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鬲昆的大同(1 / 1)

陈平呵呵笑道:“家主,你这不是讽刺我吧?” 秦风说道:“我还没有那么无聊。你这种先往坏处想,再往好处想就属于危机意识比较强。 这样的做做事情会滴水不漏,会有很多方案。我这是夸奖你了。” 秦风说着把奏章递一给了陈平说道:“你也看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对于咱们大家来说是好事。” 陈平双手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惊讶地说道:“这……这个真的有?! 诸子百家某些人所说道大同部落,被咱们给发现了?” 秦风点点头说道:“是啊,这就是大同,大家共同吃苦,渡过难关。” 陈平皱眉头说道:“这对于咱们来说应该不算好事。他们这种人人平等……和大秦的制度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格格不入,应该把他们卡在萌芽当中,不应该让这种事情做传播。” 秦风说道:“给萧何看一看,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萧何启蒙老师是儒家,陈平的启蒙老师是道家,儒家对大同世界更有发言权。 天下大同的思想起源于诸子百家三家,农家提倡“并耕而食”;道家提倡“小国寡民”;儒家提倡“大同” 三家其实殊途同归,这种思想影响深远,大的方面有五斗米行动,文学上有《桃花源记》等。 萧何看了以后,感慨地说道:“这就是被先贤描写的大同世界吗?这个不就是非常落后的表现吗?” 秦风听了大笑着说道:“陈平,你看看,萧何的评价才是专业的, 萧何开始学的儒学,你刚开始学道学,所以你的理解就差那么一点点。” 陈平疑惑道:“家主,差距就这么大吗?我们两个最后还学了墨家呢。” 秦风点点头说道:“的确是如此,你们两个现在的确属于墨家,可是世界观是不一样的。 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一般来说首先见到的就是父母。他的父母就是他的世界观。 当这个孩子长到四五岁启蒙的时候,第1个给他们启蒙的老师,会给他们树立他们一个最基本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观一般来说能够伴随人的一生,这是最基础的,是不一样的。 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讲究大同世界,你道家讲究道法自然。 说起来其实这两家属于同根同源,道家更原始一些,儒家则更加精简一些,最后达到的结果就是人人平等。 这不是朝现在所提倡的人人平等的方法,而是一种极限的,不可理喻的平等。 这是理想化的,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 就比如说咱们发现的这些部落,这些部落我给他们起个名字叫做原始部落。 也就是刚刚开始的部落。 这些部落为什么他们所狩猎的共同分食?那是因为他们获得不了大量的生活资源。 获得丰厚的生活资源,那是偶然性的。 比如说张三今天出去狩猎,他狩猎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猎物,他扛回来了,他一个人吃不完。 吃不完的东西就会浪费掉,而其他的人这一次狩猎什么都没有找到,没有找到食物的人就会饿死。 那么为了保持这一个团体能够活下来,就得把张三所获得的食物均分给其他人。这样大家都会活下来。 第2次狩猎的时候,是李四狩猎到了猎物,张三没有。那么李四的猎物会被分配下来,张三也会活下来。 这就是原始部族的分配方式,也是那些先贤们说提倡的大同世界。” 陈平说道:“这和咱们朝廷所发布的律令,对于受灾的地区进行补助不是一样吗?” 秦风说道:“表面上不一样,内部的核心其实是一样的。这就是人族发展起来的原因。 但是这种原因是其实也不公平。 他们首先所提供的是给那些青壮的男子,让他们吃饱喝足, 其余的才会给那些妇孺老幼所食用,只求老弱妇孺能够活命就行。” 萧何感叹说道:“这就是有用论。” 陈平点点头说道:“也是……和咱们正好相反,咱们对那些老年人,即便是不能够生产,只吃饭不干活, 却给了最高的经济补助,给予他们更加舒适的生活,甚至比年轻人还要好。 这到底是咱们对,还是他们对的?” 秦风说道:“没有对错,只有环境不一样,所采取的不一样的措施。 咱们大秦渡过了原始阶段,物质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一般的情况下只要不是大灾之年,老百姓所有的人都会衣食无忧。 衣食无忧之后就会有顾虑,就是人老之后怎么样? 所以咱们就推行尊敬老人,以孝道教化天下,看似给老年人舒适的晚年,其实是给这些年轻人看的。 让他们可以安定的工作,或者说努力的工作,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安享晚年。 而咱们发现的这一个部落的人则是不一样,他们本来就朝夕不保。 只有这些青壮年吃饱喝足,才能够带回更多的食物,大家才能活下去。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说老年人……老年人就没用了,在危机时候是可以遗弃的。 