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 还不止这些。 他自由耳聪目明。 吕不韦身死那日, 他虽然在远处看着吕不韦与苏诩谈心。 但却看到了不同寻常的一幕。 最开始, 吕不韦对苏诩态度极好, 但后来苏诩对吕不韦说了什么。 吕不韦看向苏诩的目光中,顿时全是憎恨与惊恐了。 而他看两人谈话的嘴型。 约莫猜到了四个字。 “滴血认亲”! 再联系上吕不韦后来对嬴政一百八十度转变的态度。 一个可怕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浮现。 吕不韦之死。 恐怕是苏诩一手策划的。 苏诩可能借用滴血认亲的手段, 使得吕不韦产生了某种念头。 而最大的可能,就是父子! 也就是说, 可能是苏诩设计, 让吕不韦相信嬴政是其之子。 从而导致吕不韦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嬴政赐死。 但这个念头。 他只敢放在心里。 不敢对第二个人说起。 毕竟, 肯定没人信。 说了对他也没什么好处。 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念头死死烂在肚子里。 吕不韦死的那天,他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 不过, 他也因此得知了苏诩的恐怖。 比百官所想的恐怖都还要更加恐怖! 是绝对不能得罪的人! 而现在—— 尉缭又聊到了苏诩。 这不由得让他思绪飘飞。 看到李斯反应过来。 尉缭也不再隐瞒。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苏诩虽然也是秦国人,但我想他是个心思通透之人,也肯定能知道陛下此举绝对是不利于秦国的。” “如果他在战朝内,也定然会阻止的。” “所以,我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尽快告知苏诩此事。” “由他来劝诫陛下收回成命!” 这就是尉缭的想法。 现在能劝动嬴政的,也就只有苏诩了。 只有苏诩才能阻止这一切。 只是—— 李斯还有些犹豫。 “苏御史他可能帮助我们吗?” “他毕竟本就是秦国人,此事影响不到他,甚至还可能有为他以后结党营私而做好。” “他没有理由帮助我们的。” 尉缭不置可否道,“但我相信苏御史是个深明大义之人。” 李斯诧异地看向尉缭。 尉缭则是平静解释道,“苏御史是个聪明人,他能看得清局势,也能看得到后果,其次,王翦大将军曾跟我说过,苏御史与他是同一类人。” “这是大将军对苏诩极高的评价。” “我相信大将军的眼光。” 王翦虽然与苏诩也不熟。 但他看人极准。 只一眼便能断定人好人坏。 他相信王翦, 所以也就相信苏诩了。 “那你的意思是……” 李斯猜到尉缭为何找上他了。 他虽然与苏诩曾经是对立面的人。 但毕竟也算是与苏诩有几分交情了。 而其他人则是很少与苏诩往来。 因此, 由他来请苏诩出面,似乎是最佳的选择。 “李斯,我想请你跑一趟,前往雍城寻求苏御史的帮忙!”尉缭郑重地看向李斯。 “我知道了。” 李斯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重任。 嬴政给了他们十日时间离开咸阳,十五日时间离开秦国。 十日时间一到, 那他们就不能待在咸阳了。 也就说明嬴政的诏令已经生效了。 而到时候。 想要再让嬴政改口。 恐怕有损嬴政脸面。 为了维持王室威严, 就算嬴政想要悔令,恐怕也做不到了。 只会硬着头皮一股脑地走到底。 毕竟。 国君是不能承认自己做错了的。 在战场上。为了国君的面子,损一军之事常有! 不能堵死嬴政后悔的退路。 “我这就去雍城!” 李斯做出了决定。 尉缭郑重地拍了拍李斯的肩膀,道,“拜托了,一定要提前找到苏御史,只有他才能让陛下收回成命!” “定不辱使命!” 李斯掀着官服下摆,匆匆地下了云阶。 一路小跑而去。 尉缭望着李斯的背影,轻声喃喃道,“苏诩在陛下心中位置极重,他所说的话,陛下应该能听进去吧……” “希望陛下能听进去吧。” …… 三天后。 李斯还没有赶到雍城。 但苏诩却已经通过密探得知了咸阳城中之事。 “逐客令?” 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苏诩也有些哭笑不得。 在他的历史中。 逐客令可不是发生在此时的。 还有推迟个十来年。 没想到竟然会现在发生了。 不过, 好像也能解释得通。 毕竟吕不死的就有些对不上时间线了。 他已经成为了扇动翅膀的蝴蝶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的车轮也已经转向了。 “现在的李斯,地位不够,身份不足,更何况他还是吕不韦的门客与学生,他现在就算是写出谏逐客令,恐怕也劝不动嬴政的。” “而朝堂之上,也没有其他人能说上话了。” 苏诩默默地思索着。 既然这样。 那就只能由他来代笔了。 苏诩想了一下,便让人取来纸笔。 而后,挥挥洒洒地开始了写作。 既然由他来写,那自然不能照抄李斯的谏逐客令。 但只要写出中心思想, 其他一切都好说。 苏诩动笔。 写道: 臣苏诩,谨陈愚见于陛下: 臣闻帝王之业,非一家之私,乃天下之公器也。 昔者圣王创业,必招贤纳士,不问其出身,但求才德兼备。 今陛下欲逐客卿,臣恐此非盛世之举。 夫物产之丰,非一地所能独有;人才之盛,岂一国能尽揽? 山东六国,虽与我为敌,然其中不乏英杰。 吾王既已统一天下,更当广开言路,海纳百川,方能成就千秋伟业。 若仅凭一己之力,而拒外邦之才,无异于自断臂膀,何以成霸业乎? 且夫秦之所以强,非仅兵甲之利,实赖四海之士共襄盛举。 如商鞅变法,张仪连横,皆非秦人,而功垂千古。 若无客卿之力,秦国焉能至此? 又如王翦重用尉缭,提拔为国尉,尉缭不负所望,着《尉缭子》,为我秦提升战略。 此等贤才,虽非秦人,却能助我秦国大展宏图。 今逐客之事,恐非明智之举。 昔者周武王得姜尚而兴,齐桓公用管仲而成霸业,楚庄王任孙叔敖而强。反观之,吴起因谗言而亡魏,乐毅被疑而败燕,此皆不听贤臣之言,故致败绩。 臣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为邦本,客卿亦是邦之重器。 陛下宜思前人之训,察当今之世,勿轻逐客卿,以免失天下之心。 臣闻圣人之治,如江海之纳百川,高山之积土石。 陛下若能纳四方之士,广揽贤才,则天下归心,何愁霸业不成? 愿陛下三思!喜欢大秦:我屡献毒计,赵姬疯狂求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秦:我屡献毒计,赵姬疯狂求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