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阁中,庆帝一遍又一遍读着手中的降表,心潮起伏。 庆帝自认文治武功,不输任何开国君主,唯在子嗣继承方面没有信心。 自古以来,有大本事的千古一帝和开国之君,在继承人问题上总是会翻车。 始皇帝有沙丘之变,汉高祖有吕后乱政,汉武帝有巫蛊之祸,唐太宗有太子谋反,宋太祖有烛影斧声,明太祖更是晚年痛失太子,选定的继承人又是个傻的,所以有了靖难之变。 这仿佛是一个魔咒,让人不得不相信宿命论的存在。 而庆帝似乎也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太子无德无才,其他藩王要么才疏学浅,要么有勇无谋,要么祸心私藏。 看遍膝下众子,他竟然找不到一个能闯出功绩的。 若不是后宫戒备森严,庆帝都有些怀疑,他们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种。 就在这时,自己曾经最不看好的六皇子横空出世。 破靺鞨,败高丽。别管李彻在文治上的天赋如何,至少在武功上已经一跃成为众藩王之首。 饶是藩王中公认最能打的燕王,也仅仅是让草原胡人不敢南下,而李彻可是实实在在打到高丽国土上去了。 “你说说,朕该如何赏他?”庆帝捏着手中酒杯,面色微红。 黄瑾身体顿了顿,犹豫了片刻后,开口道:“回陛下,临行之前,殿下的确曾和老奴说过,有些事情希望陛下恩准。” “哦?”庆帝嘴角勾勒,“臭小子,还会和朕邀功了?” 大庆这么多藩王,只有庆帝主动封赏他们的份,哪有人敢上书向庆帝请赏啊。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庆帝对皇子们都不错。 “说来听听。”庆帝放下酒杯,一副感兴趣的样子。 “是。” 黄瑾行了一礼,随后将手伸入怀中,在庆帝疑惑的眼神中,掏出了一张长长的纸条。 庆帝嘴角轻轻抽搐,本以为老六也就挟功提出几个小要求。 可现在看来,那纸条上面字数不少,这臭小子是有备而来啊。 “六殿下说,宁古郡物资缺乏,缺少食盐、糖、香料、布匹等各种物资,希望陛下能允许他派遣商队出入山海关,和关内通商。” 庆帝点了点头,也没表态,只是说:“嗯,继续。” 黄瑾面露难色:“这......六殿下说,宁古郡缺乏铜钱,希望陛下允许他按照大庆通宝的规制,自行铸造铜钱,以满足宁古郡交易流通。” 说罢,黄瑾偷偷瞄了一眼庆帝,果然看到庆帝的脸色不太好了。 私铸铜钱是大罪过,铜钱质量不过关,会让劣币驱逐良币,给货币市场带来严重灾难。 更何况,铸币权向来是朝廷独有,这就有些僭越了...... “接着说。”庆帝面无表情。 “再就是,六殿下说他麾下军队缺少编制,希望朝廷能允许他扩编,招收更多兵卒,以此对抗诸蛮族......” “好了。”庆帝没了耐心,打断道,“把那纸条呈上来。” 黄瑾不敢多说,连忙恭敬送上。 庆帝一把接过,一目十行地浏览下去。 李彻的要求确实不少,除了刚刚说的通商、铸钱、扩军外,还提出了好几条请求。 其中有几条重要的,如确定宁古郡的领土。 宁古郡的领土一直没有定下来,实际控制范围只有一个朝阳城和附近的土地。 李彻表示他有扩土之志,想问问父皇,朝廷允许自己打到哪里去? 再比如,希望朝廷允许自己开矿、贩盐、贩马,希望宁古郡有和外邦独立外交的资格。 看到最后,庆帝都被气笑了:“这小子,什么都要,朕索性让他自己建国得了?!” 黄瑾低头不敢回应。 庆帝虽然恼怒李彻狮子大开口,但他毕竟是一代雄主,格局还是有的。 他希望李彻在关外站稳脚跟,日后帮助自己彻底扫平高丽,所以很清楚自己不能既要求宁古郡国强盛,又给他设下诸多限制。 想了想,缓缓开口道:“老六所要之事,也不是不能解决,将封爵提升为亲王规格不就行了吗?” 黄瑾惊讶地看向庆帝。 