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之后,范仲淹回头一看,不是别人,乃是刚进入谏院的黄斌。 范仲淹升起来的怒火也瞬间被压制了回去。 在大宋朝,弹劾官员是谏官的权利,哪怕是宰相,也不得干涉。 无论谏官弹劾的事是好是坏,作为宰相,范仲淹也不能去打压谏官。 即便是天子,也会悉心听取谏官的意见,不予打压。 这便是大宋朝,确切的说是仁宗一朝,最为开明的地方。 若谏官不能弹劾,不能发表意见,那谏院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过范仲淹知道,皇上此时正是摇摆不定的时候,他不能不站出来替包拯正名,否则包拯就危险了。 “皇上,包大人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此事如今只不过是讹传罢了,未必就是事实。” “即便确有其事,老臣也相信包大人也是为了大宋的利益着想。” 赵祯略作沉思,道:“依爱卿之意,此事该如何处置。” 范仲淹道:“回陛下,依老臣之见,莫若派人查明事实,再做区处。” “真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陛下既然答应将兵权全权交给包大人,就应当对他足够的信任才是,这才是为人君之道。” 一面说,范仲淹还不忘给皇上讲大道理。 “老臣倒是以为,包大人此举定有深意,说不定他还能给陛下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听范仲淹这么一说,赵祯忧虑的心绪平静了不少,点了点头:“既如此,便依爱卿之意,即刻派人前往延州,弄清真相。” 范仲淹领旨,随即派遣里吏部院外郎张士逊前往延州调查。 然而,张士逊还没有抵达延州,边境早已又是另一番景象。 在包拯大兵压境之下,李元昊被迫求和,答应包拯一切条件,包拯放同意撤兵,并放了元帅野利遇乞和相国马元,班师回朝。 说实话,其实包拯内心里不想求和,而是想趁机一举荡平西夏。 可考虑到朝廷方面的压力,他只能这么做了。 张士逊还在半路,便已经看到包拯班师回朝,还带着李元昊之子。 见到包拯班师,张士逊悬着的心也落定了半截。 得知经过之后,张士逊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震惊不已,率先返回汴梁,将来龙去脉如实禀报。 听闻奏报的天子赵祯,心情更是如同过山车一般,激动得难以支持。 心中那块沉石,也终于如同尘埃一般落定了。 喜讯太多,让他都感觉有些不真实。 同时,心里也隐隐感到愧疚。 包拯立下如此功勋,他竟然还怀疑包拯有异心,实在是愧对包卿啊…… 此时,那些落井下石攻击包拯的朝臣,一个个嘴巴都逼得严严实实的,哪里敢说一句话。 唯有范仲淹、富弼等少数力挺包拯的臣子,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范仲淹道:“陛下,包大人大军已抵达河南府地界,最多三日便可回京,陛下现在应该可以放心了!” 赵祯闻言,脸上不自觉地泛起一股羞赧的红晕。 不过碍于面子,他也不便明言,只说道:“包卿劳苦功高,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朕这次一定要好好奖赏他。” 心里早已迫不及待了,恨不得立马就能见到包拯。 又捱了三日,包拯率领着大军抵达汴梁。 为表郑重,赵祯亲自率领着百官出城十里迎接。 便是汴梁的百姓也是翘首以望,全都挤在郊外,迎接大宋的凯旋之师。 对普通百姓来说,大宋打了胜仗,既扬了国威,也给他们脸上添了光彩。 毕竟,百姓心里也有一颗最为淳朴的爱国之心。 谁又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常年被番邦小国气在头上拉屎。 “听说青天大老爷这一战,足足消灭了西夏二十万精锐,那可真是威风八面啊!” “是啊是啊,大宋终于扬眉吐气一回了。” “呵呵,包大人就是包大人,不愧天上的星宿下凡,略微出手,就打得党项人屁滚尿流。” “真是太解气了。” “连皇上都亲自出城迎接,包大人真是太有面了。” “那还用说,包大人那可是天上的神仙转世。” “……” 全城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几乎把包拯当成了神仙一般,只有他们想不到的,没有不敢吹的。 在他们的眼里,包拯似乎就是大宋的守护神。 伴随着百姓的议论声,凯旋大军也渐渐进入了众人的视野。 上至君臣,下至百姓,无不是翘首以望。 “快看,快看,来了,来了!” “包大人——” “包大人——” “包大人——” 随着一声呼喊,百姓顿时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天际,令人泪目,连赵祯都感到不可思议。 自己这个一国之君,似乎也没有这样的激烈反应。 可见包拯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要说心里没有一点嫉妒,那是骗人的。 只是赵祯现在心情激动,也就没有太在意这一茬。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远处。 包拯早已遥遥看到皇上的銮驾,隔着老远便赶忙下了马。 “臣包拯,参见陛下!” “包卿快快平身!”赵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亲自上前搀扶。 包拯道:“陛下亲自出城迎接臣,臣不胜惶恐!” 赵祯笑道:“包卿此次大败李元昊,扬我国威,劳苦功高,若不隆重一些,不足以彰显朕的爱才之意。” 包拯没说话。 虽然他也知道,皇上这些话有一半是真情流露。 可也不能完全否认话里面的试探之意。 分明就是在试探自己是否自恃功高,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君臣之间的分寸,包拯还是拿捏得清楚。 他始终谨记一个道理,越是功勋卓着,就越是要低调做人,不能嚣张。 如果想多活几年的话。 古往今来,功高震主的臣子,没有几个能得到善终的。 包拯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包拯回应得格外谨慎。 言行举止之间,没有表露出任何的居功自傲,谦逊无比。 赵祯见状,脸上的笑容瞬间便自然了许多。 随即招了招手,身旁端来一酒盘,上面陈列着三个羊脂玉杯。 赵祯亲自斟酒。 “包卿,请满饮此杯,这第一杯,是朕代天下百姓敬你!” 此言一出,群臣目瞪口呆。 堂堂一国之君,亲自为臣子敬酒,恩宠太过了吧!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