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天幕如此肯定了他李世民帮助大唐统一天下的功绩,李世民大笑道:
“上苍在天下人面前,都诚言半个天下都是我李世民打下来的,这下世人即便再诟病朕弑兄夺位,也该想想朕为何能夺位成功后迅速安定天下,李建成又是将朕逼迫到何种地步了朕才会悍然发动政变。”
……
【公元621年,在大唐基本清剿完北方割据势力,占据北方后,李渊认为李世民已经位列秦王、太尉(三公之首,主管全国军事)、尚书令(尚书省长官,宰相之首),封无可封,且已有的官职不足以彰显其功绩与荣耀,于是特设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封给李世民。
而此时的李世民年仅二十三岁。
李渊还将洛阳及周边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交予李世民,允许其在洛阳开府,即天策府。
开府的意义极为重大。
意味着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府署办公机构,并自行选拔任命下属官员。
部分权力甚至与诸侯等同。
而拥有天策府以后,李世民得以聚集一批忠诚于自己的文臣武将,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政治集团。
这些人在天策府中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效力奔走,成为李世民在政治斗争中的有力支持。
例如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程知节等名臣猛将都曾在天策府任职,他们为李世民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以及登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李渊自然也知道给予李世民如此大的权力和实际控制领地,会让李世民的势力迅速壮大,难以控制。
但李渊也有自己的考量。
当时太子李建成是李渊的嫡长子,其背后有一部分支持势力。
而李世民战功卓着,在朝中的威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势力也日益壮大,与太子李建成之间争夺继承人的矛盾越发凸显。
长子李建成和二子李世民都有相当的地位和才能,而论战功,李建成是不如李世民那如此耀眼的功绩的。
这便不可避免地让李建成想要解决弟弟李世民这个登基路上最大的阻碍。
李渊既不愿意看到儿子们之间手足相残,也不愿意解除战功赫赫的二子李世民的兵权。
作为父亲的他,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个儿子受到伤害或莫大的委屈。
于是通过允许李世民开府,让他拥有一定的独立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太子李建成的势力,让太子产生忌惮,以此保护李世民免受太子的威胁。
这样的做法虽然彰显了李渊对儿子们的仁慈疼爱。
可从政治角度和最终造成的结果来看,李渊又显得过于优柔寡断了。
太子李建成和二子李世民之间,终究没有避免爆发手足相残的局面。
公元618年,唐朝完成全国的统一。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对皇位继承的矛盾也到达了顶峰。
朝中大臣和军队陆续分为了两派,分别支持两位最有资格的皇位继承人。
面对愈演愈烈的储位之争,李渊却始终无法做出身为帝王理应的狠辣抉择,反而煞费苦心地维持两人之间的平衡。
最终酿成兄弟之间刀兵相向的惨案。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于玄武门设下伏兵。
以李世民亲手射杀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射杀齐王李元吉,李世民成为唯一继承人并顺利登基宣告结束。】喜欢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