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春秋晋国风云 > 第254章 郤氏家族的覆亡(3)

第254章 郤氏家族的覆亡(3)(1 / 1)

在继续讲郤氏家族被灭族经过前,必须讲一个插曲。 前面我们讲到了,郤犨说因伯宗一事,导致朝中不少大臣怨恨郤氏家族,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伯宗是晋国一着名大夫,以敏而善辩着称。 早在公元前594年,楚军讨伐宋国,将宋国都城商丘团团围住。宋国紧急向晋国求助,当时晋国国君晋景公以及许多大臣有意救宋。 大夫伯宗却认为夫,此时晋国不宜与强楚直接对抗。当时晋国刚刚在泌地之战中被楚国打败,故伯宗认为“天方授楚,未可与争”。 这个故事我们前面讲了,伯宗因此还发明了一个鞭长莫及的成语。 最后晋景公采纳了伯宗的意见,决定不去救宋。 后来,晋景公想要出兵讨伐赤狄,当时朝中许多大臣认为晋军新败,楚国强悍,如果此时再去惹赤狄,势必引来更大的麻烦。 但伯宗力排众议,认为楚国的目标并不在灭亡晋国,而是争取中原霸主地位。晋国不如在对楚示弱的同时,加紧消除来自赤狄的威胁。 伯宗一番高论最终令晋景公下定决心,让中军将荀林父率军讨伐赤狄并获得大胜,提振了晋军将士信心。 正因为伯宗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远见,所以深得晋景公信任。 公元前586年,梁山发生地震,当时震级非常大,史料记载是梁山崩塌,淤塞黄河。 这是在晋国发生的地震,而古时,人们对于地震火山之类的自然灾难非常重视。 晋景公非常担心,他当即便下令召见伯宗,寻求对策。 史料记载,晋景公派出传驿专用的轻快传车,急招伯宗入绛都商议。 伯宗快马加鞭往绛都赶,结果在路上与一辆满载货物的重车相遇。由于道路狭小,没法通过,必须要另一车掉头转向以让道。 但当时两车互不相让,那就都堵在路上了。 伯宗很生气,毕竟自己是晋国大夫,国君有要事召见,你一辆普通老百姓的车居然敢不避让? 他怒斥重车车夫道:“还不让开!?本官有要事!耽误了国君大事,你担待得起吗?” 但没想到那个重车车夫却道:“小民不敢。但大夫你看,这一路上,您遇到了多少与小人类似的车?很多吧?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您不巧遇上了交通拥堵问题。与其在与人抢道中浪费时间,您不如另寻快道。 哪怕,小民现在让道于您,但您看看后面的呢?哪怕大家都让道于您,但您宝贵的时间不是流失了?故小民认为,大夫您掉头转向另走他路方为上策。” 伯宗大吃一惊,这车夫讲得有道理啊,自己的传车轻巧,对方的是重车,调头转弯都难。 况且,一个普通老百姓居然能够对着自己这样的高官大夫不卑不亢,还非常理智地提醒自己如何才能尽快赶到都城,这是一位高人呐。 于是,伯宗向车夫深施一礼,道:“承蒙教诲,在下有礼了。对了,请问您是哪儿人氏?” 车夫忙还礼道:“报告大夫,小民就是绛都人。” 伯宗又问:“那现在绛都什么情况啊?” 车夫说:“梁山崩塌,听说国君召贤大夫伯宗回去商议对策。” 伯宗听车夫提到了自己,更来了兴趣。他又问道:“那你认为伯宗大夫应该怎么建议国君呢?” 车夫哈哈一笑道:“山有腐朽,所以崩塌,这是自然现象。伯宗大夫哪需要提出什么好建议啊? 一切都是有法度的,如山崩河竭一旦发生,那国君就得依礼依法离开寝宫,赴太庙祭祀。 此外,国君应节约用度,轻车减从,救济百姓,撤除乐器,取消用兵。 这都是已经既定的,历来都是这样在做的,何必再商议什么对策? 所以就算伯宗再有才德,他回去还能向国君建议什么新鲜的东西呢?” 伯宗无限感慨,他更觉得这个车夫一定是隐居民间的人才,执意要邀请他一同去见国君,有意推荐车夫出仕。 但车夫不同意,他淡淡一笑道:“大夫您看,这满满一车货物,小民走了谁来管接下来的事?每个人都有他的职责,大夫还是不要勉强了。” 伯宗感慨一阵后,按车夫所言后来另寻捷径到了绛都,将车夫说的这套话统统转述给了晋景公。 晋景公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遇事别慌张么? 一切皆有法度,作为国君,严格依法依礼去做即可。 晋景公十分信任伯宗,有意提拔他,给予他带兵立功的机会。 