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大宋随时应战 倒不是范仲淹真的害怕辽国,但他是首辅。 凡事都要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 他做不到和包拯一样激进,可以不计后果的放手去做。 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包拯那么雄心勃勃,妄想着开疆扩土,征服大辽。 在范仲淹看来,这委实有点痴人说梦。 在这方面,他和皇上的战略主张大抵相同。 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大宋只要能保证自身的安定,便是最理想的状态。 至于其他的,不是大宋现在所考虑的范畴。 至少,现在还不行。 “爱卿所言极是,朕也不想和辽人大动干戈,和平才是最重要的。” 包拯听到这里,心里顿感失望,试图说点什么:“相爷,皇上……” 赵祯笑道:“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也知道包卿的雄心壮志。” “朕不是没有想过,朕也想重振汉唐雄风。” “可大宋积贫积弱已久,尚需恢复元气。” “为今之计,还是以和为贵吧!” “朕实在不忍让黎民百姓受苦,更不想冒险。” 说白了,赵祯还是担心打不过辽国,空耗国力,徒增伤亡。 就算侥幸胜了辽国,也未必就灭得了辽国,更没法对辽国形成有力的控制。 毕竟,连汉武帝和唐太宗,也没有真正做到对北方的全盘控制。 北方土地广袤,却不适宜农耕。 这和中原王朝的文明截然相反。 不能有效的控制这片土地和人口,打下来了,也守不住。 一旦朝廷哪天衰落了,游牧民族必定又会纷纷独立。 既然如此,大宋又何必去浪费精力。 这才是赵祯的真正顾虑的地方,并非他真的没有远大抱负。 任何皇帝其实都有雄心。 没有天生的昏君,只是每个朝代面对的问题都不一样。 所以,结果也截然不同。 瞧着范仲淹和皇上都是一个口吻,包拯就知道,终究是自己想多了。 想要征服北方游牧民族这片土地,短时间只怕是不可能了。 毕竟,他只是臣子。 军国大事,终究还是要皇帝说了算。 作为人臣,有再多的满腔热血和理想,得不到皇上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谈。 “既然相爷和陛下不愿和辽国撕破脸皮,臣还有何话可说。” “既然如此,大宋也无需再养这么多的军队,空耗国力。” 赵祯一怔:“包卿,自变法以来,依然裁撤将近三十万人,难道还要裁减不成?” “正是!”包拯正色回应,“兵在精而不在多,陛下既然没有开疆拓土之雄心,又何必养这么多的军队。” “臣以为,大宋有三十万军队就足够了。” 三十万? 赵祯和范仲淹都惊呆了,这个包拯,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连西夏这样的弹丸之地,也有五十万兵马。 泱泱大宋,人口过亿,仅养三十万禁军,开什么玩笑。 “包大人,老夫没听错吧!”范仲淹道,“包大人未免有些天方夜谭,纵然大宋不开疆拓土,那总得有自卫之力吧?” “是啊包卿。”赵祯接过话头,“三十万兵力,只怕是连自卫都难。” 包拯道:“陛下,相爷,倘若三十万禁军,全都配备新型铠甲和兵器,可自卫否?” 听到这里,皇上、范仲淹和杨宗保都同时吸了口凉气,心中大动。 赵祯道:“包卿的意思是,这样的铠甲和兵器,包卿还有二十万副?” 包拯抿嘴一笑:“不瞒陛下,莫说二十万,便是一百万副铠仗,也不在话下。臣一直不说,只是担心陛下对臣心存猜疑。” 赵祯尬然一笑:“包卿言重了,你的忠心,尽人皆知,朕从无猜疑。” “谢陛下的信任!” “但不知包拯所说的铠仗在何处?” “打造铠甲需要时日,半年之内,臣定能打造完成。” 赵祯激动得无以复加,道:“既如此,六部官员任凭包卿调遣,无需向朕禀报,半年之内,朕要看到二十万铠仗。” 包拯打造出来的铠甲和兵器,其坚硬程度,赵祯亲眼目睹。 倘若禁军全都能配备这样的战甲和兵器,朝廷的确不需要那么多的兵力,三十万足够了。 “遵旨!”包拯领命。 赵祯道:“既如此,三位爱卿回去歇息吧,明日早朝,再召辽国使臣!” “是!”三人告退离去。 次日一早。 赵祯临朝,百官齐聚。 赵祯又宣辽国使臣进殿。 礼毕。 耶律斜轸问道:“皇帝陛下召见我等,莫不是已然有所决定,不知大宋是战还是和?” 赵祯正色道:“耶律将军,大宋自开国以来,便和辽国连年征战,双方各有胜败,空耗国力,劳民伤财。” “自澶渊结盟,双方已然二十余年未动干戈。”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日之大宋,诸位使臣相比业已目睹,无须朕多言。” 瞧着大宋小皇帝现在这副不卑不亢的样子,耶律斜轸一时间也没猜透他的意思,直言不讳道: “不错,大宋无论是军事还是国库,都今非昔比。外臣也想问问陛下,莫不是已经有撕毁盟约,和大辽彻底决裂的打算。” 赵祯也没那么傻,自然不会轻易表态,反而将难题抛给辽国:“朕想先听听大辽的意思!” 被反将一军的耶律斜轸,神情一愣,嘿嘿笑道:“外臣还是想听听陛下的意思。” 正当皇上危难之际,包拯站了出来:“耶律将军,必须已经给足大辽面子,耶律将军休要得寸进尺。” “陛下给耶律将军表态的机会,便已经是给大辽机会,莫要不知进退。” 原本平和的氛围,在包拯一番激烈的言辞下,瞬间又充满了一股火药味。 辽国使团一个个气得咬牙切齿。 看得出来,包拯是一心想要和大辽一战啊! 所以一点面子都不给。 想当初,契丹人在大宋朝堂上,那都是贵宾,哪里受过这等窝囊气。 可现在,一切都变了。 大宋强大起来了,有掀桌子的资格,就连懦弱的小皇帝说话都硬朗了起来,大辽貌似真的没有选择。 所以,即便心里再不忿,辽国使臣也只能忍气吞声。 包拯接着道:“大辽若是还想维持盟约,就该有个求和的样子,若想要战,大宋随时应战!”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