目。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接着说道: “还有这几日,我让府里的人试着去挖井。一般人家的井,深度通常不过三丈而已。 但这次,我们足足挖了五丈深,终于在井底发现了水。”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只是……” 她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 “所需的人力和财力实在是太过巨大了,恐怕仅凭我们一家之力难以承担。 我想,这件事情恐怕还需要朝廷出面来组织才行。” 李治摩挲着图纸上粗糙的刻痕。 这些法子听起来简单,可真要推行,需要征调多少民夫? 又要耗费多少银钱? 窗外突然传来孩童的啼哭,李孟姜起身掀开帘子,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正围着府里的厨子要粥喝。 "陛下长安城里尚有粥棚,可城外的百姓呢?若再过半月无雨,怕是..." 回宫的路上,李治反复摩挲着袖中的图纸。周鱼小心翼翼地开口: "陛下,明日朝会..." "明日朝会,让六部尚书都来。 "李治望着马车外枯瘦的老树" 再着人去传薛元超、来济,让他们连夜拟出抗旱章程。" 正月初七,太极殿内气氛凝重。 六部尚书依次汇报灾情,户部尚书报完各地粮仓存量后,殿内陷入死寂。 李治将图纸递给宦官,看着群臣交头接耳: "诸位爱卿,这水车与深井之法,可行否?" "陛下!" 右仆射于志宁出列: "此等奇巧之术,从未见于典籍。贸然推行,恐生变故。" "那依卿之见,该当如何?" 李治的声音冷下来,"坐等百姓饿死?" 殿外突然传来喧哗,周鱼急匆匆跑进来:"陛下,西市流民暴动,抢了米铺!" 李治霍然起身,龙袍扫落案上奏折。当他赶到西市时,街道上一片狼藉,破碎的米袋散落满地,几个百姓被侍卫按在地上。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圣人!救救我们!地里的麦苗全枯了,家里的存粮撑不过半月!" 李治握紧腰间的玉佩,那是李孟姜及笄时送他的。 "传旨"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在寒风中格外清晰。 "即日起,各州县开仓放粮。 京兆尹负责组织百姓挖井,所需钱粮从内库支取。" 他转头看向户部尚书,"再拨三十万贯,着人去江南买粮。" 正月十五,上元节的灯笼在风中摇晃,却照不亮长安百姓紧锁的眉头。 李治站在承天门上,看着周鱼将写满政令的黄榜张贴出去。 在遥远的地方,偶尔会传来几声零星的爆竹声响。 他站在宫殿的窗前,手轻轻抚摸着衣袖里李孟姜刚刚送来的改良水车图纸,心中若有所思。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宦官,低声吩咐道:“去请公主明日入宫,朕要听她讲讲,这水车究竟如何能够转得更快一些。 ”宦官领命而去,他则继续凝视着窗外的雪景。 雪,又开始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宛如羽毛般轻盈。 雪花飘落在黄色的榜单上,渐渐地,那“抗旱救灾”四个大字被掩盖得模糊不清。 李治静静地望着这漫天飞雪,心中默默祈祷着这场旱灾能够像这雪一样,早日停歇。 他深知百姓们正在遭受苦难,而这改良后的水车或许就是缓解旱情的关键所在。喜欢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