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桢来到开封府。 包拯率领大小官员迎接圣驾入花厅。 “包卿,母后在何处?” “太后在后院,只是心中有怨,不肯见皇上。” “刘太后已故,母后还有何怨?”皇上不解。 包拯道:“回皇上,太后惨遭迫害,流落在外多年,心中有怨也是情理之中之事,太后和皇上母子连心,皇上只需好言抚慰即可。” 包拯心里也很是无语。 眼看狸猫换太子一案已经落幕,自己大功告成了。 偏偏李宸妃在这个时候又闹情绪。 闹就闹吧,还牵扯开封府干什么? 自己只是个府尹,管不了他们母子的内部事。 唉……这个开封府尹真是不好当啊,真是操碎了心。 “快带朕去见母后!” “遵旨!” 包拯一行人簇拥着赵桢,来到后院房外。 只见房门紧闭,赵桢心中一怔,赶忙行礼道:“儿臣前来迎接母后回宫!” 喊了一声,不见动静,赵桢又喊道:“儿臣前来迎接母后回宫!” 依旧不见回应。 赵桢又继续喊。 咯吱! 终于,一连喊了三遍之后,房门突然开启。 只见太后在婉儿搀扶下,缓缓走出来。 母子二人凝视良久。 赵桢立即跪地请罪:“儿臣迎接来迟,望乞母后恕罪!” 李宸妃却没有理会皇上,而是将目光看向包拯:“包卿,哀家问你,你执掌开封府,有教化黎民百姓之责,所谓百善孝为先,为人子而不孝者,该当何罪?” 包拯闻弦歌而知雅意,心中不由一怔:“回太后,为人子而不孝者,该从重治罪,轻则杖责,重则问斩。” 李宸妃道:“那么,哀家遭人陷害,流落在外多年,不知受了多少苦难,每日思念儿子,哭瞎了双眼。” “而儿子身为一国之君,却不知有哀家这个母后,反认贼作母。” “明知哀家冤屈,却不予哀家申诉。” “作为天子,又该当何罪?”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面面相觑,作声不得。 展昭和公孙策甚至都替皇上捏了一把冷汗。 在他们眼里,皇上对狸猫换太子一事已经做得很好了。 这么大一件事,都没有引起朝廷的动荡,甚至都让刘太后做出让步。 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 如今,更是屈尊亲自摆驾来迎接圣母,要仁有仁,要孝有孝,李娘娘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竟然要问罪皇上。 这不是明摆着给皇上难堪吗? 在华夏文化中,虽说是百善孝为先,可皇上却是一国之君,是一国之主。 即便是母亲,在皇上面前,也要依礼而行,从没有天子被问罪的先例。 李娘娘这么做,委实有些太矫情,太过了。 “太后,自古法不加于尊!” “没有开罪天子的法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更何况,太后的遭遇皇上一无所知。” “不知者不罪,更遑论是天子,太后还是跟皇上回宫吧!” “不——”见包拯和稀泥,李宸妃态度却格外坚决。 “一国之君,当以身作则。” “孝不行,何以治天下?” “没有哀家,又岂有皇上?” “正因是一国之君,是天子,故而更应遵循立法,奉行孝道。” 包拯也瞧出来了,李宸妃不过是想给自己找回点面子。 狸猫换太子,对她的羞辱太大,伤害性和侮辱性都极强。 皇上没有帮她找回失去的尊严和场子,所以她才弄这么一出,故意找皇上的难堪。 她觉得只有这样,今后在后宫才会受到尊重。 看明白这些,包拯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母后说得对,总归是儿臣的不是,母后如何责罚,儿臣都欣然领受,只要母后愿跟儿臣回宫便好。” 赵桢没有讨价还价,因为他很清楚母后这些年的不容易,心里痛恨刘太后。 而自己没有给她鸣冤平反,反而厚葬刘太后,她心中的气难消也在情理之中。 自己虽是一国之君,可也是人子,无论母后要如何责罚自己,也无可厚非。 李宸妃随即说道:“既如此,包卿,按照大宋律法,该治皇上什么罪名?” 包拯一呆,心想太后不会是要让自己惩治皇上吧! 妈蛋! 这次玩大了。 “太后,按照大宋律法,不孝者杖责,然皇上不知不罪,理应减免,合该杖责二十。” 所有人听到这里,都是大吃一惊。 唯有赵桢,坦然接受。 既然是母后要责罚,他承受的住,也好给天下万民做个表率。 “大人——”公孙策惊呼出声,“皇上乃万乘之躯,如何使得,大人三思。” 太后要责罚皇上,却让开封府来施行。 现在倒是没什么,可以后皇上要是翻脸,这个账怕是要算在开封府头上。 这不是为难皇上,而是明摆着要为难包大人。 “公孙先生不必多言,这是朕罪有应得,理应责罚。包卿不必迟疑,即刻升堂施刑。” 赵桢说罢,率先转身,朝着开封府公堂的方向走去。 公孙策又赶忙求太后:“请太后收回成命,纵观古今,未有臣打君之理!” “哀家心意已决,公孙先生不必再劝。” 说着,李宸妃也转身朝公堂方向走去。 公孙策还想劝包拯,却被包拯伸手打断:“公孙先生不必担心,本府自有主张。” 影视剧中,就有狸猫换太子的情节,包拯熟悉。 既然李宸妃要打皇上,那他也只好按剧本行事了。 随即,包拯升了堂。 李宸妃在一旁坐定。 皇上则站在大殿中央,包拯高处坐了,将手中惊堂木一拍,吓得李宸妃娇躯一颤,不想开封府的公堂如此威严。 此时她心里也不免担忧起来,生怕包拯不明事体,真个按律杖责皇上。 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母亲? 只听包拯道:“皇上虽有不孝之嫌,按律法,理应杖责二十。” “然皇上乃是一国之君,身系社稷存亡,百姓生死,法不加于身。” “古有割发代刑之义,今臣奉命执法,亦效法古贤,责打龙袍,以为天下不孝者戒。” “王朝马汉,为陛下宽衣,脱去陛下龙袍!”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