公元前585年,由于宋国没有参加晋国主导的虫牢之盟,晋景公纠集了卫国、郑国以及部分狄人讨伐宋国。 这次伐宋,正是伯宗为统帅、大夫夏阳说为副将。 晋军进入卫国境内的鍼地时,副将夏阳说见卫军根本没有防备,便心痒起来,他建议伯宗袭击卫国。 夏阳说的理由非常好笑:“虽然不一定能攻克卫国,但如果我们袭击卫国,一定能够多抓一些俘虏回去。”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夏阳说后来也没见诸于史料,估计这算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春秋舞台上的表演了。 毛想想好了,这种水平的人在晋国能够长久么?卫国是谁?是你晋国的盟国啊。 这次出征的目的是谁? 是宋国啊。你夏阳说脑子进水了?居然为了抓俘虏袭击自己的盟国? 所以伯宗当时便严词拒绝道:“胡说!卫国因为相信晋国,所以军队驻扎在他们郊外而不加防守。如果袭击他们,这是丢弃信用。 多抓了卫国俘虏有个毛用?你令我们晋国失去信义,以后国君还能够拿什么去获得列国诸侯的拥护?” 可以说,如果不出意外,伯宗应该很快位列晋国卿级班子,他已经得到了晋景公的全面信任。 连伯宗也都认为自己将很快得到提拔,不免有些得意起来。这让一个女人很担心,她正是伯宗之妻。 史料记载,伯宗之妻是一位仕智女性,她见伯宗常常直言不讳,盛气凌人,经常提醒伯宗: “小偷憎恶主人,百姓讨厌官员。有人喜欢好人,也有人憎恨妒忌好人。 你这样直言不讳,小人不会喜欢你,你小心若祸上身啊。” 此等良言,伯宗听了吗? 听了,但东边耳朵一进去立马从西边耳朵出来。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伯宗仍旧我行我素。 有一次,伯宗回到家,面带喜色。 伯妻问道:“夫君今天为何这么高兴?” 伯宗得意道:“今天,我在朝堂发表意见,很多大夫都赞叹为夫说有想当年阳子风范。” 伯宗嘴里的阳子,即曾经的晋国太傅、大夫阳处父,以智计雄辨着称,但华而不实。 后来,阳处父因建议晋襄公更任中军将,从而得罪了先氏家族,结果被先氏家族派人刺杀身亡。 伯妻忧虑道:“能够长出长米的谷子外观并不漂亮,有用的话哪里用得着修饰。 想当年,阳子华而不实,言而无谋,结果祸及自身。夫君何喜之有啊?” 伯宗不服气道:“你不相信?好吧,那我安排一场宴席,邀请几位大夫来家喝酒,你就在一旁听听,看看你夫君的真本事。” 伯妻叹了口气,无奈道:“好。” 于是,伯妻为伯宗准备了一场宴席,伯宗邀请了几位晋国贤大夫来家里喝酒。 席上,伯宗与同僚们围绕着国际国内大事高谈阔论,还引经据典,许多见解独到有理,且语言幽默风趣,众皆叹服。 宴后,伯宗颇为自得,问伯妻道:“怎么样?” 伯妻道:“确实,各位大夫才学不及夫君您。但是,夫君应该知道,现在朝中权贵当道,百姓意见很大,国家处于多事之秋,不知何时危险就会降临。 夫君您性格耿直,总是直言伤人,妾担心难免遭殃。 请夫君考虑考虑后路吧,至少要多结交贤大夫,将我们儿子州犁托付给他们吧。” 伯宗听后虽然不悦,但伯妻之言确为金玉良言。于是,伯宗努力有意结交晋国贤大夫,如与后来晋国着名上大夫、政治家、外交家叔向交好。 叔向,也是我们这部书里要重点推出的一位晋国牛人,以后会讲到。 后来,伯宗摊上大事被灭族,正是在叔向的帮助下,其子伯州犁得以逃至楚国,算是为伯氏家族存续了血脉。 伯宗之妻,并未在历史上留下其名字,但正因为这段劝夫之言,使她获得了仁智女性的美名,被西汉的刘向编于其经典名着《列女传》。喜欢春秋晋国风云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春秋晋国风云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御兽东荒我不慌 远古兽世种田:雄性们凶猛又粘人 恶雌娇软:深陷五个兽夫修罗场 穿越星际开直播,榜一大哥轮番宠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重生之无极天尊 红楼:贾家旁支子弟无敌战神归来 灭我全族?弃守帝关,化禁区之主 仙门全有病,唯有我正常! 武灵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