据我所知,在极北之地还有一群人生活更加困苦。 那里的人们活到60岁之后如果还不死,那就人为的让他们死。 这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节约食物,让年轻一代或者说他们的后代能够生存下去。 咱们发现这个部族是有名字的,名叫鬲昆,也是有一个古老传承的部族。没有想到咱们向着荒野迁徙却遇到了他们。 这对于咱们来说这是一个好事,以前的那些圣贤们所追求的大同,说得应该就是他们。 陈平,这件事有你负责,把那些诸子百家专门研究经书的那些人全部集中起来,让他们到罗荒野去。 让他们看一看他们所描绘的大同世界,看一看他们所追求的大同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同? 如果他们追求的是这样的,就把他们留在那些部落里面,让他们跟着大同去。 成天吃饱了没事,唧唧歪歪的写那一些经书,极度的描述让人向往的世界,那就让他们向往去。” 陈平听了之后呵呵笑道:“家主,这活我最乐意干了,我这就找他们去,先找那几个蹦的欢的。 成天讲述美好世界,人人极限平等的那些家伙们去。让他们跟着这些部族的人们生活去。 让他们继续去研究去,看一看他们能够研究出什么结果。” 秦风听了就把那个奏章丢给陈平:“这件事你去处理去吧。” 随后秦风发出了诏令,让苏定方他们不要打扰这些人,既不给他们帮助,也不干扰他们的生活。 就让他们保持他们的生活习性,作为诸子百家研究的一个蓝本。 苏定方和马汉得到诏令之后有些疑惑,虽然疑惑,还是让那些跟随他们的林中人向鬲昆部落传达了他们的意思。 意思非常简单,你们该怎么生活怎么生活,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那些本来忐忑的鬲昆部落,这才从惊魂之中镇定了下来。 林中人的语言和这些鬲昆部落的语言是能够互通的,或者说他们能够交流。 鬲昆部落得到了保证,又开始他们安静的原始的生活。 而苏定方和马汉则给他们划定了一个很大的生活区,这也是他们一直生活的区域范围。 这些地方外围设立了标识,大秦人、林中人不得进去干扰他们。 随后大军开始继续向西前进。 秦风之所以派遣苏定方和马汉两个人保护这次大迁徙,就是因为两个人比较老成持重。 和翁仲、屠雎这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将军不一样,这些人持重稳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这对于平定整个罗荒野来说才是重中之重。 秦风之所以没有让屠雎和翁仲使用大军横扫整个罗荒野,那就是因为罗荒野情况复杂。 森林之中不只是丁零人,有各种不同的人,他们都有自己原始的生活。 这些人其实秦风是不想伤害他们的,也是大秦所需要的人口补充。 如果让屠雎和翁仲两个人率军,他们可是不管什么怀柔的。 双方相遇之后,由于语言不通,肯定会出现矛盾,而大秦的锐士对于这些罗荒野原始的族群来说,实力那是压倒性的。 无论屠雎和翁仲都不是好脾气,都是主动极限自卫。 只要这些原始部族的稍微有一些反抗的心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举起战刀。 那么整个罗荒野真的就出现大斩杀,没有原始居民的罗荒野,大秦人想要生存会困难好几倍,至几十倍都有可能。 毕竟从长城以南迁移及过去的那些人,对于这个极寒之地的寒冷并没有什么印象,更没有怎样抵御这些寒冷的经验。 既然对这些人进行培训的人也不见得经历过这种极度的寒冷, 培训是一种教育是模式化的教育,师傅都不行,徒弟就可想而知。 而有了这些罗荒野原始居民融入到其中,只要利用好了,倒是可以迅速的稳定这一种局势。 迁徙的大秦人生活固定下来之后,苏定方、马汉军继续向西天地。 再向西就是金山以北,金山以北也叫黄金之地,秦风给那里起的名字叫做黄金山。 那里的确有很多金矿,大军到了黄金之地,首先就控制了那些地方。 这个地方因为有丰富的矿藏,直接就算是国有,而跟随过来的这些大秦人会成为这开采金矿的工人,在这里采集黄金。 当然也有不想参与黄金采集的,那么就可以开发土地,在这里种植、放牧,为这里的工人里面提供生活资源。 那些放牧、耕种的人也属于开发者,可以拥有100年的土地使用权。 这对于那些迁徙的人们来说就属于双向选择,成为工人之后可以得到的工资。 可以有足够的生活保障养活一家人,而且还会有养老金……五险一金。也就是说工资低生活则比较稳定。 而那些开荒的人都是不一样了,他们的工作具有危险性,风险比较大。 或许在某一个地方血本无归,或者茫然之间暴富,危险与机遇是并存的。就看个人怎么选择。 当苏定方和马汉到达黄金之地的时候,秦风陈平已经把那些诸子百家研究经典老学究全部召集起来,把他们送上了北去的列车。 这些人到了北海城后,就有李淳风等人押解……护送他们到鬲昆进行学术研究。喜欢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笨蛋萌物的觅食计划 星际种田养娃日常 末日:灵植师 我抢先了灵气复苏 我在破烂堆里捡宝物 从小破屋开始[全民求生] 想从老娘这里占便宜?门都没哟! 拐走失忆雄虫少将[虫族] 异界的二战精英们 这个仙尊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