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也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气,神情松弛了几l分:“好在没有惹祸。” 众人看向卫青身后的精瘦少年,神情或惊或喜。 【凯旋之后,汉武帝因为他勇冠全军,将他封为冠军侯,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小霍冠军侯称号的来源了。但这也只不过是霍去病传奇人生的开始而已,又两年,汉武帝亲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并命他率一万骑兵出征河西走廊。】 仿佛应和他的话似的,水镜里闪出一段视频——燃满烛火的屋内,一个看来像是汉朝装束的男子手执竹简说道: 随着他的话,镜头转到另一个中年男子身上,那男子叉着腰,一身玄黑团龙袍,头戴冠冕,剑眉斜飞,眼神锐利,语气顿挫而威严: 画面戛然而止,未央宫众人面面相觑,连刘彻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似乎是,将我朝伐匈奴一事,编成了百戏?!”颇通俳优之类的东方朔眼睛有些发亮,这百戏的排场不小啊! “那是陛下吗?好有威严好帅!” “管他是谁。”那人精神奕奕,盯着水镜里暂停的画面目露神往:“你们不觉得说这句话的陛下非常霸气侧漏吗?” 一段视频直将兴趣值拉满,西汉往事,帝王将军征战风云,这样的戏码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却已经有人在心里喊着再看一遍了。 和着静默的画面的,是楚棠的讲述。 又年,卫青霍去病率军出征,霍去病长驱两千里,追击匈奴左贤王部,斩首数万,并在匈奴圣地狼居胥山举行祭天仪式,所谓“封狼居胥,禅于姑衍。”从此,匈奴远遁,漠南再无王庭。】 武帝朝以后的还好,武帝朝及以前的朝代纷纷被这一番话震得说不出话来。画面中的将领征袍猎猎,比猩红征袍更耀眼的是那辉煌又逆天的战绩。 “好!好啊!好一个封狼居胥禅于姑衍,好一个漠南再无王庭。后世说得不错,去病,你真是上天赐给朕的神兵!” “谢陛下夸奖,去病并愿为陛下前驱,再来一次封狼居胥!” 汉武帝一声喝彩,看向霍去病的眼里是藏不住的喜爱。怪道他平日就喜欢去病,原来是上天赐下来的宝贝!刘彻满意极了,朕的眼光,真不赖! 高祖刘邦喜得一拍桌子,接连叫了几l声好:“霍去病,霍去病,这个冠军侯当真是勇冠全军!匈奴这帮家伙,朕可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乃公的后代,有骨气!” 虽然是武帝朝的胜利,但横竖是一家,这样的喜讯众人听着都高兴,所以殿中的大臣便喜气洋洋说着陛下洪福天佑大汉,大殿里热闹极了。 嬴政盯着水镜里的少年将军,回想着楚棠讲述的桩桩件件。坦白来说,大秦的将才不少,白起、王翦、蒙恬,各个都是转战千里的名将,但这个霍去病……年轻得让人嫉妒了。 帝王眼馋将军的战绩,其他人侧目与于将军的风采。楚棠选择的是历史剧《汉武大帝》的片段,制作精良,演员帅气又贴脸,挑的也净是高燃剪辑,直把人看得热血沸腾,一不小心,小霍将军在各个朝代圈粉无数。 他的话惹得众人竞相附和,可也有有识之士沉默地摇摇头,眼神忧虑。大宋,难道没有自己的冠军侯吗?他们缺的,岂止是饮马翰海的将军? 未央宫。 卫青沉稳地垂首谢恩,余光瞥向身旁的霍去病,想到“千里奔袭”之类的字眼,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 这段时间不是正在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吗?这个“带”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相关的解读视频,一带一路建设确实惠及了周边许多国家,感觉隐隐有点重新构建世界经济格局的意思。当年征伐,打出华夏脊梁;今朝赓续,再谱复兴华章。我们享受着前人之惠,也将带着他们,一起前行。】 有前面的讲述打底,精明的帝王早已知晓这世界上不止华夏一个国家,也知道了对外沟通的重要性。刘彻正为这事发愁着呢,楚棠这段话简直是给他送枕头了。他略一思索,开口道: 他心念电转,已然从楚棠的话里推出关节,迅速下令:“传命,派人马乔装入西域,务必找到张骞。” “那也要找!”他不容置疑,威严的目光环视堂下众臣,沉声道: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共同拱手,齐声道:“陛下圣明!” 唐朝。 长孙无忌点点头:“大唐同西域诸国联系本就紧密,主要是海外诸国,陛下的意思,是眼下的人,还不够?” 虽然如今的大唐毋庸置疑是世界格局的顶端,但谁会嫌自己的影响力大呢?他琢磨着楚棠的话,想看看是否能借鉴一一。 由于被透露了永乐盛世,近期处在不尴不尬又隐隐被老爹考校状态下的朱棣迟疑了又迟疑,最终下定决心似的向朱元璋说道: 【好了,永远在跑题的路上,我们来把话题掰一掰。】 得知自己拥有卫、霍双璧的汉武帝更是满意得不得了:“没关系,这样的跑题朕喜欢,下次多来点。” 嬴政抿着唇目光深沉,是后世文人写秦的太少了吗?怎么跑题就是跑不到大秦? 辛弃疾又灌下一杯酒,摇摇头苦笑:“汉武傲骨,卫霍争功。见了冠军侯之功绩,更见国朝窘迫……” 汉武傲骨,这不是指着官家骂吗! 北宋。 【自霍去病之后,封狼居胥成为武将的最高目标。这样的功绩当然让人眼红,宋文帝刘义隆就是这样一个有梦想的人。】 刘裕回过味来了:“车儿怎么是文帝?” 荆州府的刘义隆也懵了一下,他?宋文帝?! 脑补了一出兄弟阋墙煮豆燃豆萁的大戏。 刘宋。 堂下侍立的徐羡之等人心头一惊,脸色也慎重起来。 当谁读不懂诗词啊! 王玄谟:草……草包?! “混账东西!” 荆州。 “王玄谟,真是个草包!”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