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这里,从陈保平认识到农村的弊端后,王致远就已经决定帮他一把了。 也不能说帮,按照惯例,一般都是熟悉县里工作的同志接替上位,这个时代尤为明显。 毕竟更多的还是人治,很多东西都要靠各县的同志去传达和贯彻,对当地情况不太了解,空降过去也不太合适。 现在各地的情况不一样了,已经不是刚解放的时候了,那个时候各地都缺少干部。 肥城县的人事问题,王致远对那边地委也旁敲侧击了一下,目前主要还是因为整风没有过去,那边地委还没有下定决心,担心提拔的人员再度出现问题,索性准备等整风过去后再确定。 陈保平按惯例是机会最大的,王致远也准备出点力。 接下来王致远跟陈保平开始就往事叙说了起来,说着过去在学校的那些事情,后面他也说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陈保平算是幸运的,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当时华北需要人,他在那边当联络员,基本是避开了战争。 对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他做得比较多,也很了解当地农村的情况,解放后直接在肥城县做了第三书记。 可惜跟县里的书记不那么对付,农村也难得出太大的成绩,这些年也就一直在这个岗位上没有动。 运气也是不好的,当初他的首长,后来直接从华北调走了,去了南方,他当初没有跟去,现在比较熟悉的首长都少。 从他口中,王致远知道他这些年也算兢兢业业,肥城县农业发展还算不错,这一年又开始大力发展合作社,成绩还是很突出的。 这其实就是大部分干部的真实写照,在一个地方当干部,很多时候就一直在那个地方,能干到一把手就算很厉害了。 在一个地方干上十几年,碰到起风才会有大的变动,不是谁都可以像王致远这样,爬升这么快,成绩这么突出。 当初王致远离开部队,要是没有周子瑜的帮助,勉强也是担任一个县的第三书记,甚至只会担任某个县区里的书记。 “你很可惜,要是当初你跟着一起走,现在当个地委副书记,我看是没有问题的。” 陈保平笑了笑:“当初想着在哪里不都是一样,而且南下也是要挑选的,以我当时的经历,那个时候还真不一定挑选得上我。 后来没有想到,在县里也不是那么安生,情况真的跟当初参加工作那会不一样,当初大家都是想法设法的去完成任务,想的都是如何更好的取得胜利。” “你这个想法还是要保持下去,后面还有更艰难的任务要你去完成,有更大的责任要你去担负,干劲要保持着,出了成绩组织不会忘记你的。 同时还要多学习,要善于斗争,直来直去是不行的。” 王致远说着说着,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他也是不善于斗争的,只是他知道大势,可以以势压人。 “我一定认真学习,有什么不足,还要致远你多提点。” “接着好好干,省内合作社是发展的大趋势,只要这个路线不偏移,出成绩是迟早的事情。” 多的话王致远就没有说了,这点陈保平还是听得懂的,要是这都不理解,做一个县的书记也是不合格的。 新的一天,王致远已经开始筹备三大改造中农业改造的方案了,这也是最难的一项,单靠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 这一项在冀省,王致远估计需要花费十年之久,才能彻底完成,在别的省,那就更难了,需要的时间会更久。 其中要是有什么政策变化,那时间就说不好了。 农业如何改造,这点上王致远目前也只能着眼于合作社,通和地区实行的合作社。 这个是属于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的升级版,兼具了两者的优点。 对于人民公社,王致远认真的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以目前的生产力,这种方式是不合适的。 而且人民公社也存着分配的问题,其中就体现在了照顾弱势群体。 以目前农业的生产力,如果不是当时的人民公社,是不可能一家养四五个甚至十来个子女的。 能存活下来的,也不会超过一半。 主要是分配上存在一些问题,多劳多得虽然有体现,但是那是在照顾弱势群体后的多劳多得。 如果一个公社,除去税收和积累后,生产总值是,那么其中有30%左右用来照顾了弱势群体,其余的40%用于劳动者自己的消耗,剩余的30%再用来分配。 这点上面是分配对劳动者是不太公平的,干得好的公社,如果副业多,可分配的就多,照顾一些弱势群体,也是没有问题的,社员分的多,怨言也不会太大。 如果是以农业为主,这对劳动者而言,分配到手上的和生产的是不相匹配的,分配到手上的劳动果实太少了,分配给弱势群体的太多。 后来单干,有的地方欢呼,有的地方坚持走集体,也是因为当时各地情况不一。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单干王致远一向也是赞同的,在冀省目前的大环境下,能单干好的,都是很有本事的。 副业多的人民公社,副业产出多,农业产出就算不得什么了,让大家分配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毕竟老弱病残幼小等吃饭,花钱是花不了多少的,主要还是粮食,占的产出比也少得很。 以农业为主的人民公社,那就不同了,老弱病残幼小这些都是负担,不是劳动力,可这些人吃的粮食是一点也不少。 当时的分配方案是粮食“人七劳三”,有些地方不一样,也不过是“人八劳二”或“人六劳四”。 也就是生产的粮食等劳动成果,为了保障社员的生存,公社的人员分配其中的七成粮食,保障生存,后面的三成是由社员再分配,一般成年干活的才叫社员,也有地方16岁也加入到了公社干活。 这其中,如果家庭人口多,特别是有小孩或者老弱病残,出工少,分配多,这类家庭就很容易成为超支户,每年还要欠集体的钱。 欠的钱还不上,也不可能将人饿死,账就挂在了集体里,最后就由社员均摊了。 集体的生产总值就那么多,按家庭算,有家庭出力少,分配多,那自然就有家庭出力多,分配少,毕竟是平衡的。 这种弊端就很明显了,很多家庭要是没有集体,是养不起那么多子女的。 单干后,每家各干各的,差距一下就出来了。 那个时候粮食产量也起来了,家庭人口多的,吃不上饭已经不至于了,顶多吃差一点。 后面工业化加剧,农民进城工作,创造美好生活。 人民公社好的地方是有的,分配不均也是存在的,但是吃大锅饭倒不至于。 王致远知道了问题,肯定是不想继续这样走下去了,还是要大力推广合作社,至少合作社的分配方式是社员自己选出来的,大多数人还是赞同的。喜欢从1949开始当县长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从1949开始当县长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