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等人表面上答应着,内心里则是满满的不屑。 太子不是一向以仁孝着称么,咋对待自家兄弟这么狠? 看来这仁孝也不纯啊! 虽然他们心里很不屑,但表面上仍然装作云淡风轻,任劳任怨的忙着工作。 中书省很忙,非常忙。 基本上全天下的奏疏,第一时间都是送到他们这儿,他们分类处理后才会将一部分需要陛下亲自批示的奏疏转交给陛下,其它绝大多数都是他们得我批示,然后下发到门下省审核,只要通过审核就能送到尚书省,通过尚书省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来分发执行。 因此,每个中书省的官员都是劳模,几乎都处于废寝忘食的程度。 李治只是在中书省帮忙了半个月,就有点吃不消了。 他以前一直以为读书最累,没想到中书省的劳累程度远胜于读书。 在中书省忙忙碌碌之时,李泰封驳圣旨的事情也不胫而走。 李靖、尉迟敬德等人无所谓,毕竟他们没去东征,本来就分不到这份功劳。但对于张亮、李世绩、阿史那杜尔等人来说,这可就要命了。 虽然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位极人臣,并且登上凌烟阁,但谁又会嫌弃自己工资高,功劳多呢? 因此,他们毫不犹豫的集结起来,并且跑到李世民面前哭诉。 “陛下,我等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忠肝义胆,戎马半生,没想到最后连个功劳都没有吗?” 李世民闻言很是不解。 “你们这是干嘛?” “谁说你们没功劳了?” “陛下,魏王殿下已经封驳了好几次事关我们东征赏赐的圣旨……” “什么,竟有此事?” “来人,宣魏王入宫觐见!” “诺!” 不多时,魏王就溜溜达达的走了过来。 虽说他早就猜到陛下叫自己是啥事,但当他看到满屋子东征大将,心里还是咯噔一下。 这群兵痞不会弄死自己吧? “微臣拜见陛下!” 李世民不悦的甩了甩袖子。 “你少来这一套,朕问你,你凭啥封驳赏赐他们的圣旨!” 李泰闻言眉头微皱,然后颇为硬气的回复。 “陛下,赏赐太厚!” “厚?” “有多厚!” “回陛下,按照中书省草拟的圣旨,此次东征之人都要爵升一级,有功者爵升两级,有大功者爵升三级!” “在座的诸位将领自不必说,他们为大唐征伐半生,劳苦功高,我李家就是封王都不为过!” 李泰这话一出,刚刚还对李泰义愤填膺的众人,此时脸色都缓和了不少。 “殿下,封王就过了……” “对对对,我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能捞个封妻荫子俺们就知足啦!” 事实上,他们之所以如此怕封王,还跟刘邦斩白马盟誓有关。 自从刘邦白马盟誓之后,异姓封王就没有好下场…… 因此,他们从不敢奢望封王,只求封个公侯传家即可。 “不不不,诸位长辈都是有大功于国的,只有封王足以匹配你们的功劳……” 李世民可不想给诸将封王,见李泰这样说当即不悦的冷哼一声。 “你赶紧老实交代,为何封驳中书省的旨意!” “回陛下,微臣刚刚不是说了么,中书省的旨意封赏太厚……” “若是真按照中书省的意思来,咱大唐就得多出八百多名上柱国,外加一千六百名柱国,其他护军、都尉者不计其数。” “虽说勋阶没有俸禄,但却需要分发土地、财帛,而且勋官还能流转入仕,转为实职官。” “现在勋官中待转的就有三千多人了,若是再一次搞这么多,排队的勋官能排到一百年以后……” 李世民闻言微微皱眉,他也没想到大唐的勋爵竟然如此泛滥。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自己登基以来,大唐打的都是大胜仗呢? “即使勋爵再多也得发吧?” “陛下,任何东西一多都不值钱,爵位也是如此!” “哦,这话还是我大侄子跟我说的,他早就看出大唐勋官泛滥,早晚会成为烂大街的破烂,扔地上都没人要的那种……” “咳咳咳……” 李世绩听到这话,尴尬的一个劲的咳嗽。 其他人闻言也非常尴尬,毕竟他们都是靠军功起家,现在大唐军功如此泛滥,跟他们有一定关系。 李世民听了李泰这话,眉毛都拧成一个川字了。 虽说话是这么个话,但这逆子也不该这么说啊,让边上的诸位大将该如何想? “放肆!” “我大唐的爵位金贵无比,何时成了烂大街的破烂啦!” “陛下,若是这次封赏发下去,爵位可不就成破烂了?” “而且,我翻阅了此次东征的司马记录,发现多数大仗都是先由李厥率领的桑林折冲府府兵破城,然后其他人才跟着一起冲上去掩杀。” “因此,微臣认为,此次东征最大的军功应该给予李厥和李厥所统领的桑林折冲府。至于其他人么,最多算一转,绝不可能再给他们升爵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 李世民听了这话,心里已然同意了七八分,只是他不知道其他将领的看法。 “诸位以为如何?” 李世绩闻言第一时间表态。 “陛下,嫡长孙的功绩有目共睹,不论是亲冒矢石背砂石填护城河,还是亲自指挥炸开城门,以及亲自率队攻城等等,都让微臣心服口服。” “因此,将此次东征的头功给嫡长孙,微臣没有任何异议!” 李世绩可是此次东征的第二号功臣,众人见李世绩都没意见,当即纷纷上前表态。 “微臣也没异议!” “嫡长孙首功,实至名归,天下咸服!” 李世民见众人都非常支持,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这样一来,他大孙不仅能独占东征首功,他这个当皇帝的还能省下一大笔银钱。 只是李世民笑的太早了,李泰接下来的话就让他想省钱的想法泡汤了。 “陛下,微臣针对军功滥觞的事情做了个条陈,请陛下过目!” “哦?” “你先说来听听,让你诸位叔伯看看咋样!” “诺!” “微臣认为,大唐的军功赏罚标准该提升一下难度,切不可参照之前的军功标准。” “微臣遍观大唐建国以来的征伐记录,发现敌我双方的装备、兵员素质都相差巨大。我大唐之所以能取胜,自然离不开陛下的英明领导,诸位叔伯的浴血拼杀,但更多是因为咱们的铠甲坚固,兵器犀利……” “因此,微臣决定将原来的以少敌多为上阵,改为以一敌五为上阵。原来的兵力相当为中阵,改为以三敌一为中阵,至于下阵么,凡是高于一对二的都算下阵!” 李泰的方案总而言之一句话,没把大唐周边的国家当人……喜欢大唐嫡长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嫡长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