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22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22(1 / 1)

【辨析完这些词的不同含义,我们不由得思考一个问题。抛来也好,抛给也好,送来也好,都是不怀好意、不能接受的,鲁迅先生真正提倡的是“拿来”,所谓“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他的中心论点。 话音刚落,没想到朱元璋率先坐不住了,他啪地一下站起来叫道: 拿来主义5 朱橚和自家老爹站在统一战线:“若不是前面这闭关、送去、送来的,我们哪能知道后世有那么多闹心玩意?” 朱樉义愤填膺地点头:“不然我们怎么知道异邦诸国觊觎华夏竟至做出这等猪狗不如的事!” 没有人听到这些会不气,华夏是他们的华夏,后人是他们的子孙,自家人被人闯进门来打,这是往他们心上戳刀子! 南宋。 唐朝。 他叹息着,言语间是难掩的敬佩。新文学之人,缘何如此多殷忧之士?韩愈这样问,其实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另一边。 刘禹锡颔首对好友的分析表示认同,随随即又忍不住发笑,调侃道:“我怎么觉得,子厚你说的,就是楚姑娘稍后要讲的内容呢?” 犹自咀嚼文章的柳宗元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 柳宗元:“循循善诱,夫子之道……” 识破套路之后,代入感忽然就不那么强了呢! 那么,他又是如何阐述“拿来”的呢? 楚棠一口气在课件上列出了四个问题,这就导致没有地方放原文,不过问题不大,不少人早已将文章抄了下来,此时正好低头看自己的手抄本。 惯常出题的欧阳修浏览完后点了点水镜中的问题,兀自唇角带笑:“既问‘大宅子’喻指何物,下句又明言‘文化遗产’,岂非有提示答案之嫌?” 答案都送到明面上来了。 当然也有人心存疑惑:“因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那这‘大宅子’难道是说往圣先贤之文化遗产?但前面说的不是异邦文化么?” “啊……赘婿啊……”那人脸露尴尬,显然是难以接受。 陆龟蒙和皮日休读罢纷纷忍俊不禁:“孱头、昏蛋、废物,这鲁迅的当真尖利。” 太极宫。 书中常说春秋战国之时礼崩乐坏,依他看,鲁迅所处的时代也不遑多让。 楚棠一边说一边放出了新的表格。 这个表格和前面做过的三个主义的形式类似,众人已经很熟悉了,纷纷开始抢答。 他猜测着,一番话引来上首的刘彻一声冷哼。这也怕那也怕,畏畏缩缩哪还有点天朝上国的风范? 李白也来凑热闹:“勃然大怒,一把火烧光,这是既不要异邦物什又不要古之遗泽?这未免也太过极端了。” 去古而禁外……李白难得地冷下脸: 北宋。 这废物骂得可真恰当。 【根据文段可知,一共列举了三种态度,分别是孱头、昏蛋、废物,至于它们各自的表现课文上都有,我就直接展示出来了。 废物不分好坏全盘接受,是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体现,这是一种典型的投降主义。】 众人有些惊了。 嬴政抿着唇满脸冷意,他不相信异邦未开化之地还能比得过大秦。 李世民同样难以接受:“朕素来只见域外诸国慕大唐之盛,没听说过唐人崇突厥的啊!” 刘彻的脏话在嘴边打了个圈又生生咽下,没好气道:“全盘西化,难道还要把自己变成洋人不成?真是出息!” “枉为华夏人!” 这时候的刘彻反倒冷静了下来,斜着眼睨了过去,皮笑肉不笑道: 嗯? 陛下这又是从何说起啊。 陛下可真会学以致用啊!这帽子扣得丝滑又自然。 朱元璋烦躁地在殿中走来走去:“这异邦到底……”他顿了顿,咬牙,不情不愿地吐出后面的话:“强盛到了何种程度,才让后来的华夏人趋之若鹜?” 朱棣的脸色也很不好:“八国联军侵华,说明其时许多国家都已强于华夏。臣服……于强者……”朱棣这话也说得颇为艰难: 根据钦天监对后世历法的测算,80年代应该是1980~1990之间,距离楚姑娘不过四十多年,距鸦片战争则有一百多年,难道说这百年间,崇洋媚外之人始终存在?!” 一旁的朱标跟上弟弟的思路,面色凝重地补充道:“楚姑娘亦曾提及,西方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众人也想起来了,心顿时又沉了几分。当年屈辱,祸患竟延及数代。可观楚棠如今姿态吗,自信从容侃侃而谈,无有崇洋媚外之态,又不曾有他国阴影下的谨小慎微与惶恐,可见邦国昌明。 【那么,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呢?大家继续看第九自然段,这一段中的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实际上又各指什么?对其应该持何种态度?】 “鱼翅为珍肴,该是精萃之物,需得承继吸收。”冯梦龙为这个做法点赞,同时觉得自己整理编写民间话本、山歌正是处理“鱼翅”的体现。

最新小说: 星际相亲养娃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小鲛人被暴君听见心声了 万人嫌摆烂任宠[穿书] 捡到情敌大佬后真香了 结婚后发现老婆是勇者 咸鱼哭包在边关开饭馆后 在御兽世界开动物救助站 血税 本命剑也要修罗场吗[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