亲王可比郡王尊贵多了,手中的权力也大多了,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 六皇子才就藩三个月,就直接擢升为亲王爵,这速度可是前所未有的。 不过转念一想,六皇子身为陛下亲子,本就应该是亲王爵,不过是因为之前的陛下不喜...... “此事朕不能独断。”庆帝看向黄瑾,“传,三品以上朝臣,来宣政殿议事!” 。。。。。。 宣政殿内,群臣列位。 当庆帝将李彻以少胜多,大破高丽军的事情宣告众臣后,群臣纷纷色变,用诧异的目光互相交流。 质疑之声顿时传遍整个朝堂: “这,情报是否有误啊?” “宁古郡王竟有如此武略,那高丽军可是不弱啊,就连前朝炀帝都......” “一万破十万,这未免有些太过......夸张了吧?”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会是谎报吧,没准只是小胜,宁古郡王为了邀功,才......” 总而言之,就是不信。 太子面色平静地站于一旁,心头却是百般折磨。 他也不太信,那个不起眼的老六竟能做出如此一番事业来。 但连连在李彻手中吃瘪,让他心中有些莫名的惶恐,虽然理性告诉他此事荒谬,但不知道为何,他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重。 “诸位爱卿,有何问题?”庆帝淡然地徐徐道。 众人面面相觑,终于,一名朝臣站了出来:“殿下莫怪,臣等只是觉得,此等战绩有些虚张声势,没有实证,实在难以置信啊。” 庆帝冷笑一声,从身侧拿起降表,重重摔在龙阶之下。 那朝臣连忙走过去,捡起降表,读出声:“臣高丽国王,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奉表以降。伏念臣国,僻处海隅,蒙昧无知,如子之于父,赖大庆天朝之恩育,始得闻圣人之教。今大庆天兵降临,正所谓严父教子,恩威并施,臣国上下,莫不感激涕零......” “伏惟宁古郡王殿下,仁德广被,智勇兼备,实为臣之兄长,高丽之福星。今臣国以子之道,归顺于大庆,望兄长怜悯,勿以臣之过失,而累及无辜。愿大庆天朝,视高丽如一家,不施以雷霆之怒,而施以春风化雨之恩。臣国虽小,愿为大庆之藩篱,永世为好,共御外侮。” 读着读着,那朝臣脸色就变了,身体不住地颤抖,冷汗不住地流。 这高丽国国王好不要面皮,一把年纪了,竟称宁古郡王为兄,又叫大庆为父国。 再看这降表上清晰的玺印,完全不像是作假。 这宁古郡王还真把高丽国打怕了啊?! 庆帝在皇位上俯看那人,冷冷道:“如此,你可还有话说?” 朝臣将降表恭敬放下,自己则跪在地上,‘砰砰砰’磕了好几个响头: “臣愚钝,妄自非议宁古郡王殿下之功,罪该万死!” 这还说什么了,宁古郡王这么大的功劳,别说自己磕几个头了,都够买自己全家的小命了。 “嗯。”庆帝面色不该,嘴角却是不露痕迹地翘起,“念你也是初犯,此事便罢,莫有下次。” 朝臣苦涩道:“臣,谢殿下隆恩。” 庆帝眼神一闪,看向众臣:“彻儿就藩之时,朕念他年幼,恐他不能担当重任,便只封了他一个郡王。” 众多臣子低头沉默,没人敢说话,但心中却是齐齐腹诽。 何止是庆帝说的那么轻松,当初您可是和太子唱了出双簧戏,差点活活逼死宁古郡王。 宁古郡王愤而寻死,撞柱之后,您才顺水推舟将他封为藩王。 若非宁古郡王脑壳硬,早就一头撞死在这宣政殿了,那柱子上的坑至今还没填上呢。 “如今看来,彻儿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区区郡王怕是不够妥当了。” 庆帝目光深邃地看向众人: “朕有意加封李彻为大庆亲王,诸位以为如何?”喜欢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