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邦耀、王应熊、董应举、袁世振这帮重臣听到后,无不露出各异的神情,其实天子在召见他们之际,他们就已经想到了。如果是在过去,针对这样的事,他们肯定是会反对的,但现在,他们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随着大明在南洋的影响力持续增强,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就是遍布沿海各地的海关,征收上来的海关税累年增加。
就以去年为例,海关总署全年征收的税银,就高达670余万,这笔税银如果是在过去,根本就没有进国库。
关键是这个税银,征收的空间还很大。
在今岁,海警总署要进一步扩建,以加大对海上缉私的力度,想要出入海展开贸易,必须要到海关总署去报备,去缴税,按着有司的估算,真要按此趋势来加强管控,仅是海关这块征税,破千万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陛下想追加多少军费开支?”
王应熊犹豫刹那,上前作揖道:“今岁海关总署这边,要进一步完善各地海关构架,这需要增加一笔开支。”
“还有海警这边,要追加一笔开支以增扩缉私海船,这笔开支是从海关直拨的,如果份额太大的话,恐海关总署这边拿不出太多。”
这不是王应熊在推诿,实则是其承担的压力也很大。
不止是王应熊这样,其他人也都一样。
怎么说呢。
涉及到税务这一块,牵扯到国计民生的要务,想要朝着规范化推进,势必是会拨付很大开支的。
这些年来,国税、海关、盐法、漕运这些总署,固然说各自征收的税银,是呈现累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开支也是很大的。
除了各自本署的开支,还有额外的军费开支,水利、仓场、海警等处的开支,一直是他们在兜底解决的。
这些难处,朱由校都看在眼里。
“至少要三百万。”
朱由校伸手道。
“!!”
此言一出,叫董应举他们都惊住了。
针对海军这块的开支,过去是500万新币,这部分开支,一直是有诸总署兜底拨付的,现在要追加300万,合着每年就是800万!!
关键是这部分开支,还不是海军的全部,内帑每年也会拨一笔专项银,这才有了今下的海军扬威。
“朕知道,追加这部分开支,对诸总署的压力很大。”朱由校神情自若道:“但这件事必须要做,不说别的,单单是松江、新安等处筹建的商号,今后要大举涉及南洋海贸一事,海军力量就必须要增强。”
“现在那帮欧罗巴诸国海上势力,跟过去与我朝的态度已不同了,特别是香料这一贸易的进取,可以说是触碰到他们的利益了。”
“但南洋这块地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华夏的藩属所在,朕不可能说,眼睁睁的看着南洋这块宝地,就这样被外人给侵占了,这不符合我朝的核心利益,若是他们消停还好,可要真是想撕破脸,那朕也绝不惯着他们!”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