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桢心里虽然难以解释自己有这样离奇的身世,却也明白,如此大事,狄娘娘断然不敢胡言乱语。 “不知皇娘安在?”赵桢哽咽着询问狄娘娘。 “皇儿——”李宸妃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赵桢猛然回头,仔细端详着亲生母亲李宸妃,却是那么的陌生。 盼望了过年的儿子就在眼前,仪表堂堂,李宸妃泪眼婆娑,反倒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扑通一声,赵桢直接跪了下去。 “孩儿不孝,让皇娘在外受苦!” 说罢,放声大哭。 李宸妃更是悲喜交集,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狄娘娘和老伴伴陈琳都跪倒在地请罪,泣不成声。 几人哭了一回。 赵桢收了泪水,回头看着陈琳道:“若非你忠心为国,焉有朕躬?” 陈琳哭得说不出话来。 赵桢又回头对李宸妃道:“朕身为天子,却让皇娘在外飘零受苦,何以面对天下!” 说到这里,心里怨愤不已,不知该如何面对叫了二十多年母后的刘太后了。 平心而论,太后虽然专权,甚至有临朝称制的野心。 可对他这个“儿子”还是不错的。 自从刘后放弃称帝之后,对赵桢更是谆谆教诲,想将他培养成一个千古明君。 可让赵桢无法接受的是,这个母后,竟是害得自己连亲生母亲都不知道的仇敌。 就听狄娘娘道:“陛下,如今不是伤心的时候,刘后专权,把持朝政,陷害国母。” “如今国母安泰,正是铲除刘后之机。” “皇上回宫后,即刻拟旨,着陈琳和郭槐往开封府宣读,叫包拯拿了郭槐,严加审问当年如何陷害的国母,取得供词,方可治刘后之罪。” 听到这里,赵桢却有些迟疑起来。 刘太后执政十余年,满朝文武,无一不是她的心腹。 自己一个无权柄的小皇帝,如何治得了刘后的罪。 更何况,从记事开始,他就把刘后当成了亲生母亲。 如今要去对付她,这有悖人伦大道。 生身之恩大于人,养育之恩大于天。 两者同等重要! 再者,赵桢现在还年轻,没有面对过这样的事情,便是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相同的事,他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理才好。 “陛下何故迟疑?”狄娘娘疑惑不解。 难不成皇上没有要匡扶正宫之意?惧怕了刘后? 狄娘娘痛恨刘后已久,当年对她陷害李宸妃之事便已咬牙切齿,后刘后专权,把持朝政,不肯还政于天子,她更是深恶痛绝,欲要除之而后快。 如今正是天赐良机,皇上却迟疑起来。 她岂能不忧愤? “皇婶不要太过催逼,容朕细细思量。” 此言一出,李宸妃神色不由得一黯,心里顿时凉了一大截。 自己日盼夜盼和皇上母子相认,铲除刘后。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却是这样一个结果,自己的出现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她也看明白了,皇上不仅仅是害怕刘后,更是顾念刘后的养育之恩。 显然在皇上的心里,她这个亲生母亲的冤屈,无关紧要。 想到这里,李宸妃暗暗苦笑一声,黯然转身离去。 “皇娘——”赵桢喊了一声,却没追出去。 “陛下!”狄娘娘亦是悲愤不已,“臣妃倒要问问陛下,生育之恩重要,还是养育之恩重要?” “皇婶,生育之恩大于天,养育之恩同样大于天,母后对朕有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 狄娘娘语带质问:“亲生母亲的冤屈便不平反了?” 皇上本就敬重狄娘娘,更何况现在还知道是,皇叔和皇婶暗中收养了自己,吃皇婶之乳长大。 所以,面对狄娘娘的训斥,赵桢也不敢忤逆,反问道:“依婶娘之意,朕当如何?” 说到这里,眼眶早已通红,委屈得泪水在眼珠里打转,几欲决堤。 狄娘娘见了,方察觉自己言语过激,催逼皇上太紧,委实没考虑皇上的感受。 “臣妃失言,陛下恕罪!” 不敢再催逼皇上。 当下,赵桢嘱托她照拂皇娘,待想到对策,再行处置,连夜回了宫。 赵桢辗转反侧,陷入天人交战,一夜难眠。 宝庆宫里,刘娥也打听得皇上连夜去了南清宫。 昨日南清宫狄娘娘寿诞,刘娥是知道的。 而“包老夫人”前往南清宫祝寿后一直没有回府,心里如何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皇上这是去见李宸妃去了。 可那又如何呢? 难不成皇上会为了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嫔妃,和自己翻脸? 刘娥丝毫不慌,如果她想除掉李宸妃的话,不会等到现在。 今时不同往日。 刘娥知道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大限将至,已无年轻时候那般争权夺利之心。 临死之前,她不想再造杀业,给皇上留一个好印象。 史册上也能留一笔好的记载。 更何况,皇上已长大成人,是为一国之君。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朝臣支持他亲政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表面上朝臣不敢直接说,可暗地里的所作所为,刘娥都看到清楚。 她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李宸妃和皇上翻脸。 倘若现在真的又让狸猫换太子的悲剧重演一遍,朝堂必定大乱。 这不是刘娥想看到的结果。 现在,她只想知道,皇上会如何处理此事,如何对待自己这个养育了二十多年的母后。 权当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尽头,给皇上一次自主决定的大权。 若是能处理好,那她也走得放心。 然而,她又哪里知道,李宸妃就是皇上的生母。 看看天色渐明,忽见内侍来报,陛下召命,着郭槐和陈琳前往开封府传旨宣读。 刘娥见状,心里便已明了,没有阻止,只是静观其变。 郭槐此时也是云里雾里,不敢迟疑,随即同陈琳一道,接了圣旨,往开封府衙而来。 “开封府尹包拯接旨!”郭淮朗声喊道。 “臣包拯接旨!” 包拯跪下接旨。 郭淮缓缓展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太监郭……” 刚念至此,看见自己的名字,心里不由得一怔,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陈琳早知原委,接过圣旨,朗声宣读: “今有太监郭槐,背离正道,心怀叵测,先皇在位时,不思忠心报国,太后怀胎,郭槐收买产婆……” 圣旨上明白写着二十五年前狸猫换太子一案的经过。 “似此灭人伦、悖天理之事,理当严审细推,按诏究问,依法重办。” “事关国典,理重君亲。” “钦交开封府严加审讯,上命钦哉望诏谢恩。” 听完圣旨,郭槐惊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包拯接了圣旨,不容分说,一声令下:“将郭槐拿下!”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