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太平,诸将、勋贵、豪强、外戚等,都想发财,只靠朱元璋定下来的那点俸禄,大家早饿死了。 朱允炆下令裁军十万,看似动作极大,一口气砍掉了五分之一的军队,实际上并非如此。 对于眼下臃肿的京军而言,裁掉几万老弱之人,且不说可以减轻户部压力,仅从军队方面来考量,有利于鼓舞士气,整肃军纪,强化军士整体战力的。 仅从裁军之策窥看,朱允炆这位年轻的帝王,拥有着超凡的魄力与清醒的认识。想着想着,徐辉祖心里突然有一种强烈的直觉,他觉得这位年轻的帝王,能够带领大明王朝,走向一个真正的强国盛世! 这种感觉来的突然,但却真正正正的发自徐辉祖的心底深处…… 御史高翔挥毫泼墨,引经据典。 “地方坐大,则割据显现,祸心难掖,不利朝廷。愿以前唐刺史之乱为鉴,不行裁撤之实……” 朱允炆翻看了几本奏折,内容大致相同,不外乎渲染裁军不利。 洪武年间朱元璋数次北伐,打击了北元主力,但因中原马匹匮乏,为形成军事优势,增兵便成为必然。 到了朱允炆上台,冗军已成为了一个顽疾。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指挥的捕鱼儿海之战,消灭了北元主力,自此之后,北元陷入衰弱期,蒙古正统鞑靼部落只能被迫与瓦剌部落联合,避免被明朝吃掉。 此时让朱允炆真正顾忌的,只有藩王及其三护卫。 从历史记载来看,一些藩王虽然干过不法事,多少有点心理变态,但总归没造反的心思,算不得威胁。 燕王,朱棣! 唯有一途:淘弱留强,军制革新! 只要自己不动手削藩,朱棣就不可能短时间蹦跶起来,有时间,慢慢谋划就是。 “启禀皇上,翰林侍讲方孝孺求见。” 朱允炆答应一声,一位约莫四十岁的清瘦男子,身着九品绿色盘领公服走了进来。 若不是方孝孺被朱棣所杀,恐怕后世历史学家,必然将其归入到李景隆之流,间谍、无能、白痴一类的帽子,肯定是少不了。 宋濂被朱元璋称之为“开国文臣之首”。 可朱元璋偏偏不用方孝孺,而是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挂了之后,又留给了孙子,也就是现在的朱允炆。 说他是忠臣,没错,绝对没错! 他的信念,便是“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的士子信念。 只是,他的能力与他的位置,并不匹配,朱允炆在与朱棣的斗争中失败,他的那些“忠言”,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他只是一忠心的书生,而非是将才! “裁军有利,臣非为裁军,而是为文治而来。” “哦?文治吗?还请先生细说。” 方孝孺侃侃而谈,道:“臣久居偏僻之地,初至京师,蒙皇上恩赐,担翰林侍讲,见皇上敦儒修文,意在文治。而臣以为,若行文治,则应尊“礼”而行。” 朱允炆皱眉。 朱允炆看着方孝孺,并没有说什么。 朱允炆摆了摆手,笑道:“先生多虑了,朕召燕王入京,实则是弥补先前之过。我朝尊仁孝之道,帝王之家若无法做到,如何表率万民?” “自然,为免燕王担忧,朕下令裁京军十万,以告诸王无意削藩,同时,以军充民,开荒南山,岂不更好?” 方孝孺惊喜跪拜。 两人听闻裁军十万的消息之后,更是惶恐不安,连忙上书,只不过朱允炆没有理睬两人的奏折。 “皇上,此时万万不可裁军……”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说得朱允炆都有些发愁了。 朱允炆夸赞了两人忠心耿耿,表示绝不会影响京军战力,纵有削减,可从边关调虎狼之士,才稳住了两人。 这是攻击解 也正是拜这位老兄一封奏折,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后来修撰《永乐大典》的解缙,被赶到了甘肃吃沙子。 学霸解缙的奏对 这是大明少有的天才,甚至可以说,大明这艘巨轮前进的方向,他曾经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朱允炆想起来解缙的“学霸”之路,不由暗暗摇头。 朱元璋欣赏解缙的才华,留御前参赞机要,升翰林学士。 仔细想想后世,十九岁在干嘛,哦,还在读书。 没混两年,官没做大,却得罪了不少人。 一来二去,解缙成了独夫。 跑出京城还蹦跶的解缙,被朱元璋勒令“闭门读书”。 结果朱元璋七年之后就走了,解缙明显不愿意来一场“十年之期”,听到消息之后,马上以奔丧为由,跑到了京师,准备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