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悲哀苦难,而且真正找到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人是复杂的,我也希望大家以后面对课本上的人物,不要随意贴标签,你可以不认同他的人生选择,但要尽量公正地看待。 随着熟悉的结束语出现,水镜上的画面暗了下去,三个粉色图标出现,众人已经熟悉这套流程了,纷纷抬手点上那个大拇指图标。陶渊明想起最后看到的那段话,眼角隐隐渗出水光: 他只不过是一个晋室遗民,愚拙到与时世格格不入的老头子,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不能保全,如何能算得上古今诗人里唯一能直面人生痛苦并找到解决办法的人呢?这样的赞赏,他受之有愧啊。 家徒四壁、环堵萧然,甚至有时还要出门乞食,兄长只剩下三载光阴了啊!想到这里,他心中又是一酸,接着道: 说着,拿出一个小囊来,放到他的手上。 “兄长放心,延之会争取,再与兄长在寻阳,把酒言欢!” 如何会良友,好酒与秋菊。如何别良友,殷殷一片心。 操作完水镜的刘彻将目光扫向底下诸位臣子,吩咐道:“水镜里的时间,要想办法搞清楚,尤其是那个公元,到底是什么纪年方法。” 刘彻颔首,接着道:“再便是水镜里说的,科举,这事宰相与国子监的博学鸿儒商议一下,递个折子上来。” 卫青刚要说话,便有人出言反对:“陛下,用兵匈奴之事需从长计议……” 那人一下子冷汗就冒出来了:“臣不敢,不敢,只是攻打匈奴,兹事体大,那五胡乱华毕竟远矣,我等还可谋划……” 雷霆一怒,群臣震恐。 未央宫中又开始了针对匈奴问题而起的争执,而另一个时空的咸阳却平和许多。 顿了顿,又补充道:“此事让扶苏与你一起。” 眼看这边吩咐完毕,蒙恬有些迟疑地说道:“陛下,那些方士……” 就算打趣,为什么偏偏要挑丹药,还说会吃死人,这和那句“嬴政梓棺费鲍鱼”会有什么关系吗? 大明宫。 李世民想起楚棠布置的作业唇角微勾:“设计雕像,拟渊明答曹操,这后辈的作业倒也新奇。上次始皇交作业,后辈提醒他勿食丹药,想必交得勤了,那后辈眼熟,说不定会透露些其他信息?” 李世民深以为然:“观音婢所言正是。” 说罢,眼中的促狭几乎隐藏不住,李世民忍不住扶额:“观音婢就别取笑朕了,后世女子,当真口无遮拦。” 曹营。 不管他们三方怎么斗都可以,司马家一定不能上位。三家归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一个都不能发生! 几日后,大唐。 白衣人微微欠身,自有一派落拓风度:“白知晓,多谢公公。” 李白对当今圣上观感不错,纵然初入长安时昏暗的官场给他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他相信,高位的天子必然能明断是非,而他也会协助明主,济苍生而安社稷。 李白眼中是阻挡不住的奕奕光彩,他将诏书收好,准备去贺知章府上拜会。 自己此次能得皇上召见,多亏了这位贺监的引荐,于情于理都要去拜谢一番。况且贺监诗酒风流,与自己的脾性很是相投,纵然二人一位显贵一为白身,但这却不在李白的考虑范围之内,平交王侯,俯视巢许,区区俗礼,干他 正欲出门,空中光华一闪,沉寂几天的水镜忽然动了。李白的步伐生生停住,心中隐隐有所期待,楚棠这次,又会讲到哪篇……课文呢? 未央宫。 镜头推进,一身宫装的丽人在花色中翩然起舞,广袖长舒,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粉面娇花,相得益彰,众人的目光不由得被吸引了。 一舞毕,佳人盈盈下拜,一身团龙服的帝王亲手将她扶起,引她来看栏外花色: 唐朝。 长得也不像啊!! 兴庆宫。 杨玉环的脸上浮现三分娇色,柔声道:“镜中人物同陛下与妾身的长相截然不同,不知是何种手段。” 大明宫,李世民与几个大臣面面相觑。 李世民的脸色有些不好:“与妃子玩乐,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我大唐天子?这莫不就是那个亡国的昏君?” 这便是他交作业的“奖励”么? 领花笺而出的李龟年很快便回来了,他身侧跟了一个白衣的男子,男子身形潇洒,即使面对君王仍旧不卑不亢,欠身拱手,口称李白。 他看了看水镜,又看了看刚刚受领的诏书,这里出现的,是自己为官之后的事么?只是为何却是为贵妃写诗,这和自己料想的,似乎有点不一样?! 至于李白会名传后世这种事,杜甫根本没有意外,若李诗不传,整个大唐的诗文便都不必传了。 已经班师回朝的曹操若有所思:“这李白,莫不是个东方朔、司马相如一般的人物?” 侍坐一旁的曹植颇有兴致:“司马长卿文采繁华,不知这李供奉与他相比如何?” 文人相轻,自古亦然,曹操心里却是想着,等写出来了他要品鉴一番,看这诗比起自己作的如何。 李白眼中一闪而过的失望,随即漫声道:“臣作诗,需佐好酒。” 李白摇头:“非也非也,以酒辅诗,方有好诗,臣请好酒!”君王笑了起来:“好,朕的宫中不缺好酒,高力士,给李供奉上酒!” 接着,他似乎是嫌酒盏太小不够尽兴,索性弃了杯盏,就着酒壶痛饮,衣衫落拓,满脸不羁,醉意迷蒙,他的眼前似乎没有那至高无上的君王,只沉浸在自己的杯中天地里,潇洒似仙人。 他携着酒壶往那园中榻上一躺,语气带着浓浓酒意:“诗有何难?高力士,给爷脱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