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短暂的停留之后,朱标李景隆一行,舍车乘船,沿运河北上,下一站河南郑州。 按理说这路线是有点不对的,真要是想直奔西安,一开始从京师中出来,就该直奔隶属于直隶的庐州府,也就是后来的合肥,然后再北上。 可标哥非要兜个圈儿,费二遍事,用标哥自己的话来说,这条路他没走过。 但以李景隆对他标哥的理解,标哥这人,看似好像忽然间想起什么,看似说说笑笑很是随意,其实他没有半句话不是深思熟虑出来的,做任何事都是事先谋划好的,更是颇有深意的。 你要真以为他随和,那就大错特错了。 真以为很多事他无心,那就等着以后让他给卖了吧! ~ 从徐州北上的运河,跟徐州南下的运河截然不同。 因为北上河南,走的却是黄河。 历朝历代黄河皆有改道之事,所以黄河水系的运河段,远比其他水系的运河段,更加的凶险难行。 且如今已快九月,一旦秋季暴雨来临,船只难免有倾覆之危险。以朱标太子万尊之躯,如此涉险实在有些不智。 但还是那句话,标哥选择的路线大有深意。 他选择的是隋唐大运河的路线,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贯通六省五千多里,京杭水道连接了内陆地区的五大水系,又有浙东运河,直接通海。 所以从登上船只的那一刻起,李景隆就在脑中疯狂的搜寻着,黄河水系沿岸城市的民生经济之事。 作为一名合格的下属,光是揣摩上意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领导永远离不开你,不但要揣摩明白,而且还要解答清楚。 ~ 水面波光粼粼,传闻中脾气暴躁的黄河之水,此时却颇为温顺。 朱标坐在船头,一顶遮阳伞下,折扇轻摇,眯着眼打量着沿岸的景色。 “二丫头!” 听见朱标轻唤,正在船头看着假模假式盯着鱼竿的李景隆赶紧回头,“臣在呢!您有什么吩咐?” 说着,坐在朱标身边,“想着钓几条黄河大鲤鱼,晚上给您尝尝鲜,可臣这手太臭。都大半天了,莫说黄河大鲤鱼,小鲤鱼也没半条!” “哈哈哈!” 朱标大笑,“你见过谁在船上钓鱼的!”说着,折扇合上,对着沿岸,“知道为啥要敬祖吗?” 李景隆真是忽然一懵,他怎么都没想到朱标竟突然问了这么个问题。 “敬祖不是应该的吗?”李景隆笑道,“没有祖宗哪有后人,祭祀之事,上至宗庙下至小民.....” 啪! 却是朱标的折扇,在李景隆脑瓜上敲了一下。 “敬祖!” 朱标说着,站起身,郑重道,“是因为老祖宗厉害呀!” 说着,他一指运河,“开凿出这大运河,五水联合....养活了沿途六省无数军民。民间谚语有水就有财,沿途多少古城因为这运河千年不衰?” “老祖宗的魄力....后人难及万一。” 朱标又背着手,眺望远处,“当时之暴政恶政,惠及后世子孙.....” 闻言,李景隆心中直接暗道,“完,我又给自己找了个活...不是,又有一口锅,扣我脑袋上了!” 他才不会天真的以为,标哥真是在那感叹祖先的伟大智慧呢。 标哥口中之言,表露出一个最主要的信息,魄力! 什么是魄力,别人不敢我敢,那是魄力。 也更加证实了他李景隆心中对于朱标选择这条路线的猜测,他是在走运河,但他考虑的是运河也不是运河。 首先是开海之后,对运河的损害。 其次是辩证的看,开海之后对运河的好处。 最后是这条运河,是继续维护,还是干脆重新修一条,比这条更为安全的,连接南北的内陆运河。 这种种信息在李景隆脑中形成一幅硕大的地图,在没有铁路的时代,内陆之间的联系最快的就是运河。 标哥所想的运河,它的尽头肯定不是洛阳,一定是北平。 那么支撑北平乃至辽东边镇的山东河南等地的资源,就一定要通过运河。 “您说的没错!” 所谓闻歌知雅意,李景隆顺着朱标的话头往下继续道,“可是黄河可不是死水,臣读古籍史质从中发现,黄河经常改道,所以今日隋唐大运河的路线,其实中间有许多地方已经变了...” “而且!” 说到此处,李景隆顿了顿,笑道,“今日我大明对于运河之需,与隋唐时也大为不同!” 朱标微微俯身,拿起果盘之中一枚樱桃放入口中,“继续说!” “隋唐运河,乃是天下精华入京.....” 李景隆不假思索,“而我大明之运河,乃是为了拱卫边陲,连接南北商贸,惠及沿岸百姓。总之,我朝的运河,乃是军用商用兼备。” “嗯!不错!” 朱标赞许的点点头,“我最喜欢你的一点,就是你总能在仓促之间,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他妈喜欢我何止一点?” 李景隆心中笑骂,“离开我,你都得抑郁!” 但接着,他心里猛的忽悠一下。 标哥真的就是为了算运河吗? 马上到郑州了,郑州可是归开封管的,而他的五弟朱橚,正是就藩开封的周王。 你本不该进入你老弟的地界的,但你却来了,你来了又不说话,而是悄悄的来,你是不是想私下看看你老弟做没做缺德事? 做了,你就记小本本上。 没做,你回头就跟你爹,因为相信五弟的品行,所以才没打扰他! “我曹!” 李景隆越想越是这种可能。 但接着,有一个想法油然而生。 标哥已经确定开海,说起来很是不公平,但一旦作为上位者统治者决定的事,看的都是长远未来。任何一个统治者,大概都不会在乎眼下寻常百姓的损失。 苦一苦百姓....是所有统治者心中的共识,区别只在于有人要脸,不爱说出口而已。 开海之后,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南方。 而朱标却格外的关注北方,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他们爷俩已经在私下商议过,迁都的事了。 应天虽好,但毕竟偏居一隅。 六朝古都江南粉墨之地虽好,却不能与北方金戈铁马的雄盛相提并论。 而且,这个时代...大明的敌人不在南,而是在北。 南方挨着谁? 什么泰国老挝缅甸如今都跟部落似的。 唯一算得上国家的,就是越南。 你让越南人吃一百年的地沟油,他也不敢想入侵大明呀! 而北方,还有北元.... 从执政的层面讲,开海是为了富国。 但从帝国的层面讲,运河是为了把帝国的财富,转移到北方,从而支撑国门。 换句话说,朱标心中设想的京师所在之地,一定不是西安。喜欢大明第一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第一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