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大人最是爱民如子,又是天神下凡。他一片赤心要救桐昌城百姓,你们居然说这样的话!” 楚霁自出任沧州牧以来的所作所为,让他在百姓心中有了难以想象的公信力。 一个会为了百姓殚精竭虑,不惜千金散尽的大人又怎么会不顾他们的性命? 这叫他们如何不敬爱楚大人?他们又怎么会相信区区流言? 听闻这消息时,杨佑正在院中与楚霁下棋。 楚霁思忖片刻,笑着执起白子。 随着楚霁的话音落下,棋局已然骤变。 “周珩的心思几乎已经摆在了明面上,你要做的,一是为百姓解毒,二是弄清楚周珩是怎么做到的。”楚霁严肃道。 毕竟要想以人为之力使一城染上瘟疫并非易事,若是没有手握权柄之人的支持,几乎不可能。 赵协是个十足的荒淫君主,但却实在是没颁布过什么收“青黄税”的政令。 但孙常侍和宦汲每半个月便会传回一次盛京中的消息,可却未曾提及过“青黄税”半个字。 周珩的目的也很明了,姜木的书信中已然提及 也就是姜木他们在茶楼听见的,皇帝要做的天怒人怨的事情。 孙常侍传回的密信中也 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事情更能激起民愤? 原书中这假仁假义的周珩并未得到过什么着墨,想来是被当时沧州传出的疫病打了个措手不及,尚未反应过来便染病而终。 所谓权势,当真可叫人盲了心智。 杨佑的问询打断了楚霁的思绪。 果然不出楚霁所料, 当杨佑领着救灾物资和两千精兵踏入胶州的那一刻,耳边便弥散着“皇帝下旨要火烧桐昌城”的如沸之议。 那些尚有亲人好友被困在桐昌城中的人更是心如刀割,恨不得以身代之, 又恨自己无能,没法子解救家人。 大不敬之语随处可闻,却已然无人顾忌。 若是……若是有人能带领他们一同掀翻这混沌的世道,那该有多好啊! ——胶州牧周珩的州牧府。 桐昌城们因着他们的到来短暂开启,可这座病入膏肓的城池已经没有人再有力气尝试着冲出城门了。 来自沧州的士兵们不曾因这动静转头, 军令如山,他们只会一往无前,完成解救桐昌城百姓的任务。 现如今, 整个桐昌城中已无朝廷官员。 只有城门上这些值守的士兵, 负责守住城门, 不许人员进出。 其实这并不难,因为那所谓的青黄税,桐昌城内几乎已无粮可食。他们虽带了粮草进来,可终究有吃完的那一天。 这些都不是杨佑所真正在意的。 纵使周珩的计谋再完善,主公和秦将军也能一力降十会。 被百姓们寄予了最热忱最深切信任的上位者,却恰恰是造成这场灾祸的罪魁祸首。 为了所谓的师出有名、顺应民心,周珩竟然要拿一城百姓的性命去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