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大宋要不要变(1 / 1)

包拯该说的都说了,要是太后一点也听不进去的话,他没辙。 无论助力有多大,也改变不了他变法的决心。 李太后其实并无刘太后那般的政治远见。 倒不是单纯的因为她接触朝堂的时间少,而是性格使然。 之所以她一心坚守太祖法制,自然也是因为她只能看到崇文抑武的国策,能让君主将兵权牢牢掌控在手中。 至于外敌,她没想那么多。 因为大宋曾经打败过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两国之间便能和平共处。 在她眼里,大宋能维持今日的局面就很好。 至于未来的大宋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亡国,那是后世子孙该考虑的事情。 不过,听到包拯方才苦口婆心的分析后,她的神色也出现了波动。 只觉后背有一股冷风吹过一般,凉飕飕的,心中涌出一股隐隐的不安。 “唉……”她长叹口气,“哀家不懂什么国事,哀家想看到的只是大宋江山稳固,天下太平。” 包拯心中暗暗冷笑一声,面色越发严肃郑重,意味深长地道:“太后,大宋三冗问题严重,军队缺乏战斗力,这样的大宋,试问又如何稳固太平!” “包拯推行变法,整顿朝纲,不就是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为了天下太平么?” “无论太后反对与否,包拯变法的决心不会动摇。” “倘若太后疑臣有异心,大可随时砍了臣的这颗脑袋,包拯身为宋人,实在不想成为亡国奴,眼睁睁看着大宋覆灭。” 太后听到这里,花容失色,吃惊不小。 “包卿何出此言,哀家从未怀疑过你对大宋的忠贞和用心,包卿莫要如此。” “也罢!” 瞧着包拯那斩钉截铁的样子,她不禁一声长叹。 “国家大事,非哀家一介女流所能干涉,你们看着办吧,但愿是哀家杞人忧天。” 包拯抱了抱拳:“多谢太后的信任。” “哀家乏了,就不叨扰包卿了。” “包拯恭送太后!” 包拯一直将太后送出门外,方才回房。 公主却早已在房里等候。 “太后和驸马说了些什么。” 包拯幽幽道:“公主何必明知故问,除了询问变法之事,还能是什么。” “如此说来,太后也不赞同驸马变法?” “嗯!”包拯点点头,“太后反对,不过是预料之中的事。” 公主略作沉吟,美眸认真地盯着包拯:“驸马当真决意要推翻太祖定下的国策吗?” “当然,公主难道还不明白包拯的脾气么?” “我若决定的事,就没有更待的道理。” 公主也不禁怅然:“我当然知道驸马的脾气,也明白驸马的用心良苦,然而此事与其他事不同,此乃一条不归路。” “动摇太祖定下的国策,这意味着驸马今后成为众矢之的,和整个士大夫集团割裂,今后的道路恐怕会更加荆棘丛生。” 包拯坦然一笑:“变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充满着鲜血。只要公主能支持我,我就没什么可后悔的了。” 对包拯而言,公主不只是他心灵的港湾,更是他政治上的一棵大树。 哪怕公主不得参政,但身份摆在那里,足以作为包拯最后的退路。 倘若变法失败,他也不至于丢了命。 公主嫣然一笑,忽然将身子依靠过来:“驸马说的哪里话,你是皇兄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更是我的丈夫,你为了我赵家天下,鞠躬尽瘁,身为妻子,我若都不支持你,还有谁能支持你?” 包拯心里听得一阵暖洋洋的:“有公主这话,包拯便可放手去做了!” “嗯!”公主点点头,“无论前方的道路如何坎坷,本宫都与你风雨同路。” 包拯将她搂得更紧了,她的温柔,足以让包拯的心融化。 “今生能娶到公主,是包拯前世修来的福分。” 公主笑得更加灿烂,如同三月里的桃花一般妩媚动人。 包拯在她白嫩的脸蛋上轻吻一口。 两人温存的同时,御书房里的赵祯,依旧在沉思着,显然还没有做最后的决断。 毕竟他也有他的顾虑。 士大夫集团的势力太大,遍布整个朝野之中,树大根深,想要动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旦圣旨下达,无法想象,士大夫会掀起多大的波澜来。 他担心的是,变法根本无法推行下去便半途而废,甚至引发大宋激烈的党争。 那么大宋必然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他怎能不慎重考虑。 “亚父,速宣范仲淹到御书房觐见。” 范仲淹是首辅大臣,他如果不主张变法的话,那变法就只能作罢了。 包拯虽然有大才,可行事通常都激进,作为一国之君的赵祯,也害怕国家被包拯给带偏了。 半个时辰后。 范仲淹行色匆匆及来到御书房。 礼毕。 范仲淹明知故问道:“陛下深夜传召老臣,不知有何要事。” 赵祯道:“自然是为了变法之事,文臣士大夫反对的声浪日趋渐浓,而包拯又斩钉截铁,执意更改崇文抑武的祖制,朕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爱卿乃当朝首辅,行事素来稳健,朕想听听你的意思。” 范仲淹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反问皇上的意思。 虽然,范仲淹此时心里也已经有所动容,可他尚不知皇上的意思。 倘若皇上没有坚定变法的决心和勇气,那么还不如不变。 赵祯道:“包卿颇有政治远见,朕倒是愿意相信他,奈何反对的声音太过激烈,朕心里难免担忧,一旦推翻崇文抑武的国策,必然引发党争,那就得不偿失了。” 听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范仲淹心里也有了计较: “陛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延续数十年,士大夫集团盘根错节,推行变法必定艰难重重。” “其实,老臣一直对变革军权耿耿于怀。” “然则,老臣几次找包大人商议后,方知包大人的高瞻远瞩,故老臣心里也不免动摇。” “诚如包大人所言,大宋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时候,非变不可。” “变,有一线希望,不变,就只能坐以待毙,必然走向覆灭的道路。”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变身女剑仙,她们总想当我道侣 一夜醒来,我成了世界天道 凡人修仙,李玄修仙传 狠起来自己都打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复活的网络 请不要怀疑我的玩家身份 小卖部通末世,一盒泡面馋哭大佬 天龙八部之王语嫣称霸武林 老夫七十岁,正是宠妻的好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