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喝彩,就连张泉、王大苗也忍不住站起叫好。 于谦有些惊讶。 朱文奎赞叹地看去:“着实厉害。” 想想当年孟尝君如果没有门客会“鸡鸣狗盗”这些特殊本事也回不去。 张泉拍了拍书,笑道:“你是读书人,想来应该清楚四大名著吧,这便是其中之一的《瀛涯胜览》。” 朱文奎看向于谦。 张泉看着面面相觑的朱文奎与于谦,皱眉道:“你们竟是不知?这可不行,读书人怎能不读四大名著?” 朱文奎笑道:“这《瀛涯胜览》我们倒是读过,著作之人名为马欢,是郑和大船队中的书吏通事,这书中记录了郑和大航海时经过的诸多国家,风景风俗,地理山川,国王语言、气候物产、海潮航路等等。只是,四大名著的说法,我们并不知情。” 于谦好奇地问:“那前面三本是?” 朱文奎、于谦连连点头。 但实事求是地说,当年这两本书面世之后,只不过在一些大城之中“畅销”,像是金陵、苏州、杭州、开封、徐州等地,在一些府县里面,都没多少人买书看书,更不要提销售。 自进入建文朝以后,国子监率先改制,引杂学入国子监,随后将这种改制推广至府州县。与此同时,朝廷还在大力发展文教与扫盲事业,每年投入在教化领域的钱钞已然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儿子读书,老子扫盲,让民间识字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经过十多年,尤其是最近五年的教化,民间百姓中已出现了不少能识字读书之人。 原以为发展到这一步需要再过个十年八年,不成想在这沧州小地方竟看到了市井文化的成长。 “耕田,哈哈。怎么,耕田就不能看书了?咱家伢子说了,不识字不读书,就会成为蠢货,做出蠢事。咱们虽然是苦哈哈的老农,可不是苦哈哈的蠢货老农。” 于谦连连点头:“没错,世人都应识字读书,唯有如此,学问方可代代流传。读书人多了,聪明人也多,聪明人多了,国子监便能研究出更多的学问,大明能更强盛。” 张泉拍手:“皇上说得对极,若不是皇上这些年勤勉为政,力推扫盲,咱也不敢想自己竟也能看看这小说。说起来,这大海之上的故事可太多了。听说这马欢也跟着船队去了,不知道这次回来会带来什么故事……” 朱文奎想了想,说:“按照最初的计划,他们应该会在这个月碰面,如果顺利,此时说不得在返航之中。” “呃,这个,听先生们说起过一些。” 说书的老刘恶狠狠地看向张泉、王大苗,没看自己正要说“袁术死”呢,马上要赏钱呢,你这一嗓子下去我还怎么吃饭…… 沧州,中华书局。 丁广河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中华书局直属皇家产业。 丁广河有幸见到太子,还是在迁都之后的第一个除夕日,皇帝朱允炆与太子朱文奎同时现身英烈广场。 这也意味着大明王朝的除夕日被定为拜祭日,无论身在何处,都需要去就近的英烈碑拜祭一番,然后才是迎接元旦新年。 太子虽未成年,可其表现出的对贪腐欺民官吏零容忍的强势与威严令无数百姓欢喜。 朱文奎虽然不认识丁广河,但看他紧张与恭敬的神情便明白过来,笑着安抚道:“孤来这里不是找你麻烦,将书局的账册拿过来就好。” 朱文奎微微点头。 朱文奎抬起头看向丁广河,问道:“哪两本书?” 朱文奎微微皱眉。 只听说胡濙在研究医学,准备写医书,没听说过胡濙还写国子监监生的书啊。 比如商学院的周忱,这家伙在西疆省苦干多年,为丝绸之路贡献很大,直升户部侍郎。比如刑部侍郎王淮,早年间在国子监也是一等一的人才。人的名字。 人物,精彩的故事,蕴含的道理,要成为这种人应该具备的能力。 朱文奎看向丁广河,问道:“这书多少钱,百姓能买得起吗?” 朱文奎笑了。 于谦问道:“这里的百姓每年大概有多少存余?” 朱文奎点了点头。 百姓有了抗灾能力,朝廷稳定的基石便铺好了。 通济门外。 宋远扯着嗓子喊道:“清山装配厂,要三十人,长期做工,一旬八百文,一旬一结。” “有没有去玻璃厂的?” 于谦站在人群之外,看着热闹的场景,皱眉道:“出了好多不曾听闻的行当。” 父皇曾说过,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会进入另一个阶段的,或许政治体系不变更,但经济体系会先发生变化。有一个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东西,会伴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无可阻挡地出现在大明。 这些年来,金陵、苏州、杭州等地,早就出现了这种雇佣市场,只不过远没有眼下如此热闹,那时候也没有出现那么多的厂,更多的是一些纺织作坊。 朱文奎听朱允炆说起过资本的可怕,知道资本的逐利本性,它可以让人过得好,也能让人死无葬身之地,它可以成就伟大,也可以让伟大沦为渺小。 时代的潮流是不可能逆转的,唯有顺势而为,善于使用,才能确保一切力量为朝廷所用。 好事。 没敌人可收拾,想要延续与再创大明辉煌,就需要内治! 朱文奎看到了大明新兴的行业,看到了朱允炆曾描述过的可能,对眼前的欣欣向荣既是期待,也有所忌惮。 朱文奎点头,一扫担忧,豪情地说:“任它雷霆击空,我自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