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一片寂静,唯有孔希学与诸多使臣面向皇帝,虽是叩拜,却又有几分逼迫之意。太子朱标本不愿出言,见孔希学竟还妄言要收自家弟弟为徒,终于忍不住开口道:“衍圣公口口声声穷兵黩武,新学祸国,却不知怎生个为祸法?”
“太子殿下,与大道相比,此皆外物尔,以我大明仁义之名,去换此等虚无缥缈之物,殿下如何还能引以为豪?但凡用兵,必然靡费重大。纵然一时有利,又怎能次次皆是如此?”
孔希学一整袍袖,面上正气凛然,大声对老朱谏道。
这一番话,让一直沉默不言的刘伯温眉毛也挑了挑。宋濂更是气的满面通红,宫中诸多殿下皆出自他所授,这一番话,不就是意指他宋濂教书曲解圣意,误人子弟吗?
就连老喷子茹太素都是连连颤抖,一时说不出话来。给为新学开宗立派的五殿下当老师?好厚的一张老脸!
“吴王殿下年岁尚轻,如何能知晓儒家。我孔氏为夫子后裔,莫非还不知晓先祖之意吗?老臣无意挑唆天家亲情,只是五殿下极有可能受百家之学蒙蔽,不知我儒学真意。”
“是。”孔希学微躬行礼,而后道:“陛下也知,臣乃孔圣遗裔,对于家学之道,素来便有传承看护之责。”
如今朝中其实还是用老方法举士选官,除了税务司的诸多税务使外,大都还是些寻常的儒家门徒,并非新学学子。而那些税务使其实也多是依靠的算学,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新学门人。作为此时在场的新学领袖之一,茹太素慨然而出,大声斥道:“衍圣公!你如何能颠倒黑白!”
老朱没有说话,孔希学却是继续奏道:“此学说伪作儒家之名,实为外道之学!其内容不遵先贤,不敬夫子,光怪陆离,匪夷所思!”
“但今日既然诸使已经说了,臣便也趁此时一并谏了也好……臣孔希学,要参劾如今京中盛行之新学,悖逆先祖孔夫子之意,肆意曲解,蒙蔽圣聪。穷兵黩武,祸国殃民!”
“何为百家?百家之说,或陈腐不堪,或巧言令色,以妖言祸人心智,内中全无一用!依之治国,天下之祸不远矣!”
就在太子朱标沉下脸去,刘伯温正欲起身辩斗之时,猛然听到殿外响起一声慷慨昂扬的少年之声。众人回头去看,却见殿外走进一位身穿衮龙袍的少年。
“老臣不才,愿为五殿下之师,教导五殿下重入我儒学正道。请陛下恩准。”孔希学道。
“臣此番进京,一是为陛下贺寿,二者其实也是有一桩事要参劾,想面陈陛下之故。只是陛下万寿之际,普天同庆,本不该以此叨扰,故而想着先暂缓个三五日,待万寿节过去,再奏于陛下。”
“新学亦传自孔子之言,如何便能以百家称之!况且新学乃是身为陛下亲子的吴王殿下所创,你欲教陛下骨肉相残吗?”
“其不过是为了保全己国,为此犯颜直谏,正说明了他们都是忠直之臣。而且他们论起来,亦是我大明的臣子,所谓忠言逆耳,陛下乃世之明君,安有不体谅其一片拳拳忠心之理?”
“我大明还能一直镇压着倭国不成?”
“这,也能叫穷兵黩武,祸国殃民吗?”
孔圣后人,参劾新学背离孔圣之意,这一手,纵然新学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其行无状,其情却是可悯。责罚一二,也就是了,却不必大动干戈。”
“殿下且看这些使臣战战兢兢,处理不当,便要与我大明离心离德……还不够引以为戒吗?万国来朝,此乃仁义之道所致也,如今将失仁义,大祸如何不起?”
“哈哈哈哈哈,无妨,无妨。”一直沉默,让殿中始终充满紧张气氛的老朱竟是开怀而笑,挥挥手大度的驱走了那请罪的太监,甚至站起身离开了御座。“老五,好小子!你竟是回来了!”
“不声不响,竟是连咱这个当爹的都瞒住了!”
“你此去功勋卓著,怎么不提前告诉咱,咱好和你娘你兄长商量商量,为你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凯旋礼!”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