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8月份都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对于家有考生的家庭来说,也是最难过的日子。 于是,有条件的家庭,且不说老早的就开始为孩子补这个补那个的,临近考试的这几天,更是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找一个酒店的客房,让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的环境。话是这么说,其实潜意识里,家长就担心万一影响了孩子发挥或将来孩子认为自己当初没有好的环境的时候,当家长的能够问心无愧。另一个方面,还是心理作用的原因。其实说起来,孩子十几年来已经适应了家庭中的学习环境了,到这个时候猛的换了一个环境,或许会适得其反。 眼看着就要开始高考了,李国生也实在撑不下去了。毕竟要考几天,这期间是肯定没有时间回去的,只能趁考试前休息的这天赶快回去一趟。 李国生心里也挺着急,不过并不是很担心,毕竟从村里到镇上汽车站没有多远,早上6点就有车去市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海城也不过是7点多钟,考试8点半开始,时间上到不是很紧张。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李国生顿时有一种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感觉。也许高考对于条件好的同学来说,即便是今年考不上,无非是明年再考。可是对于李国生来说,高考只有一次机会,要是他今年考不上,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回到山村,跟他的父辈们一样,守着分给自己的那几分地,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了。要是这样,自己又何必辛辛苦苦上这几年高中? 李国生地父亲只不过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但是在李国生地家乡。他却是十里八乡大名鼎鼎地秀才。也是那所只有二十多个孩子。却有5个年级地乡村小学唯一地老师。他这一辈唯一地遗憾就是没能继续学业。读高中、上大学。不是他考不上。是因为家里穷。实在是没有办法让他继续读下去了。就为了这个。他把自己地希望都寄托在了李国生身上。李国生清楚地记得。不管再苦再累。李国生地父亲从来都没有让李国生下过地里干活。在他看来。只要读好了书就是李国生对自己最好地回报。 李国生地父亲对村上是有贡献地。几乎家家都有他地学生。对于这个早年丧妻、还不到半百就要离开人世地乡村教师。村长含着泪答应了他地要求。当场。几位当年李国生父亲地学生就答应租下李国生家地地。而且给地租子很高。几乎是白帮李国生家干活了。可是村长都没答应。因为他知道。李国生读书不是一天两天地事。这个时候别人答应下给这么多地租子。但是能坚持多久?一年还是两年?时间一长。等淡忘了对老师地感情。李国生读书地事就麻烦了。这些地可是李国生读书地本钱。 十年寒窗。今天就是检验成果地时候了。可是偏偏碰上了这么倒霉地事。李国生地心里别提多后悔了。其实他知道。要不是自己太爱面子。只要肯开口。且不说魏强地爸爸肯定会二话不说就帮他地忙。班上不少同学都会伸手帮他一下子地。但是李国生知道。他这几年已经没少给同学们添麻烦了。既然自己能解决。他是实在不愿意跟别人开口。给人家添麻烦了。事到如今。着急是解决不了问题地。关键是怎么样想办法用最快地办法赶到海城去参加高考 现在,李国生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助于警察了 李建是小镇上的人,去年才从警校毕业,现在还在实习。小镇上的派出所很小,只有5名警官。按说应该有一名正式编制的警官带着李建值夜班的,不过小镇上治安情况还不错,晚上很少出现什么情况,再说派出所的宿舍就在所内,值班室留一个人就行了,有什么事只要招呼一声,整个所都能动起来。么事,但是毕竟是值班,李建担心出什么问题,就一直在值班室里看录像,直到下半夜才躺到值班室的行军床上睡下。按照惯例,他昨晚值班,今天是可以休息一天的。谁知道正睡的好的时候,李国生的拍门声惊醒了他。由于李国生拍得挺急,搞得李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打开了值班室的门。 “你说你是地区高中的、今天要参加高考?!”小镇是没有考点的,但是不代表李建不知道政府对保障高考的要求。地区公安处前一段时间还专门下文,要求地区各公安交警部门要注意保障高考的顺利进行。 李建根本没看李国生递过来的学生证,在得到李国生的确认以后,他直接按下了门边的警铃。