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52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52(1 / 1)

“什么百二十回百回,我又不识字,看什么书,自去茶楼听去。林教头的故事说得好啊!” 苏州。 他第一次觉得楚棠的品味同自己如此相似。 李贽也难掩欣喜:“不知后世会如何看待这本奇书。” 但楚棠向来不按套路出牌——【在正式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点轻松的东西提提神。】 我们精神挺好的并不需要提神谢谢!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众人:…… 未央宫。 猛然吼一嗓子吓谁呢! 他们是听过后世的音乐的,《水调歌头》空灵清澈、《补天裂》凄怆悲慨、《易安难安》哀婉如泣,文辞也颇见文雅,而水镜里正在播放的这首却是豪迈高亢,像个振臂一呼的魁梧侠士在啸歌似的,唱的还是俚俗白话。况且楚棠先前也露过脸,怎么说呢,看着文文秀秀一后辈,听的竟然是这种曲子? 堂下的司马相如同样滞了一瞬,但他颇通乐理,经过一开始的错愕之后倒似被这曲乐感染了似的,跟着曲指打了几l下节拍,若有所思地说道:“节奏鲜明顿挫,是首好曲子。” “低俗!” 唐朝。 听着岂止是关西大汉弹奏铁琵琶,分明像老秦人击瓮叩缶、弹筝搏髀的架势。 更妙的是配上水镜里形形色色的人物,江湖豪侠之风扑面而来,他感兴趣极了。 白居易笑眯眯道:“大河向东流,起句俚俗却极有气魄,倒似是取意苏东坡的‘大江东去’,俗中有雅,好曲,好词!” 南宋。 听得他都有几l分想拔剑起舞了。 对俗文学接受极高的文人们比诸位前辈更能适应这样的曲词,苏州城中,金圣叹拍案击节应和,话里话外都是惊喜: “句末以一‘哇’字作节,一为成韵,二来也增添了慷慨之气,提心摄魄,与梁山好汉正是相得益彰!”李贽同样满意。奉天殿。 若当时听着这样的曲子,他必定会多砍几l个元军的人头。 楚棠并不知晓一首《好汉歌》跨越时空,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老祖宗强势洗脑,歌曲播放完毕,许多人还沉浸在快意恩仇的江湖气里,她清清嗓子道: “词质朴,曲名倒也相当质朴,大俗即大雅啊哈哈!”水镜下的白居易不吝欣赏。 李贽拊掌叫绝:“《好汉歌》,这个名字倒是十分相配。” 文人各自赞叹,而太极宫里的李世民却是神情微顿,沉吟道:“上梁山?” 北宋。 “莫非这歌里唱的好汉,实际是一群匪徒?” 楚棠切换ppt。 【水浒传》初名《忠义水浒传》,关于它的作者历来有些争议,有施作罗编、罗作、施作罗续等各种说法,也有干脆认为施、罗都是托名的,我们还是按照熟悉的说法,将之认定为是施耐庵所作。】 苏州。 他一边敲桌子一边为心爱的小说正名,又想起坊间流传的百二十回本、百回本,心里愈发觉得不满:“不行,我要为水浒评注,好教天下人知晓,前七十回才是真正的《水浒传》!” 这背后一个是时代原因,另外就是文化环境使然了,在传统观念里戏曲小说都不够正统,虽然颇受民众青睐,但在正统文人眼里则难登大雅之堂。】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忍不住露出微笑。“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是上了后世的教材,水浒等书更是被后世称作四大名著,名著诶!四舍五入不就是 一时间,许多小说家的头都昂得高高的。 施耐庵暗暗下定决心,完书后一定要将自己的名姓标得清清楚楚,不给后世学人增加无谓的困扰。 当然,激动之余他们也有一点小小的酸涩。 罗贯中颇有些幽怨,他曾与施耐庵有师徒之谊,自是十分佩服老师才学,但是他觉得……自己写得也不差啊!他一点也不怕被正主看到了公开处刑,真的! 曹雪芹不无艳羡道:“我书中的一众灵秀女儿若是也能见于后人耳目该多好。” 罗贯中:! 曹雪芹:! 苏州。 清朝。 另一边,蒲松龄认真思考:后人是否爱读志怪传奇呢? 曹操啧了一声没好气道:“《三国演义》原也上了教材,怪不得那周瑜在后世眼中落了个气量狭小的名声。” 腹诽一阵,他转而道:“小说者,稗官野史之言,班固作《汉书》,《诸子略》中录十家,将小说家记于最末第十,又言可观者九,小说自是末流。然后世竟将小说之作列为名著,还选入教材与诗文经典同列,供天下学子研读,其思其虑,当真是不同寻常。” 上首的曹操听着儿子讨论也不觉点头,接着道:“先前楚棠不是说子桓作过志怪么,子建啊,我听说你也曾诵俳优小说千言。这罗贯中编造的《三国演义》既是名著,又选为教本,你二人应是不会比他差的吧?” 难道诗文被传诵还不够吗! 早知后世有四大名著之说,不妨还统统入了教材!一众文人惊讶不已。 “先前楚姑娘曾提及,后来的有识之士尝试用小说启发民智,那小说岂非亦有教化之用?”元稹接过话头。

最新小说: 星际相亲养娃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小鲛人被暴君听见心声了 万人嫌摆烂任宠[穿书] 捡到情敌大佬后真香了 结婚后发现老婆是勇者 咸鱼哭包在边关开饭馆后 在御兽世界开动物救助站 血税 本命剑也要修罗场吗[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