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之内,就迁移了上百万人过来。 李鸿章下手之狠,也让人错愕。 但他杀起自己人来,就非常之狠。 把这十几万湘军俘虏杀得魂飞魄散。 用了三年的时间搞定了屯垦区,接下来他又被派去鞍山铁矿场。 用了一年半时间,李鸿章搞定了鞍山铁矿场的两万多人。 地方厘金局改革。 新式教育改革。 彻底为苏曳摇旗呐喊。 恨不得将他粉身碎骨。 李鸿章的努力得到了成功,一纸诏书,将他调回了京城。 左宗棠一把手,马新贻二把手。 苏曳曾经的幕僚赵烈文,也是帮办,但却为正四品。 真正的感激涕零。 我终于能够大展宏图了。 次日朝堂之上。 发展改革衙门成立,等同六部,受政事堂直接领导。 忍了这么多年,摄政王终于要对汉人下手了。 政事堂,军机处,六部,陆军衙门,海军衙门,总理外事衙门,全部都是苏曳的掌控之中。 甚至到了州县一级,就完全是地方汉人大族的天下了。 但是,现在开战洋务运动的城市,毕竟也只有十几个而已。 新衙门之内。 李鸿章道:“左相,马大人,下官觉得地方厘金局改革,不能先从厘金局动手,功夫在于诗外。” “然后,根据这个大案,不断抓人,不断杀人,把阻挠改革的人,全部除掉。” 不管是左宗棠,还是马新贻,都不是迂腐之辈,手段都是狠辣之极的。 “这一次和旗务改革,军事改革不一样,那两件事情都要快准狠。”左宗棠道:“而这一次,地方厘金局改革却不一样,不怕慢,但是要彻底!”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已经出现了一大批新权贵,这群人都是摄政王的嫡系力量,然而现在他们并没有掌握足够的力量。” “这群人,已经腐朽了。”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本朝的田赋不够数。底层农民生活水平太低了,不利于全面发展。所以要想办法弄出大量的田地出来,当然关外有大量的土地,还有新疆也有大量的田地,足够现在的分配了。但是未来呢?” “还有一件事情,这几年时间来,我们开办了很多大学堂,而且在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几省新建了很多新式学堂,但是却渐渐受到了地方势力的阻挠。” “最好要趁着这一次,也一并解决掉一部分。” “诸位同仁,就跟着本官打这一场硬仗吧。” “都说平定西北千秋伟业,但本官看来,我们即将要做的才是真正的千秋伟业。” “为摄政王尽忠!” “为摄政王尽忠!” 左宗棠等人在最短时间内,开始组织架构这个新衙门。 不拘一格用人才。 大量的强国会成员,进入了这个衙门之内。 很多风波,已经开始酝酿。 这一日,新任的情报局上校朱三娘,就拿着一份情报前来汇报。 “请求还政于皇上。” 朱三娘将这份上书放在苏曳的面前,这里面几乎只字没有提到摄政王三个字。 “这是有人引导的。”朱三娘道:“如果是正常上书的,肯定无可避免会提到摄政王,但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 苏曳道:“目前串联的人数多吗?” 苏曳道:“你觉得,他们为何串联?” “第一个原因,洋务运动对传统利益的冲击,正在不断削弱地方大族的影响力,这些读书人感同身受。”” 苏曳笑道:“三娘和当年可是大不一样,当年口口声声反清复明的。” 接着来,她问道:“要阻止他们吗?要扼杀他们的上书吗?” 朱三娘道:“这么大的事情,您问我的意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