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真是太好了。”
“可不是?太好了!”赵红梅是个天真的姑娘,“那个小公安我看着就烦,这样的坏公安来查案,肯定查不出真假来,说不定还会冤枉好人呢。”
“就是就是。”杜若认同。
下工后,杜若便去找了沈离打听这事儿。
沈离也搭了一个梯子,此时他们在后院儿那边,都趴在墙头上说话。
“这事儿是真的。”沈离道,“确实是省城那边的相关部门派人来查的。
徐建华应该也快倒了,你别担心,也别急。”
杜若笑道:“我不急的,我现在过得可好了,吃得好睡得好,就等着看他们的凄惨下场。”
“会的。”
有了沈离的保证,杜若的心更加安定了。
就是吧,村里又来知青了。
当然也有那有门道的知青离开了村子回了城,可这毕竟是少数。
知青院那边是真住不下了,大队长和村长不得已又发动村里人帮着新盖了一排房子。
沈离给大队长出了个主意,这房子盖的时候,多盖一些单间儿。
当然也有大通铺的屋子,单间儿更多一些。不过,想要住单间儿就得付房租,一年两块钱。
有钱的知青也不是不是没有的,一年两块钱的房租真心不贵。
有了这两块钱,灶台,火炕都给准备好,要是还想添点儿什么,那就得自己掏钱了。
大队长觉得有道理,就多盖了些单间儿的房子,也算是为村里创收了。
新来的知青有四个,两男两女,听说有三个是京城那边的,还有一个是沪市的。
都是大城市来的,看他们的穿着也很体面,这四个都要了单间儿,一看就是不差钱儿的人。
这让知青院里的其他知青羡慕得很,也有那手里有点儿余钱的也搬去了后面的单间儿住。
更多的还是住大通铺,新建了两间有大通铺的房子,大大解决了这些知青们的住房困难。
但是这四个新来的知青似乎也有些眼高手低,他们很不想干农活。
听到村里的杜若竟然靠给报社投稿就不愁吃喝,他们羡慕了,甚至是嫉妒了。
他们村里因为出了个经常在报纸发表文稿的杜若,那些知青们也是经常给报社投稿,还真有人入选了。
一时间知青院里的写作氛围很浓,大大刺激了新来的知青。
于是,每当上工的时候,杜若就会被他们围着请教。
就连以往对杜若总是不怀好意的云珊珊也偶尔会来问她几句。
这让杜若烦不胜烦,特别是云珊珊那高高在上的样子,好像是问她这些,就是给她脸了一样。
杜若只说了多看书,多看报纸,这就是她的经验。
等到下工,她又去问沈离了。
“云珊珊所在的云家,最近是不是又起来了?”
沈离一愣,“不会那么快。云家害的人不少,这些人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那云珊珊怎么就又抖擞起来了?”杜若问,“我记得有段时间云珊珊特别安静,要不是跟她同住在一个胡同里,都忘了还有云珊珊这么一个人。
沈离想了想,“这事儿我也不清楚,过几天我去一下省城问问。”
杜若赶紧道:“我也想去,顺便看看丁红豆过得怎么样了。”喜欢穿书七零不做后妈,她种田去了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