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的文章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布于天下,但秦州府乃至整个秦州路的大官,都已经得到了陈浪的这篇文章。 他们看着这篇文章,夜不能寐。 事情来得太忽然,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随着萧郁回归内阁,商党被清扫一空,这天下官场似乎已经回到了士林党的手中。 可这篇文章……却被点成了院案首! 虽说只是地方岁试,影响仿佛没有那么大,但谁又能保证,这篇文章的背后,没有点别的什么东西? 如果真的有,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摆在了这群官员的面前。 这个问题,叫做站队。 官场站队,是一个大学问。 有不少官员,才学、手腕极其平庸,可靠着敏锐的官场洞察力,在每一次站队的时候都选择正确,最终一路平步青云。 还又有很多官员,才华横溢,一心为民,就因为站队错误,大好年华就回家养老,一生都郁郁不得志。 好在眼下的局势,相比于几年前要明朗许多,就算这篇文章的背后,是商党的反扑,但内阁终究还是已经全归士林党了嘛。 所以大部分的官员在经过一夜的纠结后,都做出了自认为正确的站队决策。 到了第二天清晨,无数的奏章从各地的驿站出发,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向着京城涌去。 京师。 随着陛下重新启用萧郁,整个皇城焕发出了新一轮的勃勃生机,仿佛一切都在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今日廷议,有大臣上奏,说巴蜀地区爆发蝗灾,农民损失惨重。 陛下立刻颁布诏令,从国库抽调两万两白银用于救灾,同时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州县,免除一年的赋税和徭役,让老百姓可以毫无负担的投入到耕种之中。 这样的善政,从内阁由士林党接管后,已经出现了不止一次,不止两次…… 京师内的读书人得知消息后,都一个赛一个的振奋,他们在茶馆、酒肆这些地方,毫无顾忌的谈论着朝堂之事,觉得萧郁萧学士的回归,不仅把国家拉回了正轨,还让皇帝承认了错误,其功绩能与上古圣贤相提并论了。 廷议结束后,天子回到养心殿静养。 纱幔之后,这位刚过天命之年的帝皇,一改在廷议上的和气,变得无比阴沉。 这份阴沉,也让整个养心殿的气氛,极其的肃杀。 殿内的随侍太监,一个个低垂着脑袋,连呼吸都尽量放轻,生怕动作稍大,就惹来杀身之祸。 “陛下,秦州路通判崔岩崔大人,殿外求见。” 天子微微挑眉,淡然道:“宣。” “宣,崔岩觐见!” 崔岩迈着小步快速走入殿内,抱拳躬身,深深一揖,道:“臣崔岩,参见陛下。” 大燕朝的规矩,官员私下面圣,不必下跪。 天子道:“赐座。” 太监搬来椅子,让崔岩坐下说话。 天子悠悠说道:“君子取财,实为强国。” “朕看到这篇文章,就知道你大概是要回来的。” 皇帝能知道这篇文章,崔岩是半点不意外。 因为全国各地,都有皇城司的人。 “陛下,这篇文章……”崔岩刚起了个头,话就被天子打断。 “你前脚刚走,秦州路察院,就有人弹劾常安民,说他抛弃发妻,收受商贾贿赂。” “今早廷议,内阁的几位大臣都主张严查。” 崔岩怔了片刻,道:“陛下,抛弃发妻这种事情,是常大人的家事,用这个理由来攻击常大人,属实有些不妥。” “至于跟商贾勾结,就更是无稽之谈,过去这些年,又有几个地方官,没有跟商贾有过往来呢……” 天子靠在龙椅上,左手缓缓的敲打着椅子的扶手,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崔岩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 “这些人呐,还不死心。” “看似弹劾常安民,实则是在敲打朕啊。” 天子的声音骤然严厉起来:“他们不会真的以为,朕不敢把他们怎么样吧!” 崔岩咬了咬牙,道:“陛下,臣回去后,定会彻查此事,还常大人一个清白。” 天子又笑了,就是这个笑声,听着有些阴鸷。 整个养心殿,也因为这个笑声,变得无比的阴冷。 “不必,他们要常安民下台,那就下台好了。” “传朕旨意,常安民贪赃枉法,贬为临水县令。” 崔岩心思急转。 临水,可是一个榷场啊。 榷场是干什么? 挣钱的地儿啊。 除此之外,临水还是祝穗安祝郡公的地盘。 陛下看似是贬黜了常安民,其实是在变相保护他。 因为除了皇帝,还没有那个大臣,能把手伸到祝郡公的地盘里。 就是不知道常安民,能不能察觉到陛下的这番苦心。 天子接着说道:“这个陈浪,很有意思。” “取笔墨来。” 随侍太监立刻拿来笔墨。 天子提笔,飞速的写完一段话,然后让太监把这幅字装裱起来。 “前些日子,陈浪向朝廷贡献了一件农具,工部的大臣们都说,这件农具是功在千秋的东西。” “但内阁的大臣拿着祖宗之法,就给了陈浪五十两的奖赏。” “朕也只好随他们的意。” “但经过这些时日的思考,朕还是觉得应该重赏他,所以就写一幅字给他吧。” “崔岩,要辛苦你再赶秦州府去,把这幅字亲手交给陈浪,顺带告诉耿忠,让他把颖儿送回来。” “她不想嫁人,朕明白。但这种事情,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 崔岩从太监的手里拿过装裱好的字幅,躬身一拜道:“臣领旨。” 就在崔岩转身要走的时候,天子忽然说道:“等一下。” 崔岩道:“陛下还有什么旨意?” 天子道:“你是出自赵学士门下吧?” 崔岩点头:“是的,陛下。” 天子道:“赵学士身体抱恙,已经好几日没有上朝了。你替朕送些银钱给他,告诉他,不用担心没钱,他的医药费,朕管。” “同时传朕的口谕给赵学士的长子,百善孝为先,他得留在府中尽孝,手里的公务,就全都先放下吧。” 崔岩有些无奈,这个旨意可不好传啊。 但借崔岩八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抗旨。 “臣明白了。” “臣,告退。”喜欢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