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连忙回道。 两人继续走着,忽然朱允炆看到一旁一个提着食盒的宫女跪在路旁,便停了下来,问道:“你是哪里人氏?” “苏州啊,朕去过,你知道狮子林吗?” 宫女连忙摇头。 “回皇上,已有三年。” 朱允炆揉了揉眉心,对双喜说道:“去,派人把坤极叫来。” 朱允炆打开宫女的食盒,看了看里面,只有一些清淡的菜,便问道:“这是给谁的?” 朱允炆眯着眼,想了想才记起来有这么一位,貌似是位清婉独立的女子,自进入东宫之后就被冷落。 明代的外戚很委屈 事实上,不止是宁妃,还有贤妃,马皇后,其背后都是声名不显,非是富贵与权势之家。 仔细说起来,整个明代数下来两百多年,外戚不少,但外戚能混到干政地步的,却少之又少,相对于汉代的霍光、王莽,北周的杨坚,唐代的武氏家族等大腕级存在,终明一朝都找不到一个能比的人。 迎立后宫,以百姓清白之家为主。 明朝的外戚大部分都是低水平,也就是吃喝玩乐,走猫逗狗、自甘堕落的小氓流,像是大奸大恶,影响朝政的外戚实在是没有几个。若是专门弄个外戚展览馆,明代外戚估计都会委屈巴巴,连登堂入室的资格都没有…… 还没走到宁妃所在的钟粹宫,就有慈宁宫的侍女来请朱允炆。 亲娘。 朱允炆见吕太后伤心,便劝道:“母后,儿臣这不是好好的?放心吧。倒是母后,可不敢追思过甚。对了,儿臣知晓在北平有一高僧,改日将他召至京师,给母后说说佛法可好?” 朱允炆笑了。 德胜门旁,浣衣局。 这么晚了,也不准人吃饭,听说管事的女官是召入了宫,也不知道是不是上次浣洗的衣服出了问题,还是宫里有了恩赐。 卑微的宫女,只能卑微的活着。 二叔将自己卖到了宫里,可惜自己没什么钱财去打点,得罪了宫里管事宦官,最后被分到了浣衣局,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只为了一口饱饭。 可是,现在饭都不准点了。 不争气的肚子又一次响了起来,远处传来了脚步声,乔慧走了过来,左右看了看,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窝窝头,塞给了骆颜儿,道:“管事的入了宫,大灶也没开,今晚上怕是要饿肚子了,来,姐姐,先垫一垫。” “姐姐可别这么说,新皇登基,早晚会有恩典呢。” “恩典?” …… 朱允炆正跟自己的皇后走在湖边,讨论着刚刚发生的事情。 朱允炆看着湖水中的倒影,总不能说是因为自己不将太监当人看,结果太监被朱棣收买,成了朱棣的人吧。 朱允炆平静地说道。 朱允炆摆了摆手,说道:“明主什么的,暂且不说。朕只是觉得,来一趟,若不做点事出来,对不起心中抱负。” 马恩慧疑惑地看着朱允炆。 马恩慧脸有些微红,朱允炆竟然当着那么多宫女太监,拉着自己的手。 …… 大明朝堂改革尚未开始,后宫改革却悄然开始。 宫女与宦官是没有假期的,一年四季天天都是劳累命,马恩慧宣布,每个月可休两日,以养身心。 后宫新制,让沉闷已久的皇宫陷入欢腾,每个宫女与宦官都奔走相告,一些人更是自发聚集到长安宫外,哭喊着跪谢。 因为这表明了当今圣上对他们的态度,代表着,他们这个特殊群体,在洪武年间的“悲惨生活”彻底过去了,迎来了新时代! 一时之间,“圣主”与“圣后”之名传遍整个后宫。 双喜站在长安宫门口,看着外面跪拜不起的宫女、太监,眼睛都湿润了,这些人见朱允炆与马恩慧走出来,高声喊道:“ 肺腑感激,雷动之声传荡。 众人再次跪拜天恩,在其他太监的引导之下,才纷纷散去。 朱允炆见双喜哽咽,不由问道。 朱允炆哈哈笑了起来,说道:“你应该说,活得像个人了。” 选贤才,开内阁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文武,目光中充满了斗志。 中枢人员还是认得出的,礼部尚书陈迪,户部尚书郁新,刑部尚书暴昭,吏部尚书张紞,工部尚书郑赐,兵部尚书茹瑺。 这是朱允炆热孝期间第二次临朝,上次,还是登基时。 总而言之,朱允炆做不到朱元璋那样,可以直管中枢六部,事无巨细,事事亲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