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60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60(1 / 1)

老妪解其意,文人解其法,诗之于不同人,所获自然不同。 【这几句里,诗人引珠落玉盘、急雨、私语作拟,显然是用到比喻的手法,更进一步说,珠玉相撞、急雨敲瓦、私语窃窃,都属于声音,所以在这几句里,白居易采取的手法是以声摹声,这一点大家要记住哦! 间关是形容鸟鸣声婉转,着一滑字赋予形象,可见流利;幽咽,形容乐声梗塞不畅,难,指乐声在冰下滞涩难通,俱是形象可感的,这叫以形写声。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发现没有。】 正听到兴头上的人一愣。倒是曾经被当作对照组的李益反应过来了: 他还能举出例子:“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不正是如此么? 【是的,珠玉之声、间关流莺、冰下泉流,这种生发联想的描写方式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可以说是有唐一代诗人总结的音乐描写经验,大家都这么写,白居易凭什么得到这么高的赞誉,因为他更出名?那也是他写得好才出名啊! “冰泉冷涩弦凝绝”,冰泉之下温度过低,仿佛将琴弦冻住了似的,弦音受阻,乐曲不再像之前那样流畅,反倒渐渐停了下来。 而且,‘弦凝绝’、‘声暂歇’,这一段的旋律是停止的,音调低沉了下去,为什么会低沉?是的,弹奏者的情绪落下去了;为什么白居易可以知道她的情绪落下去了?因为他在凝神细听。 也正是因为凝神细听,白居易才能体味到余韵中的幽愁暗恨,弹奏者沉潜自己的情绪,听众体味到了这种情绪,他们一同沉浸在其中,所以——此时无声胜有声。】 李益语带感慨:“是啊,白居易写琵琶声,便好似当真将听曲的过程呈现在眼前似的,处处不离乐之本身,又偏偏造语平淡,朗朗上口,此后天下人诵他此诗,便似听了一支琵琶曲,琵琶声在他的诗里,活矣!” 终南山。 他的情感向来热烈而外放,听到兴起处,竟当真提着酒壶想要邀几十年后的白居易共饮似的。 他也举酒,拉住李白:“太白兄说得不错,今日能见得这般好诗,合该痛饮,我与你同饮!” 李白大笑,二人一同向着虚空举酒——白居易,同饮! “写错?”学霸苏轼表示很不理解,“幽暗相对,诗意暗合,这个字怎会写错?” 苏轼:……好吧,对后辈总是要宽容些,或许他们只是一时记不清呢? 琵琶行3 在幽咽暂歇之后,忽然,仿佛盛满水的银瓶突然碎裂,水浆四迸;又仿佛乘乘铁骑忽然从阵中冲出,刀枪齐鸣。琵琶是在马上弹奏的乐器,有兵戈之声,这一句的形容同样非常贴切。但最重要的是,发现没有,白居易故技重施了。】 他用上了楚棠惯说的名词,“乐声忽起本是无形,难以表现,但是白居易诉诸于图画——银瓶碎裂、刀枪相撞,则琵琶之旋律、节奏一齐跃然纸上,仿佛铮铮乐声在耳畔作响,白居易是在写乐曲本身!” 楚棠的讲解与王维的体味不谋而合,她接着往下分析: 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很久——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在乐曲最激烈的时候,在情绪攀到顶峰的时候,“刺啦”一声,所有声音都停住了,戛然而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朝。 刚刚他听着讲解,品着诗句,仿佛真的置身于浔阳江头,听到了那一场银瓶乍破、刀枪齐鸣的音乐,又在最后的裂帛声中怔愣良久,怅然若失。 白居易不知道弟弟心里在想什么,只失笑道:“我仿佛也听到了。” 自古以诗写乐难,现在,有人突破这个难关了,而这个人,是他自己。 未央宫。 司马相如:“陛下,臣不善音律!”琶。” 刘彻没好气:“朕早就知道了。” 难道大汉的文人当真比不上唐朝的文人吗?武帝陛下很是不心服。他摸了摸下巴,忽然道: 白居易写得太好了,他在诗里里听了一场,竟觉曾经所听之曲俱是索然无味了。 刘彻说得颇为随意:“大汉的乐工不能比不上唐朝的琵琶女吧。” 他们的眼神渐渐藏不住了,仿佛左眼写着“不务”,右眼写着“正业”。 “行了行了,《乐记》有言,‘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听音辨情,乐可以观风俗、知盛衰,朕欲晓周礼,设立乐府,采集民乐,以观风俗盛衰。” 刘彻不耐烦了:“怎么,《乐记》诸位没读过么?” “陛下所言甚是,‘礼乐之说,管乎人情’,‘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设立乐府、采风民间不仅可以观风俗之盛衰,亦可以教化万民,广施德政。” 刘彻终于满意了,轻轻颔首:“这件事司马相如去办吧。” 【大家会发现从影视的角度来看,这里其实是一个空镜头:船舫寂静无声,江中一轮秋月,这是第一次出现江中秋月了上一次出现是在第一段的结尾:别时茫茫江浸月。两次写月,是不是重复了?】 明末评论家唐汝询闻言立即答道,他五岁即双目失明,是靠着听父兄读书施教,才略有其才,他对唐诗颇有研究,正在编纂《唐诗选》,品评诸家,白居易是唐诗大家,如今听到相关问题,他自然难掩激动。 ——熟悉的阅读理解又出现了。 他直接用上了白居易的诗。 她接着分析了一遍,所言与李白回答大体不差,最后道: “听到了吗?看完水镜赶紧把它背下来!” 小院里,白行简认真对对面的白居易道:“兄长,背熟。” 他,三科登第,难道还背不会自己的诗? 我党早期有位干部,叫瞿秋白,也是党内早期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他出身书香世家,却毅然背叛阶级投身革命,既主持过政治工作,又能在文化战线上执笔投木仓。 瞿秋白和迅哥儿是好朋友,给鲁迅的杂感集写过序言,他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进行援救,得知他被处决的消息,迅哥儿叹息良久。 “又是一位义士。”

最新小说: 星际相亲养娃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小鲛人被暴君听见心声了 万人嫌摆烂任宠[穿书] 捡到情敌大佬后真香了 结婚后发现老婆是勇者 咸鱼哭包在边关开饭馆后 在御兽世界开动物救助站 血税 本命剑也要修罗场吗[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