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经过近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制造出了更为省时省力的耕犁。 有了这个犁盘,原先耕犁难以调头和转弯的缺点便消失了。 他还要求新型耕犁能控制耕土的深浅。 当即热火朝天地研究出来。 因为耕犁上负责耕地的部分是犁铧,他们便在犁铧旁边添加了一个可以调节犁铧的犁评。 现在看来,楚大人应该是十分满意的。 裁好的相应大小的薄宣纸已然被稍稍浸湿。 匠人的手法十分老练纯熟,因此,不一会儿宣纸便于石刻严丝合缝地贴合在一起,细微之处亦清晰可见。 此时,匠人用一把刷子蘸取墨粉,动作轻柔,用力均匀地在宣纸上边拍边刷。 黑底白图,哪怕是最为细弱的线条也显得流畅极了。 前的这一位匠人也是王超临时抽调过来的。 按照这个速度,一百份的拓印,一天足以。 王超看着匠人熟悉的动作又叹了一口气。 方才我的脑子里闪过了什么? 惹得工匠狐疑地看了他两眼。 要是书籍上的字也能这么拓印下来便好了! 难怪楚大人要求他亲自监工,这是在给他指点迷津呢! 正好趁着还在拓印坊中,做起来也更方便些。 王超想着,不若便选用纹质细密的木材。 待下属呈上了枣木板,王超便干脆自己动起手来。 不一会儿,枣木板上便出现了刻好的文字。 匠人这些天原也都是在抄书,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 原本瞧着那匠人拓印图纸的动作极为流畅,一会儿便拓好了一张。可现在,王超只觉得等待的时间那样漫长。 王超下意识地忽略了工匠略显凝重的语气,兴奋地接过宣纸。 纯白的字迹虽然清晰,但当这乌墨铺满纸张之时,这一张书页实在称不上好看。 但书册向来是白纸黑字,这黑纸白字实在是有失风雅。 匠人见此,也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又要回去抄书了。 “有没有办法能把它便成白底黑字?” 可王超显然是不肯死心,他又问:“就没有人做出过白底黑字的拓印吗?” “还真是有。” “去年秋天,楚大人曾命人送来一个画册要拓印出来,因着要的并不急,所以便先紧着旁的做。” 那画册上画的是楚大人弹棉图,至今还未全然拓印好呢。 “原本已然拓印出一些了,但有一日秦将军入拓印坊有事,恰好瞧见了印好的那些。” 王超一边点头,一边做洗耳恭听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