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1 / 1)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徐州与宿州相隔不远,宿州遭了水灾,哪怕是宿州百姓怎么惨,灾害多严重,多需要人手,对面的徐州卫所军士只能干瞪眼看着。 这是一个军事问题,也是一个敏感问题。 可要是改天京师遭了灾,周围卫所哗啦啦带人来了,人家如果是救灾还好说,若是兼职干点皇室更迭的大买卖…… 朱允炆皱了皱眉,看向徐辉祖,道:“魏国公,你如何看?” 朱允炆微微点头,眼下也没更好的法子,便道:“既如此,便任命济南都司铁铉为定国将军,统调山东、河南、凤阳府卫所军士,各地若有灾情,驰援以救,不可贻误。至于济南都司,则调长兴侯耿炳文充任。” 徐辉祖、茹瑺退至一旁。 朱允炆问道。 朱允炆看着练子宁,此人虽也是都察院主官,但与景清不同。 朱允炆几次都想让景清回家,可又找不到其问题,也不好意思直接把人给辞退了,加上有个古板的人叨叨两声,也未尝不是好事,便忍了下来。 朱允炆看着练子宁,道:“讲。” 直言时弊,一针见血。 不是解缙安排的托? 朱允炆在国子监大辩论时,已经在思虑“考课”之事,原本计划安排在科举之后,只是还没等解缙提出“考课”官员,黄河、淮河一线暴雨,涡河决堤,怀远被淹…… 怀远知县被百姓打死,百官无一人为其喊冤。 练子宁认为朝廷官员经过洪武初期的严苛,中期的恐惧,晚期的忐忑之后,在建文元年彻底放松下来。 所谓的“纸醉金迷,贪腐横行,绝非一县”,朝堂之上,传荡着练子宁坚决的声音。 众文官员听闻之后,脸色都有些难看。 早在先秦时期,便出现了考课。 在这个时期,考核制度尚不完善,但其“三载考核”的方式,却被后世所用。 其一,诸侯王朝觐。 其二,天子巡狩。 战国时期,商鞅、李斯、吴起等变法,为了区别军功、更好治理国家,文官、武官制度逐渐建立。 “上计制度”,包含了户籍财政、治狱惩盗、宗室名籍、边戍状况、地理行政、劝课农桑等。 汉朝不仅采取“上计”,还引入了“刺察”,即刺史到地方巡查。 宋代设置审官院负责京官考核,考课院负责州县官的考核,一年一次小考,三年一次大考。在此时,明确了“四善”标准,即“德义有闻、公平可称、恪勤匪懈、清谨明著”。 文官考核? 朱元璋在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时,便认为缺乏考核,贪官污吏横行,是元朝灭亡的一大因素。 之后朱元璋一次次完善考核制度。 考满,考察。 你现在当了三年县官,可以到京城考满,接待你的不是吏部的官员,便是都察院的官员。 恭喜知县大人,不,应该是知州大人,或者是主事大人,总而言之,你要升迁了。 那也要恭喜知县大人,领取回任职地车票一张,回去再干三年知县吧。 那你完了,降黜之外,还可能附送南监三年游。 京察,顾名思义,只是针对京师文官的考核,按照朝廷规制,每六年京察一次。 听你吹牛。 你要先写一份报告,然后念给皇上听,说清楚自己今年多大了,哪里人,曾经干过什么官,拿过什么奖状,手里握着什么证书,懂不懂外国语…… 为什么古代京察时,高官都很安全? 对于五品及其以下的官员,京察 你没办法吹嘘自己,报告也不是你来写,而是“吏部会同都察院及堂上掌印”一起考察,如果你不幸得罪了吏部京察的官员,或骂过都察院的同僚,那京察的时候你就倒霉了。 所以吏部也好,都察院也好,在京察开始之前的几个月里,睡觉是最安稳的,因为这个时候,通常是没人会找抽的。 说到底,京察只是对付京官,地方官还是需要外察。 朝觐无需多说,进京述职。 朱允炆认为朱元璋设置的考核制度太过简陋,加上不喜欢听人吹牛,决定改一改京察与外察,统一为“全察”。 比如你是户部左侍郎,“全察”时,除了要写一份自我陈述外,还需要上级户部尚书、同级户部右侍郎,下级户部郎中拟写匿名陈述报告。 “全察”地方官吏,仍以“上计”为主,除上级、同级、下级陈述报告外,朱允炆还加入了“民风、民意、民情”陈述报告三个内容。 就在京师官员忧心忡忡,应对“全察”时,定远城封闭两日的县衙大门,缓缓打开,郁新大踏步走了出来,看着落日余晖,淡然地说道:“天,要黑了……” 黄昏,静谧。 两人走了过来,将宣纸拉成横幅,展示给众人看。 “朱元璋是恶徒,其子孙亦然如此!我等应心向莲花,以身入劫,以忠诚鲜血,推这世界一大变!为兄弟,为姐妹,为后世,为万万千千生灵,让我们杀官造反,开乱世,迎弥勒!”

最新小说: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纪晓岚:开局杀乾隆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神秘小小说宝盒 野欲!小娇妻被强权大佬亲哭了 再世倾城:医妃与权谋交锋 总裁的私人医生:偏执爱恋84天 回来的儿子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灵气复苏下的诸天长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