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贤、林启荣部得知天京危急后,立刻率军回援天京,所以放弃了苏州、常州等城池。” 赵烈文道:“杭州大败之后,发逆主力损失超过大半,安庆的兵力严重不足,我们在安徽的所有军队开始猛烈攻打安庆,而且天京危急,所以李秀成、吴汝孝等人,稍作抵抗后,便放弃了安庆,回师伪天京。” 赵烈文道:“对,杭州这一战,发逆损失了十几万大军。所以天京守军,充其量只有十来万。所以洪秀全已经下诏,让河南的赖文光部回师天京。” 马融和,曾经英王陈玉成之心腹,后来发生不和,害怕被陈玉成报复,所以率军北上和捻军、赖文光部汇合。 张宗禹是捻军首领张乐行之侄。 而在这个世界上,上一次济南府之战,同样是败给了僧格林沁,被斩首了。 只不过,苏曳这边的战绩更华丽而已,消灭了十几万发逆主力,而且还杀了石达开。 “而北边,僧王和胜保大人,却依旧可能在河南获胜,而且可能是快速,不费吹灰之力获胜。” 赵烈文道:“洪秀全已经下诏,让赖文光率军回援伪天京。所以河南的叛军就剩下发逆马融和部,捻匪张宗禹部,苗沛霖部。” “而苗沛霖就是一个典型的军阀,胜保大人就曾经招降过他,这次山东捻军覆灭,发逆伪天京危急,此人最是狡猾,肯定再一次动摇了。” “只要招降了苗沛霖和马融和,那张宗禹这个年轻人就翻不了大浪,正好可以作为这两人投降大清的投名状。”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攻克天京,彻底剿灭发逆,立下大功。” “而后,我们南北联手,足够可以压制苏曳。” 赵烈文道:“能。” 赵烈文手蘸茶水,在桌面上写了一个字。 次日朝会。 田雨公、左宗棠等人再一次奏请,请僧格林沁和胜保立刻支援河南,收复失地。 田雨公道:“请。” 田雨公道:“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苏相战绩很辉煌,但僧王不但收复山东全境,而且杀了捻军大头目张乐行,确实功劳很大,所以算是平局。” 端华道:“据我们所知,苏相收复苏州、常州、丹阳等地,都没有经历任何战事,全部都是发逆丢弃的。原因是因为曾国藩等大军正朝着伪都天京进发,李世贤、林启荣等人是为了救天京,这才放弃苏州、常州等府,苏曳这才收复这些失地的。” 兵部尚书载龄道:“如今在河南,发逆和捻匪合流,足足十几万大军。占领了开封,许州,汝宁等州府,势力非常庞大,战局完全不亚于原本之山东对吗?” 端华道:“所以,若僧格林沁和胜保能够快速收复河南失地,是不是能证明我八旗之战力?” 左宗棠挥手道:“对,能够证明。” 话讲到这里,就非常透彻了。 一旦八旗复辟,那苏曳彻底裁撤八旗就是错误的。 然后,他目光望向了慈禧太后。 …… “你们是苏曳党羽,怎么个说法,做个决策吧。”叶赫那拉氏道:“现在这个局面,人家胸有成竹能赢。听说苏曳军队撤到苏州了,就是要把天京之战完全交给曾国藩的湘军了?” 叶赫那拉氏道:“南边,湘军要抢天京之功。北边他们对收复河南信心十足,如果我们认了这一局,你知道什么后果吗?” 叶赫那拉氏道:“你们还可以返回九江,那哀家呢?” 叶赫那拉氏道:“返回九江的太后,还是太后吗?” 叶赫那拉氏颤抖道:“当时本宫召他率军回京,他如果听从了,那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她终极还是要做抉择。 如果她不承认这一局,那规则完全推翻。 左宗棠道:“苏相说,这一局能赢。” 但是在这些甜言蜜语的背后,也只有一个主题,这一局能赢,而且是前所未有之大胜。 左宗棠道:“大概是他和发逆的某些人,有了一些默契。” “真到了那个时候,怎么办?” “因为现在主攻天京的是湘军,苏曳军队 “所以我们这边想要赢,必须湘军失败,僧格林沁和胜保也失败。” “本宫现在就代表你们,如果真的认了这一局,输掉我们就全完了。” 要不要相信苏曳。 这瞬间就是一比二。 苏曳说能赢,那究竟能不能赢。 左宗棠道:“苏相答应之事,从未失手。” 左宗棠等人离开之后,叶赫那拉氏再一次拿出苏曳的密信。 天杀的冤孽。 为何就专门盯着我欺负? 朱三娘进来,道:“奴婢在。” “你们做准备,本宫一声令下,你们就立刻带着本宫离京,前往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