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剩下的4000人则再次拆分去研发新型超级电池、第三代知识灌输技术、第三代虚拟世界技术、第三代脑机接口芯片、新型风能发电设备、新型太阳能发电设备、新型潮汐能发电设备等等……”
听到林峰的话语,现场的人们包括直播间的网友们全都露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因为星途科技的手笔实在是太大了。
这如果是真的,那就代表很快用不了多久,星途科技的顶级科学家数量就会达到2万人的级别!
以前星途科技凭借不足1000人的160+智商科研团队就创造出了今日的成绩。
此时星途科技持有的160+智商科研团队人数,却是膨胀到了足足2万人。
在如此多的160+智商科研人才汇集之下,星途科技的科研能力究竟有多么的可怕啊。
恐怕他们一家的科研力量,已经比美帝国的科研力量集合起来还强大了吧。
毕竟星途科技的研发团队配置,往往是一个160+智商的科学家就配上数倍的硕士级研发人员去辅助他。
所以星途科技拥有的研发人员数量实际并不是2万人,而是十几万乃至数十万个最低都拥有硕士学历的科研人才!
这自然是一股庞大的科研力量!
也因此,单单一家公司的科研力量有可能比肩美帝国科研力量的集合这是有可能的!
“可是林峰先生,你们星途科技真的支撑得起这么大的运营消耗吗?
那些科研人员的薪水方面好说,最困难的地方是研发需要耗费大量的科研经费吧?”
主持人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而这问题也是让人们无比地在意。
毕竟科研人员的薪水其实不是最贵的,最贵的是科研经费的支出。
与之相比,科研人员的薪水支出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科研经费的支出才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
“如果我们没有第二代脑机接口芯片,没有知识灌输技术与虚拟世界技术,我们确实是支撑不起这个科研经费支出。
但拥有了第二代脑机接口芯片后,凭借平台费的抽成,我们自然能支撑得起消耗。
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们能否支撑得起科研经费支出的问题。
更何况无论是太空电梯系统还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全都是采用集合全人类的科研力量与科研资金的形式去解决他们。
所以我们星途科技其实不是自己在战斗,身旁也是有人和我们一起去克服困难的。
最终加上我们的《虚拟实验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高物理仿真模拟,自然可以极大地降低科研经费的支出。”
“原来如此,那可控核聚变技术也依然是研发、制造、组装都放在大夏吗?”
“是的。”
林峰轻轻点头,随后笑着说道:
“对于可控核聚变技术,我们依然是采取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形式。”
听到林峰的话语,现场的人们轻轻点头,眼里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不过无论如何,通过林峰的一系列举动,他们算是认识到了星途科技的决心与知道星途科技的未来打算了。
在这其中,他们对于星途科技的潜在敌意也是消散了不少。(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