这个警铃是派出所紧急集合用的,除非需要全所执行紧急任务,否则一般用不上,当班的民警就处理了 几名警官都拿出了紧急集合的状态来,没一会功夫,好几家的房门就打开了,一边跑一边穿着衣服的警官们谁都没有说话,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紧急情况只有值班室才知道。当然了,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打鼓,谁知道是出了什么问题?要是搞出一起人命案来,且不要说奖金,要是短时间破不了案,派出所就有得忙的了 一看见指导员进来,李建连忙带着李国生迎了上去,一边递过李国生的学生证说道:“指导员,这个学生叫李国生,是地区高中的,今天高考,他得赶到海城参加考试!” “李国生同学,你放心,不要着急,相信我们人民警察,我们一定会想尽办法,保证按时把你送到海城去!”指导员斩钉截铁的说道。 指导员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接着分配着任务:“王所长,现在来不及先请示了,你辛苦一下,跟李建和崔继国开我们的警车出去,沿途注意保持跟家里的联系,我这就跟地区公安处报告这个情况。如果到了塌方的地方还没有消息,那么也不要等,带着李国生徒步越过塌方地带,然后征用一辆车,一定要保证按时把李国生送到海城考点!有没有问题?” 王所长当然不傻,哪里会不明白这里的道理?当下没有二话,站直了身子:“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说着,转头命令崔继国:“小崔,你马上把车开出来,动作要快!” 趁着等车的功夫,有机灵的警官马上跑出值班室,为所长等人和李国生买早点和水去了。 “李国生同学,准考证带好了么?笔什么的准备得这么样?”指导员问道。 “怎么就带了一支笔?万一没水了怎么办?”指导员当然知道,几乎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谁不准备几枝笔的?为的就是以防万一。 小镇派出所的警车拉着警笛,很快就驶出了小镇,这边,指导员将这个情况报告了地区公安处。公安处的值班领导非常重视,一边迅速跟地区高中取得了联系,核实了李国生考生的身份,另一方面通知了媒体,说明了情况。由于道路塌方,公路两边被堵车辆很多,为了保证李国生不迟到,地区公安处甚至派出了两部警用摩托车,一路赶往塌方地段。万一出现道路堵塞的情况,可以利用摩托车小巧灵活的优势,将李国生带到海城 本来道路受阻的事年年都有,对记者来说,拍这些东西根本没什么意思,最多不过是在新闻里闪上几秒的事。这样的事情要是放在平时或许会有记者愿意拍,可是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资历深一些的记者都被派到各考点去抓新闻了,在受阻路段采访的不过是电视台的一个实习记者陆兵。在做出几个慷慨激昂的表情拍摄了一会以后,眼看着摄像也没什么精神了,陆兵跟摄像商量,是不是再拍几个抢险的镜头就回车里躲一躲雨去。哪知道就在这个时候,总编打电话来说了李国生的事,这下,陆兵和摄像的精神都来了。他们谁也没想到,本以为是被发配来的,谁知道居然让他们碰上了一个大新闻。什么叫跟踪拍摄?搞得好了,这就是一个专题片! 唐家庶老师很早就到了海城二中的大门口,虽然他跟学生们约定的时间是7点半以后到8点之间,但是7点还没到他 快8点的时候,唐家庶老师正忙着,一溜小车停到了二中的门口,后面还跟着一辆电视台的车。唐老师没有在意,一帮学生正围着他,不少人正跟他请教问题。唐家庶毕竟是有经验了,讲不清楚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摸出一支粉笔来,直接就在地上写了起来。 “唐老师,您好!我是海城电视台的记者,请问李国生是您的学生么?”一个话筒伸到了唐家庶的面前,记者问道。 毕竟是地区高中的主力教师,唐家庶虽然意外,但是也挺坦然,站起身来以后。面对摄像机镜头,他点了点头:“是的,李国生是我们班上的学生。”毕竟他不知道李国生出了什么问题,这个时候,还是少说的好。 唐家庶有点懵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今天电视台的记者盯着问李国生的情况?联想到直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李国生,唐家庶肯定,李国生是出事了。他看了一眼校长的位置,校长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听了唐家庶这几句话一说出来,一边站着的教育局领导和校长走了过来。校长对记者说:“记者同志,唐老师毕竟是带队老师,班上同学的准考证都在他手上,你看我们是不是等同学们进场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