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座尖椒型水泥桥墩,坚固而沉稳。石拱桥两边设有拦河护栏,两横杆梯型石栏恰到好处,人可安然坐在上面横杆,脚正好踏在下面横杆。
南岸的一棵大榕树尤为引人注目,它的树枝伸展至桥头河的中间,宛如一把巨大的绿伞,将石拱桥遮蔽在其荫凉之下。夏日炎炎的夜晚,那时家家户户都未配备电风扇,居民们纷纷来到桥上乘凉。这榕树下的桥头,自然而然地成了故事的讲坛和日常八卦的场所。人们围坐在一起,扇着蒲扇,讲述着奇闻轶事,谈论着家长里短,欢声笑语在夜空中回荡。小凌晨与哑巴阿生,就喜欢在这里听大人聊天,汲取着他们传递的外面世界的信息。上游那座桥,是由政府组织民兵建设的桥梁横跨河面,它宽阔而坚固,能够让汽车顺利通行。陶瓷是这个小镇的经济支柱,这座桥正是为了方便山里的瓷厂运输货物而建,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民兵桥”。它不仅是交通的通道,更是发展的纽带。
河的北岸是曾经热闹非凡的旧圩——三八圩。在过去,每逢日期尾数为3
号、8
号,这里便人潮涌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交响乐。解放后,集市改在了河的南岸,成为了如今每月逢日期2
号、7
号尾数赶集,所以被当地人俗称叫二七圩。
每逢二七圩日,南岸就变得格外热闹。摊位一个紧挨着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那手工编织的精美竹篮,好似艺术品般巧夺天工;色彩鲜艳的绣品,如同盛开的花朵般娇艳动人;还有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炸油糍,让人馋涎欲滴。这里集市也同其他乡镇不同,大凡山区的集市,通常都是上午农民挑些农作物议山货竹编来交易后,去供销社或合作社买回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就赶回家干农务。所以许多圩集均很早就会散圩,而这个叫石坎的圩集却比较另类,这里的圩集由早到傍晚都陆续有人趁圩赶集,可能这里盛产陶瓷,许多外地客商会从各地赶来采办,稍微带点商业气息,所以与其他地方略有不同。
河的两岸,房屋建筑依水而建,错落有致。每家都有一个临水埠头,如同房屋的专属港湾。这些建筑多为铺头铺尾,前面是热闹的商铺,后面的临水埠头则方便了上下货以及日常挑水使用。
三八圩,曾经,每逢集市,街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商铺,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交响乐。如今,历经岁月变迁,集市不再。这里反而成了居民的聚居地,机关单位宿舍或者新圩置换店铺的原居民,都被安排在这原来繁华的地方里聚居。
当地居民一直饮用着这清澈的河水,那河水犹如大地母亲的乳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临水埠头边,时常能看到妇女们洗衣挑水的身影,她们的笑声和河水的流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生活画面。
哑巴阿生的祖上物业叫六和堂,是镇里面最大的商号,二七圩临水商铺大半归属六和堂,可惜了,偌大的家业因解放后公私合营而划归政府部门经营,而阿生家父母早亡,只剩下阿生和爷爷收养的干儿子黄清一家,阿生的干伯爷黄清,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狠人,他私自把六和堂捐赠给政府而自己捞了一个供销社副主任的职位,只把连片商铺原来的住宅偏角仓库二层哨楼给哑巴阿生居住,自己一家堂而皇之以供销社副主任身份入住在原来阿生家的五进房大屋,他只是提供一些基本维持生活的食粮给阿生,哑巴阿生就是一个破落资本家后代的存在,被认为只剥削阶级的报应……喜欢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