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1章 自污的必要性
大司马冠军侯霍嬗上朝了,这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场景了。虽然很多人对此也不算特别意外,毕竟这是刚刚凯旋,还是要回朝复旨的。
在上朝后,参拜之后自然就是正经事了。
霍嬗手捧笏板,上前奏报,“启奏陛下,臣奉旨讨伐西域不臣车师,现回京复旨。”
刘彻笑着开口说道,“此前有捷报送回,朝中上下皆已知晓。你做的不错,讨伐了车师这些不臣,让匈奴被逐出西域,这很好!”
对于不少官员来说也就是如此,捷报等等已经不是秘密了,到底有多少斩获等等,大家早就是心里有数了。
刘彻随即看向刘据和公孙贺,“此前朕令你们核定军功、封赏,可有了主意?”
刘据主动开口说道,“启奏陛下,儿臣此前已与丞相等人商议,已经草拟封赏事宜。只是大司马尚未回京,有功之将士也未回返,所以还需商议。”
刘据这个做法是没什么问题,说到底就是涉及到封赏、军功等事情,这就需要无比的仔细和认真了。
这从来都不是领兵在外的将领报回来多少功,朝廷就认多少功。这也不是一军主帅递上有功之臣的名单,朝廷就直接封赏的。
所以有些时候就是如此,仗打完了几个月也没有一些赏赐送达,很多都是大军凯旋了先犒赏三军,然后再仔细核对军功。
霍嬗也不急,刘据继续说道,“此前已有官员赴西域核查,绣衣直使也已送回军报,臣等尚需一些时日才能理清。”
刘彻微微点头,不过还是强调说道,“太子做事仔细,朕甚慰。只是这事万万要快,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
刘据等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这里不全是和霍嬗有关。涉及到霍嬗,有些事情自然要加紧,但是朝廷也有朝廷的法度等等,急也没用的。
刘彻随即看向霍嬗问道,“大司马,你对此可有异议?”
霍嬗赶紧回答说道,“回陛下,太子殿下处事公道、办事周密,臣佩服!”
不要说刘据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没什么问题了,就算是有问题的话,在朝堂之上的时候也不会去驳他的面子,大不了私下劝谏、争论。
刘彻笑了笑,“那这事就还是交由太子和丞相牵头,大司马就无需过问这事了。”
其他人忍不住看了看皇帝,再看看霍嬗,核定军功或者后续的封赏等等,基本上是一脚将霍嬗踹开,这件事情和他没有关系了。
只是大家也没能从霍嬗的表情上看出什么不满或者愤怒,也没从皇帝的神情当中看出来猜忌、疏远。
所以这依然是一个公事公办,大司马带兵打仗就行了,后续的封赏施恩等等事情,只能是皇帝来做,而不是大司马去施恩。
这也就意味着霍嬗在军中可以有很高的威望,但是那些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战功之上,只是因为他能够打胜仗而已。
封赏等等,从来都是皇帝的权力,哪怕霍嬗是再受信任的大臣,也不能染指这一项权力,要不然必然遭到猜忌,有些时候威望过高也不是什么好事。
奏事一结束,霍嬗就捧着笏板退了回去,跪坐在一旁,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其他的事情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刘据、公孙贺等人看到霍嬗如此做派反而放心了,他只要不瞎说话就好,人到了朝堂就行,其他的用不着多想。
刚下朝,霍嬗立刻急着起身,他稍微有些内急。
刘彻笑着起身说道,“难得大司马上朝,朕心甚慰。如此年纪能有如此大功,实在是大汉之幸事!”
刘彻一边走一边惋惜,“可惜不是正朝,朕不能亲送大司马。这样吧,大司马,朕送你出殿!”
霍嬗脸都要绿了,皇帝这是故意将他架在火上烤呢,这是明摆着要‘烈火烹油’呢。
虽然大司马位尊三公,按照君臣礼仪来说,在遇到正朝的时候皇帝亲送丞相、大司马出殿,那也是礼仪的一部分,没人会因此说些什么。
可是现在不是正朝啊,这本来只是霍嬗的一次正常‘回京述职’,可是皇帝现在摆出这么一副礼敬的样子,这就是戏太过了!
霍嬗一边谢恩,一边小声抱怨,“陛下,我还想过两天出宫呢,这如何出宫啊!”
刘彻笑盈盈的抓起霍嬗的胳膊,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笑着将霍嬗送到殿门口。
皇帝这么一出戏都演了,霍嬗也只能郁闷的行礼,在满朝文武无可奈何的目光中谢恩,然后离开。只是离开的方向,是跑向皇帝燕居的偏殿。
这一出戏不能说砸了,只要是皇帝礼敬贤士就够了。至于那位贤士跑去其他地方,那是贤士的事情了,和皇帝没有多大的关系。
绕了一圈,霍嬗跑到了偏殿,“陛下,我本来就是万众瞩目、长安最耀眼的冠军侯,今天在朝上再来这么一出,那还得了!”
看着如此自夸的霍嬗,刘彻感慨说道,“你阿翁一向自信,但是远不如你。要说自夸,天底下怕是没有几个人能如你这般自夸了,你不会脸红?”
“事实就是如此,长安有几个比我年少有为的?”霍嬗愈发理直气壮的说道,“陛下要不然数一数,我去瞧瞧可有人比得上你!”
刘彻笑着放下竹简,说道,“朕是在护着你,你功大难封,这个事情你也该心里有数。”
霍嬗就吐槽了,“陛下,我才二十刚出头,又不是壮年。陛下要是真担心,我回头就去想办法自污!”
刘彻笑着问道,“自污?这倒是一个好主意,你说说你如何自污!”
霍嬗一下子来了精神,说道,“当年留侯托辞多病,闭门不出,他实在是太知进退了,我觉得我得学留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