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襄公恨得牙痒痒的,但此时主要敌人还是秦国,所以暂时也无暇去理卫国。 反正,你卫国也只是小打小闹一番而已,真正想要对咱晋国构成威胁,那除非大家都去另一个星球上比拼了。 于是,晋军抵达彭衙,与秦军相峙。 此时的秦军,满怀着对晋国人的仇恨。 这仇恨已经怀了三年了,可以说是全军上下同仇敌忾,看见晋军那是恨不得一口生吞了肚里去。 秦军统帅正是孟明视,他已经作好了准备,待两军主帅出列,先打好口水仗,然后自己亲自指挥秦军全线杀向晋军。 孟明视知道自己的部队,士气正旺,求战欲强。 三年来,自己更是没好好休息过,一直在加紧训练,目的就是为了今天这一仗。 晋军由代理中军元帅先且居统领,他见秦军军容整齐,暗暗吃惊。 先且居命令三军摆好阵势时,心里也在想着,孟明视肯定会出列叫骂一通,毕竟三年前秦军是被晋军偷袭而惨败于崤山。 如果自己不好好用言词压对方一头,那士气就不如对方。 先且居正在思忖着应对之语,突然晋军阵中抢出一支约两百人的小股部队,未经请战,也不发声,风一样直插秦军右翼! 先且居定睛一看,带头的那位将军他认识,正是曾经被父亲先轸撤了车右之职的狼曋! 原来,狼曋自箕之战前被先轸撤了车右之职后,一直绷着一股子劲,要在晋三军面前展示自己的英勇。 这一次,他也见到了秦军军容整齐,士气高昂。如果对阵硬拼,晋军哪怕取胜也是惨胜。 狼曋是一位会动脑的将军,他早就认同了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取得胜利。 所以,他在两军刚摆开阵势,在双方都擂鼓进击前,带着自己的亲兵两百余人,驾着战车就冲了出去。 这是一支行动异常的小股部队,但更是一支异常勇猛的小分队! 狼曋和他的战友们可以说是人人都憋着一口气,一个个都如同豹子逐原、老虎下山般杀进秦阵。 秦军统帅孟明视根本没来得及反应,他甚至原先准备好的战前动员都没机会发表! 就这样,秦军被一股如同打了鸡血的晋军小分队给冲乱了阵脚! 晋军那边,一开始也都目瞪口呆,不知发生了何事。 狼曋身先士卒,和他的战友们大声喊杀着冲锋陷阵,在敌阵左突右窜,把敌阵顿时搅了个稀巴烂! 先且居终于反应过来,趁势擂鼓进军,晋国大军迅速向秦军掩杀过去! 史载,秦军崩溃! 狼曋等人冲入敌阵,当然也陷入重重包围。 但正是因为他的这一非凡举动,以死相拼,杀死秦兵无数,冲乱秦军阵形,使晋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这就是秦国与晋国的彭衙之战。 晋军又一次获得了胜利,他们看着秦军败退而走,无不欢欣喜悦。 有人想起孟明视三年前曾说过“三年将拜君赐”的话,便叽笑道:这便是你们秦国所谓的三年将拜君赐的表现啊。 成语“拜君所赐”,后来又演化成“拜你所赐”,表面意思是感谢你给予我的帮助或你给予我的恩惠,但是实际上多用于贬义,意思为因你而得到不好的结果。 而狼曋在此战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英勇无畏,那种身先士卒,令所有的晋军将士都无比佩服。 可惜,他与他的二百余战友因陷入敌阵而身受重伤,壮烈牺牲于秦兵包围之中。 这是一个小故事,在晋国的春秋风云岁月中,狼曋甚至根本不算什么大人物。 但正是狼曋这样的小人物,却改变了历史。 狼曋改变了什么呢? 首先是改变了一场战役的胜负,秦军准备了数年,憋着一口气去寻晋国的仇。 按理如果兵对兵将对将,双方左中右三军相对,晋军想要轻易获胜是不容易的。 但狼曋的突袭,捣乱了秦军阵营,使秦军一时反应不过来,迅速失败。 其次是改变了秦军统帅孟明视,他再一次尝到了失败的苦涩。 后世有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是的,孟明视注定要多承受一些心志之苦,然后成就名将风采。 三是改变了秦国对晋国的感觉。 一直以来,秦国总认为能够与晋国一战。至少秦国曾经在韩原之战中大败晋军,甚至俘虏了晋国国君晋惠公。 崤山之役,秦国虽然战败,但毕竟那是中伏而败,真刀真枪的战役,不见得晋国有多厉害。 