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知道,不能着急。
着急也没用,因为他没有足够多的人才,去加快改变。
现在锦衣卫、东厂的重心还在晋地。其它地方的厂卫、其实也在发力,但时间尚短,力量也有限,加上总部明显偏向晋地的意思。
所以效果还不明显,抓的多是一些小官小吏,影响力不大。
军阁整顿大明军队,更是严重人才不够。
老王还在晋地努力,短时间仍无法回京。
京营的整顿、各地的整顿,都遥遥无期。
都察院、六科考核政绩的事,还在准备、调查中,想出成绩,得今年年末。
内阁、六部维持大明朝廷运转,就已经不容易了,这点朱厚照还是明白的。
李寻欢、包括刘健等等人的忙碌,他都看在眼里。
唯有商部的万三千、范汾阳,让他感到惊喜,因为他们的速度真的很快,能力强的、让他都能真切看到。
可商部想要强大到一定程度,影响更多的事情,同样需要时间。
朱厚照再次深切感受到了人才的不够多。
人才不够多,他的实力就不够强,就不足以快速改变大明。
可人才这个事,朱厚照想来想去,也没有多好的办法,只能努力去寻找、发掘、招揽。
除了人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自身的实力。
朱厚照越发清楚,自身的实力,才是他最大的实力、底气。
不过自身实力这方面,倒从来没让他操过心。
当了皇帝后,他感觉自己的修炼相比较于当太子时期,快多了,还有继续加快的趋势。
虽远不如打仗时期,但打仗时期很短,加起来不足两个月。
当皇帝却日日夜夜。
他有信心,不用几年,肯定能达到天人之境。
就在朱厚照为人才稍稍发愁的时候。
大明京城、晋地、整个大明境内、乃至天下诸国,都有人为之而动。
京城中。
“秉用兄、惟中兄,真是好久不见了。”李寻欢府上,李寻欢热情高兴的对着两位年轻人笑道。
“大人——”
“叫我寻欢兄。”李寻欢立即认真的打断道,神色真诚,让面前两位年轻人皆是心里感动。
如今的李寻欢可是吏部右侍郎,正三品,位高权重。
还是众所周知的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文官中仅次于王守仁。
不对,王守仁已经是武官了,李寻欢就是文官中最受皇帝信任的人。
这样的人,对他们两个尚是举人的人如此姿态,怎能不感动?
“好、寻欢兄。”其中一位年长些的人笑道。
另一人见此,也跟着道了一句。
李寻欢一笑,又有些可惜道:“可惜伯安兄长在晋地主持整军大局。
伯虎兄几人在各地为官,我们不能再次相聚。”
张璁、严嵩脸上也露出惋惜之色,同时心里也颇为羡慕。
几年之前的春闱前夕,他们几人相交。
如今,王守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寻欢也不差多少。
唐伯虎等人同样在各地为官。
只有他们两人,当年没有考上进士、如今还只是举人。
不过此时已经不同了。
二人心里同样充满了意气风发、大干一场的豪情。
怀旧几句,李寻欢郑重道:“秉用、惟中,你们通过了文招贤馆,是自文招贤馆成立以来,唯二通过的人。
陛下一定会重用你们的。
若是你们现在去参加科举,一旦·····”
张璁、严嵩心知肚明。
若是参加科举却没有中进士,那通过文招贤馆、而名声大盛的他们两人,就成笑话了。
“寻欢兄、我们二人已经下定了决心。
今年乃是举子们前所未有的好时机,若是我们还不能中,那就是我们的无能。
只是若真如此,恐怕要影响到你了。”张璁坚定、又带有几分歉意道。
严嵩在一旁点头,面露歉意。
若是他们不能中,那主持文招贤馆的李寻欢,肯定也会受到质疑。
“我无妨。”李寻欢摇了下头,并不在意,脸色认真道:“也好,我相信秉用、惟中你们肯定能高中。”
又聊了几句,李寻欢问道:“秉用、惟中,你们可知此届举子中,或者你们所知晓的人中,可有大才?”
张璁、严嵩对视一眼,对这个问题也不多意外。
当年,他们两人就是因为才能,被王守仁看重。
王守仁、李寻欢一直在寻找良才的事,他们知晓。
这几年来,随着王守仁、李寻欢地位名望越来越高,他们二人也越来越为此点感到自豪。
既然知晓,这几年来二人也都有所留意。
没有隐瞒,二人将自己感觉不错的人都说了出来。
“与我算是同乡者,有一年轻人,名夏言、字公谨,虽然尚未中举人,但我感觉此人不凡。”最后,严嵩又加了一个人。
(求支持,真心感谢。)
······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