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再次移向朱棣,老朱还是有些不得劲:“明日早朝把你这些时日做的汇报一番,让诸位大臣听听。” 【李治干得也很好,二凤眼光还是准的,没有选李泰。李治仁德又有能力,没参与哥哥间的明争暗斗,结果直接躺赢,还干出了个永徽之治,附带武皇和李隆基。当然,李隆基后面很难评。】 李世民有些迟疑地接受信息:“意思是,与承乾争夺太子之位的是青雀?” 其他人立时豁然开朗,长孙皇后几乎瞬间就明白过来,眼泪又要往下涌:“二哥对青雀喜爱有加,想必是这些荣宠让他生出了些不该有的心思,青雀糊涂啊!” 他说得谨慎,李世民哪有不明白的。当年奚齐因母而得宠,太子申生由是觉危。长子可器,幼子可爱,但爱重他子超过太子,受宠之人难免生出二心,这么简单的错误他怎么会犯呢? 他摇摇头,有些受打击。 她软语温言,又存心借着楚棠的话哄他开心,李世民心下感动,握着长孙皇后的手点头:“多谢观音婢,只你知我难免疏忽,所以你一定要保养身体,好好帮着我看着这些孩子。” 长孙皇后笑着应下,纵然天命难违,她也要为她的丈夫,为这些孩子再搏一搏。 太极宫岁月静好,另一边却没有这么轻松了,刚刚带头责问李治的李泰孤零零站在中间,其他人将他团团围住,齐刷刷异口同声:“原来逼反太子大哥的是你!” 热闹竟是我自己。 李治眨眨眼默默退出一步,他要去找父皇和母后。 还好还好。 一直沉着脸的刘彻眉头也松开了几分:“这继立之君不错。” 汉初。 什么巫蛊之祸血流成河穷兵黩武民乱四起,这不是活脱脱的亡国之象吗?!刘彻这小子,能干是能干,折腾也是真能折腾。 听完后朝事的嬴政真心实意地羡慕了,人家的王朝动乱、太子遭劫总有能干的儿孙跳过这副担子绵延国祚,怎么大秦就……来了胡亥这么个废物? 【可惜始皇帝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长子扶苏本来就不能完全令他满意,横插一脚的胡亥又是个败家玩意儿。政哥:一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看得闹心! 嬴政深深地看了一眼跪伏的长子,扶苏确实不类他,但他是长子,又仁孝刚毅,嬴政确实对他寄予厚望,不过显然,未来的扶苏没有长成他所期待的样子。嬴政是当真觉得心累了,别人的儿子各个能干,怎么他就连个合意的继承人都选不出来? 猝不及防又被cue到的李世民:“朕……魂穿胡亥?” 【倒也不止穿成胡亥,还有穿成刘禅赵构堡宗等的,都是一样的剧本。二凤:一个在同人文里魂穿不同昏君挽救各代江山的天选工具人明君。】 震惊之后李清照率先笑了出来:“是说太宗皇帝的英魂返生到秦二世等人的身上了么?后人的想法当真有趣。若是太宗陛下,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当真是俨然可望了。” 那样大宋怎会有靖康之耻、偏安之难? 对唐太宗推崇备至的杜甫也有些兴奋:“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太宗陛下之功绩世所公睹!” 晚唐。 杜牧凭栏极目怅望,若幻想当真能实现,他也真希望太宗能降临本朝,一肃侈迷衰颓之风。 一众臣子纷纷笑开:“陛下之贤明,百代共望,这是大唐之幸、臣民之幸!” 身负殷殷的李世民既觉荒谬又忍不住胸中激荡,世人认可他,予他种种期待。他明了玄武门之变自己或难逃诟訾,故而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唯恐德行有亏,致天下谤怨。况丈夫生于天地,但求俯仰之无愧。君者公器,万民在肩,不可不慎,所幸他并未辜负。 想到楚棠先前的话,李世民又是叹息。于治国一道他或许尚有心得,但在教孩子上,饶是他也要头疼哦! 三国。 他的好儿子别也是个秦二世吧! 嬴政沉默了一下,自家能堪大任的儿子,竟然已经匮乏到需要借后世帝王荒魂转生的地步了吗? 刘彻咂摸着有些不是滋味:“朕也不比李世民差吧!” 不知何时进来了的司马相如忍了又忍,到底还是耿直道:“变成胡亥,需呼始皇帝为父。” “滚出去!” 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再一次骂自己多嘴。 冯梦龙连连呼妙:“魂魄寄生惝恍奇幻,后人果有奇思妙想。早知如此还要什么唐太宗夜骂李隆基,完全可以写太宗寄魂玄宗帝啊!” 另一边。 他说得平平似是自语,哪知一旁的好友吓都要吓死了。 他一把将人拉到僻静处,压低声音认真告诫:“君正国昌,所以代代盼得圣明君,贤明之君自可救世,怎么能说君主是……是……” “那……那也是有明君的啊!” 李贽沉沉断语。 【但是历史不做假设,它自有其发展规律,特定的历史人物应在特定的时代发挥特定的历史作用,所以如何意难平的畅想也只能是一种玩梗的畅想。 楚棠感慨着,听得分明的众人若有所思。未来只会是今天的未来,后人坦然接受一切历史的选择所铺就的轨迹,纵有血泪,不改豁达。他们忽然生出一种欣慰的骄傲,这是华夏的气度与明哲。 明朝。 晚唐。 果然偏题只有一次和无数次。 【可今天的我们,仍然有必要听一听千年前的理性的声音。诚然如杜牧所说,百姓确实不敢言,但他们当真敢怒,于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咸阳宫。 一旁的蒙毅同样愤愤:“当年王翦将军破楚尚不曾焚烧楚宫室,项羽小贼简直丧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