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1 / 1)

…… …… 虽然在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下令调整了俸禄,改年俸为月俸,可一年下来,相对洪武四年,也增加不了多少,正一品增加了一百石,从九品,增加了十石。 县令身体不错,娶了四个老婆,生了三个男娃,两个女娃,父母尚在,还请了两个仆人。这样一算,十几个人吃一个月,也吃不完那么多粮食,还能剩下九百多斤。 不。 开门一看,在六房、粮科、马科等干活的吏,负责站堂、看管、守卫、催科、抓捕的衙役,齐刷刷施个礼,然后拿出麻袋,问道:“县太爷,我们这个月的粮食呢?” 官吏,实际上是官与吏的组合词,两个字虽然经常一起出现,但从根本上来说,完全是两回事。 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与吏便彻底划清了三八线。 至于吏,那是下品,卑微贱业,即“下品无高门”。 官如大鱼吏小鱼,完粮之民且沮洳。官如虎,吏如猫,具体而微舐人膏。 其中,官是正职,为长官;僚是副职、佐贰,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 而吏,却是没有品级的,“不入流”,根本就没有朝廷俸禄一说。 后世经常有人说官僚主义,却从未有人说官吏主义。 惹知县不高兴的时候,都是直呼“狗吏”的。 对于这些胥吏,正统的官员是嗤之以鼻,呼来喝去的。 知县再怎么看不起胥吏,也是需要这些人给自己办事。 需要专门的人负责,而这些负责打杂服役的便是胥吏。 钱哪里来? 县衙的钱哪里来? 朝廷给多少? 知县回头看了看米缸,还剩下七百来斤,要不你们三十几个胥吏,搬走分了? 一大家子,一个月二十斤米,还过不过日子了? 再说了,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当官的三年就滚了,我们可是要世世代代留在这里的,还能饿死在这不成? 不贪活不下去啊。 几十家才七八十石的米,你让我们怎么活? 贪了,自己能活下去,孩子能活下去,胥吏能活下去。 只能盘削底层百姓,贪污受贿,能有什么办法! 毕竟,当官求的不只是自己要过好日子,还有父母妻儿子女。 没办法巧立名目了,也没办法随便征用民力了。 为了稳定朝局,稳定官吏之心,也为了一条鞭法、遏制土地兼并顺利实施,就必然需要改善薄俸制度,并将胥吏的生活考虑在内。 正一品月俸由八十七石,提升至一百三十石……正七品月俸由七石五斗,提升至十二石……从九品月俸由五石,提升至七石五斗。 新的俸禄编制,并不是简单的上浮五成,还需要考虑国家税赋收入,朝廷官员俸禄支出总量,考虑底层胥吏的生活状况。 朱允炆看着新的俸禄制度,眉头紧皱,问道:“胥吏五石,足够其日常用度吗?” 朱允炆盘算了下,认可了夏元吉的话,对黄子澄问道:“将胥吏纳入朝俸之中,增加了多少?户部能撑得住吗?” 九百万石! 除了官员,还得给宗室发俸禄,一年至少也要一百多万石。 每年兵部需要拿走三百石,这还是卫所制之下,军屯不需要朝廷供养多少粮食。而随着新军之策的推动,新式战法的研究,兵部的耗费将会成倍增加,暂且按八百万石计。宗室、官吏俸禄、军费三大项之外,每年还需拿出三百万石维护漕运,一百万石用作赈济所用,还有一堆杂七杂八的支出,比如赏赐、后宫用度、造船、建造宫殿、建造陵墓等等,至少也需要五六百万石。 如果要打个仗,征用三十万大军来算,来回四个月,至少也需要准备近八十万石的粮草。而为了支援这些大军,还需要准备三倍之多的民夫运输,而这些人也是需要吃饭的…… 哪里赊钱? 扣呗…… 要搞百强县、十优州府 朱元璋出身农民,认为农税越低越好,所以采取了三十税一的政策。而这个标准的确定,让大明王朝的税赋收入,始终没有办法突破三千三百万石。 到了天启年,朝廷税赋已缩水至两千五百七十九万石。 说来也惭愧,大明皇上就没懂经济的,也不敢轻易改革税制。 朱元璋将经济问题简单化了,也缺乏对社会关系与社会活动的研究。 虽然将胥吏也列入朝廷俸禄之中,朝廷会支出庞大的费用,但相对于他们施加给百姓的重重伤害,相对于他们占据而不上税的土地而言,朝廷如此做,是绝对正确的,而且,是可行的。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这些俸禄待遇,朕看可以,但朕有个提议。”

最新小说: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纪晓岚:开局杀乾隆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神秘小小说宝盒 野欲!小娇妻被强权大佬亲哭了 再世倾城:医妃与权谋交锋 总裁的私人医生:偏执爱恋84天 回来的儿子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灵气复苏下的诸天长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