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包拯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开封。 开封,又称东京、汴梁、汴京。 虽然是古代,然而此时开封的繁华,远超历朝历代的都城。 人口密集,多达百万。 甚至有夜市,通宵达旦,其繁华和热闹堪比后世的沿海县城。 汴梁城,一派歌舞升平。 包拯回到驿馆后,便先去吏部报到,交了自己的印信。 当晚又去拜见首相吕夷简。 不去见天子,先来谒相公。 这就是官场。 包拯再怎么清高,也得懂官场规则,明人情世故。 吕夷简乃是前任宰相吕蒙正的侄子,有大才。 当初真宗皇帝问吕蒙正,膝下的儿子谁可堪大用。 吕蒙正回说,几个儿子均非治国之才,唯有侄儿吕夷简可用。 吕蒙正病故,真宗便用吕夷简为相。 时至今日,吕夷简依旧是宰相,稳如泰山,是有宋一朝担任宰相时间最长的一人,刘太后和皇上对他都信任有加,可见其过人之处。 “下官定远县知县包拯,见过吕相爷!” 吕夷简已满头白发,然而从他沉稳的脸上,仿佛能看到他老谋深算的样子,让包拯心里都油然生出一股敬佩之情来。 “包知县不必多礼!”吕夷简满脸笑容,感慨道,“岁月不饶人呐,不知不觉,包大人去定远县都三年了。” 作为小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吕夷简能不知道包拯? 甚至对包拯都时刻关注着。 作为宰辅,吕夷简能在相位上一待就是十年之久,自然是有他独到的政治头脑。 在刘太后和小皇帝之间,他从来不明确站队,只谈国事。 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大宋朝廷早晚会回到皇帝的手中,无论得罪了谁,对他都没有好处。 所以,哪怕是对于皇上培养的人才,他也格外关注。 太后一旦殡天,皇上培养的臣子就会是朝廷的中坚力量,他不能得罪,甚至现在就要适时的提拔提拔。 只要保持一个度,不让他们上升到权力中心,威胁到太后的权柄。 从而又让他们不至于太被冷落,对自己心怀感激。 那么他吕夷简的相位就能稳如泰山,永不倒。 “是啊!”包拯跟着附和了一句,“不过相爷看上去倒是依旧健朗。” 吕夷简笑道:“老了,老了,大宋朝的江山将来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的臣子。” 包拯道:“相爷乃是朝廷的顶梁柱,下官还要仰仗相爷的提携!” 听到这番话,吕夷简心里很是受用。 他一直听说包拯刚正不阿,自命清高。 可现在看来,传言不可信。 他还是很会说话,明白人情世故的嘛。 想到这里,他说道:“听说包大人在定远县三年,广施仁政,轻徭薄赋,三年之间,便增加人口三千,政绩斐然,足见包大人有过人之才,对得起太后和皇上的信任。” “相爷过奖了,下官不过是尽人臣之责罢了,不敢居功。” “好!好啊!”吕夷简连连说了几个好字,对包拯也不由得刮目相看,“老夫还听说,包大人赴任后,便收了一文一武,协助包大人惩奸除恶,老夫很是感兴趣,能否让老夫看看这二人。” 包拯没想到连堂堂宰相都知道展昭和公孙策,很是诧异,连忙道:“承蒙相爷垂爱,公孙先生和展护卫便在门外。” 吕夷简随即命人去传二人。 须臾。 展昭和公孙策来到,赶忙行礼。 看到两人的模样,吕夷简脸上也露出欣赏的意味:“好一个智囊公孙策、南侠展昭。” 尤其是展昭,吕夷简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号,年纪轻轻,武功便已出神入化,天下无敌手。 且行侠仗义,锄强扶弱。 委实没想到竟然会被包拯一个知县收在麾下。 因为以展昭的修为,若要进入官场的话,考一个武状元轻而易举,足以做个将军。 他却偏偏要去包拯身边做个护卫,可见包拯这个包青天的名声,并非浪得虚名。 此时,吕夷简也是在暗暗琢磨,该给包拯安排一个什么职位合适。 此人和范仲淹都是皇帝最倚重的臣子。 朝廷将包拯外放,有诸多的因素。 而对小皇帝来说,就是为了让包拯在地方上历练历练。 经过这三年的磨砺,包拯也给了朝廷一个满意的答复,足可升任。 此时,绝不能再委屈他做个知县,要不然皇上怕是要不高兴了。 “包大人在定远县的政绩,有目共睹,老夫会如实禀报皇上,包大人暂且回驿馆,待老夫禀报皇上之后,再行安排。” 吕夷简作为宰相,自然可以左右地方官吏的升迁调度。 不过他还愚蠢不到替太后和皇上做主。 毕竟,包拯是皇上的宠臣。 他能做的,就是要让包拯知道,自己对其有提携的意思。 这样一来,包拯若是升了官,也会承他这个情,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多谢相爷!”包拯拜谢,“那下官便告辞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只是短短不到半个时辰的相处,但包拯对吕夷简也算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政治手腕太高了。 简直就是个狡猾的老狐狸。 还好不是奸臣,如若不然,那就太可怕了。 次日一早,朝会之时。 吕夷简便将包拯在定远县三年的政绩都禀报了一遍。 赵祯听后,激动不已:“好个包拯,果然没让朕失望!” 恨不得现在就把包拯留在朝堂之上。 刘娥却没有表态,转问吕夷简:“吕卿家的意思呢?包拯该封何职?” 吕夷简看了一眼龙椅上皇上的神情,心中明了:“回太后,昨日老臣业已见过包拯,确是难得之才,可堪大用。” 丁渭一听,当即出列,反驳道:“太后,包拯虽有些才华,然此人行事过激,不计后果,杀心太重。与我朝仁孝治国的理念颇为不合!” “所谓大忠若奸,包拯看似忠臣,实则乃大奸大恶之徒。” “依老臣看,包拯万不可大用,否则日后必祸乱朝纲,太后明察!” 赵祯一听,脸都绿了。 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简直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一个爱民如子的臣子,在丁渭的嘴里,反倒成了大奸大恶。 若包拯是大奸大恶,那世上就没有忠臣了。 赵桢指望吕夷简替包拯说两句好话,可吕夷简此时却退回班中,一言不发了。 因为对吕夷简而言,他该做的已经做了,他不想得罪太后,也不想得罪皇上。 此时的赵桢,心里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堂堂一国之君,想重用一个贤臣都如此困难。 “终有一日,朕要将丁渭这群奸臣一一清理干净!” 想到这里,赵桢道:“那依丁太尉的意思,包拯该居何职为宜?” “回皇上,这是吏部的事,不该老臣管。”丁渭却又将锅甩给吏部,免得让太后说他僭越。 毕竟他是枢密使,管的是禁军,不管政务。 大宋朝的宰辅,当真是一个比一个老奸巨猾。 吏部尚书张士逊也是察言观色,见太后没有表态,而皇上是有重用包拯之意,于是顺坡下驴,道:“回皇上,定州知州刚刚离任,目前尚空缺。” 皇上见是五品职位,便不再多言,回头探询太后的意思。 刘娥也不好太过拂了皇上的脸面,便点头道:“那就让包拯权知定州,即刻赴任!”喜欢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