但这场战役令秦国人心有余悸,因为就狼曋这样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校官,居然能够如此英勇,晋军的战斗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但秦国人是血性的,也是好斗善战的。连续两次败于你晋国,这口气必须得争回来! 这是秦国国君秦穆公的想法,也是秦军统帅孟明视的想法,更是秦三军将士的想法! 这样的想法,注定了秦国还要来报复!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晋襄公确实得作好准备了。 既然你秦国人是必定要来报复的,那寡人还不如趁你新败,再踩你一脚? 公元前625年冬,晋襄公向中原的宋国、郑国、陈国三个诸侯国发出了通知,要求三国率军与晋军组成联军,讨伐秦国,一举攻取了秦国的汪邑和彭衙两地。 晋襄公时代的晋国,确实太强大了,西线可以说是牢牢压制了秦国,南线则是牢牢压制了楚国。 东线呢? 东线还有大把的事要处理。比如卫国,卫国居然趁晋国将主要精力对付秦国时发动袭击,这还了得? 晋襄公准备讨伐卫国的消息传到了卫国,卫成公慌了,他立即去找陈国国君陈共公。 因为,陈共公曾经保证过,一旦晋国来讨伐卫国,陈国将为卫国去说情。 陈国为何有这个底气? 说起来也是挺搞笑的一件事。 城濮之战以后,原本是楚国阵营的陈国投了晋国,甚至所有的中原诸侯都投了晋国。 其中许国却夹在中间很难做人,许国一开始也是投了晋国的。但迫于楚国军威,不得已与楚国继续保持联系。 这惹怒了晋国,于是,晋国组织一帮小弟教训许国,迫使许国重投晋国。 楚国可不是吃干饭的,城濮一战使楚国失去了几乎全部中原诸侯。 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一个许国,虽是弱小得可怜,但也算是楚国小兄弟。 小兄弟被你晋国佬欺负,那怎么行? 楚军很快北上,直接攻击并降服了陈、蔡两国。 晋国也不甘示弱,于是便出兵讨伐陈、蔡两国。 陈国与卫国是百年友好邻邦,陈国见晋军前来,便向卫国求援。 卫国本就对晋国不服,见好朋友受欺负,于是出兵攻打晋国。 但晋国没有立即报复卫国,是因为卫国攻打晋国时,西边的秦国也正好出兵进攻晋国。 在这个过程中,卫国国君卫成公其实是很担心的,因为他知道卫国根本不是晋国的对手。 向晋国叫板,无非就是出口恶气,秀一把卫国人的血性而已。 陈国、蔡国暂时投向楚国那是迫于楚军之威,楚军一撤,两国都又投向了晋国。 反正在那个时候,对那些弱小诸侯来讲,在大国争霸的国际局势面前,就认定一个原则:谁的大腿粗,便抱向谁。 陈国很积极地参与晋国主导的各项国际活动,取得了晋国的信任。 所以,这一次晋国决定出兵教训卫国,陈国便为卫国活动了起来。 具体的方法也是令人大跌眼镜的:陈国建议卫国逮捕执政大臣孔达,把孔达交给晋国处理。卫国主动请罪,把向晋国服软认输的态度表足了即可。 于是,晋襄公正待出兵时,卫国派人来请罪了,还带来了卫国执政大臣孔达! 卫成公的使者对晋襄公说,不是卫国自不量力主动得罪晋国,而是这个叫孔达的家伙,私自调兵侵犯晋国。 现在卫国已经将他逮捕了交给晋侯,是杀是剐全由晋侯决定。今后卫国将坚定地跟着晋国走,请晋侯务必要原谅。 这一顿忽悠,晋襄公还真的放过了卫国。 因为晋襄公要的不是灭了卫国,而是要让包括卫国在内的所有中原诸侯都服服贴贴。 不但要服贴,还要对晋国的命令表现出极强的执行力。 现在晋国主要有两大敌人,一是楚国,二是秦国。 这两国都是相当强大的诸侯,单靠晋国自身的实力,如果不联合中原诸侯建立最广泛的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联盟,晋国迟早要被这两大强国给拖垮的。 要对晋国的命令表现出极强的执行力,包括大家要主动、及时朝见晋国并进贡。 晋国发出通知开会时,大家都要来。发出号令去攻打某个诸侯国时,大家也都要来。 不但要来,而且还要国君亲自来,国君不亲自来则表示对晋国不够尊重,不够尊重便要予以处分。 鲁国,就面临着一个处分。喜欢春秋晋国风云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春秋晋国风云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