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6章 不胜其烦
听到李景孝说,今后每个月让二叔服用一粒九玉露丸,众人心里果然暗暗松了口气。
至于‘能撑多久,全看天意’的话。
二叔自己都觉得,多活一月都是赚。
等李景孝拿出九玉露丸,让景熙端水,亲自服侍二叔服下。
只是几十秒,二叔的呼吸都舒畅了不少。
可实际上,他的血条上限,再次下跌了不少。
正常人血条100的话,二叔现在应该只有六七十。
下次再病发,又会下跌十点、二十点。
强行用九玉露丸补血,不过是在拖延时间而已。
而相似的话,楚向前两三个月前,已经和二叔、二婶,景熙他们说过。
所以一家子的接受能力,倒是挺强的。
等二叔去休息,刚一起吃了中午饭的李景孝,直接拒绝留下来用晚饭的提议。
下午一点多,就带着媳妇和宝珠、瑞珠回了自己家。
景熙她们三个,还是让她们留下陪着二叔。
免得将来连游戏出品的药,都压不住二叔的病情时,再想多陪陪二叔,都已经晚了。
不过,过些天三姐妹想回大哥大嫂那边,李景孝自然也不会反对。
回到家,刚坐下喝了口茶,秦可卿就把小丫鬟赶出去。
坐在他身边小声说道,“官人,妾身觉得二叔还在世的时候,还是莫要和三个妹妹的舅父那边闹的太僵。”
李景孝不解的看向媳妇,回来的路上,他都想好了如何报复定城伯府。
秦可卿见自家男人,并没因为自己刚才的话而生气。
但眼里的怒意,却一直还在。
只能把劝解的话,稍微改了改。
秦可卿不仅不傻,相反还聪明的很,而且在她心里,自家官人就是她的天。
会开口劝慰,不过是担心李景孝一怒之下,做出过激的行为。
想了想后,才继续说道,“妾身不反对官人教训定城伯府。
但真说起来,我们两家其实没多大仇怨。
左右不过是些钱财和面子上的恩怨,惩治一番就行。
可若是因为这,就下重手,妾身担心今后亲戚们都不敢上门了。
而且将来有了孩子,孩儿们也长大了,姑爷都不好找。”
李景孝一听媳妇说,姑爷不好找,心里还奇怪为何媳妇就好找。
但转念一想,只要自己的权势还在,多的是姑娘想嫁过来。
而且公公护短,对媳妇和亲家来说,那是好事。
可姑爷嘛,有自己这个暴躁的老丈人在,确实没几个小伙子敢娶李家的姑娘。
无奈笑着摇摇头,可见秦可卿确实聪明。
几句话,就把李景孝心里的火气,打消了大半。
又听秦可卿继续说道,“而且定城伯这一代,已经不过是三等将军。
听大妹妹、二妹妹说,定城伯家中子弟多是膏粱纨绔。
过些年再去看,他家自己就彻底没落了。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官人在,多的是趋炎附势之徒,想着法的找他家麻烦。
官人只需坐着看他家焦头烂额就是。”
李景孝知道媳妇这话说的对,不过道爷有仇,立马就报。
不出口恶气,心里就不痛快,就没法好好修炼。
手却搂着秦可卿,在她脸上亲了下。
媳妇这么贤惠,有些事瞒着她,也省得她担心。
而且就和秦可卿自己说的一样,自己不用亲自动手,找几个关系不错的暗示几句。
甚至只是把贾蓉叫来吩咐几句,那小子肯定想着法为自己出气。
而且贾家的老关系极多,说是京城一等一的地头蛇,一点也不为过。
以宁国府和裘良的关系,贾蓉亲自上门,剩下的事,裘良就能包圆了。
笑着对秦可卿说道,“夫人说的是。”
说完,还笑着夸了句,“所谓家有贤妻,胜过良田千顷。夫人便我我那贤妻。”
这话听在秦可卿耳朵里,胜过无数甜言蜜语。
晚上,那是尽心尽力的伺候他。
隔天一早,李景孝晨练完,眼看已经8点了。
正想着要不要把秦可卿叫起来,一起吃早饭,还是让她多睡会,毕竟昨晚的战斗还挺激烈的。
却不想进了堂屋,就见秦可卿已经洗漱完。
从小丫鬟手里接过一柄木剑,一脸严肃的说道。
“官人,妾身今日要报昨日连输五场的仇。”
李景孝不由哈哈笑起来。
这次李景孝可不会打击媳妇的积极性,陪着秦可卿来来回回练习了一遍全真剑法。
这才笑盈盈的随手擒住秦可卿的手,拉进自己的怀里。
手被拿住,身体也动不了,在秦可卿心里,自然是输了。
连着练了三遍,李景孝拿到150点经验,秦可卿这才让宝珠和瑞珠上场。
在媳妇身上拿到的经验,比昨天少了。
只能从宝珠和瑞珠身上多拿点。
等到用早饭时,秦可卿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李景孝撇了眼输惨了,一脸没了斗志的宝珠和瑞珠,暗道老说真没说错。
快乐总是建立在别人的苦痛上。
用完了早饭,年初二自然得去老丈人家。
秦可卿带着宝珠、瑞珠去洗漱和装扮。
李景孝则看了眼自己的人物栏。
17级(1030/1700)
不老长春功-小成(338/500)
闪电奔雷拳-小成(246/500)
御剑术这几天没怎么练,才入门(46.2/200)。
再看看其他武功,李景孝站在院子的屋檐下,等着秦可卿时。
闲得无聊自然得做点什么。
想了想,从物品栏里拿出个馒头。
手指掐出一点馒头碎,揉成面团,手指一弹。
击中十几米外梅树上,打落一朵梅。
只是十几次之后,梅树上的梅越来越少,李景孝只能把目标放在了武器架上,红缨枪的红缨上。
眼看都快十点钟了,弹指神通也已经-大成(10/5000).
秦可卿才穿戴整齐,在宝珠、瑞追和几个小丫鬟的搀扶下,走出了正房。
李景孝穿的倒是简单,年三十宫里就给他配了侯爵服。
听夏守忠说,勋贵们不信市面上绣娘的手艺。
每年都会点钱,找内务府的绣娘,帮忙做几身新的重衣、长衫、披风等物。
所以夏守忠干脆取了一件极好的麒麟服,先让李景孝穿着。
反正公侯伯和驸马穿麒麟服,就不会错。
可李景孝一听就知道,勋贵们找内务府的绣娘做袍服,不过是变相的贿赂宫里的大太监而已。
虽然官员的官袍,朝廷会发。
但总有意外,官袍受损,就得自己找人重新做或者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