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一个起步阶段,这种情况下还要能卖得好,那才叫真正的全球化。
仅在国内卖好,完全就是正策保护下的孩子。你就不说其它的,燃油车有购置税,新能源车没有。
仅这一条,多少人在选车的时候都选择了新能源。
更不要说其它的那些补贴,可以说上面为了扶持新能源的发展。
那是每年至少要牺牲大几千亿税收的。
这种情况下跑赢那些所谓的合资车,并不是新能源真的有多好,仅仅只是因为它享受了太多优惠正策罢了。
去了海外就不同了。
那才是真正的参与全球竞争,跟那些百年车企同步pk。
没有了所谓的爱國情怀,还能在销量上面跟特斯拉保持一致。
甚至超越丰田本田,那才叫真正的优秀。
陈平生一直以来的目标都是如此,所以他从不在国内搞什么吹嘘大会,更不会刻意宣传自己的那点成绩。
因为他知道,现在的这一切远远还不够。
本来他也打算晚两年再开始全球化的,但今年特斯拉的股价涨幅,让他准备将这个计划提前了。
而且最关键的还是,固态电池那边已经有了核心突破。
预计最多再有三到五年,一定能实现大面积生产。
并将这种技术彻底商业化。
这才是他想要扩张海外超级工厂的底气跟原因。
关键还是特斯拉涨得太猛了,让他完全有钱实现自己的想法。
特斯拉在进入国内之前,那都是半死不活,摇摇欲坠的那一种。
还是魔都超级工厂竣工之后,才彻底将它带飞。
可见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底有多残酷。
他这确定出海战略,等于是给了所有人一层巨大的压力。
腾飞新能源想要在国内当第一,那绝对只是时间问题。
海外就不同了,硬拼刺刀才能赢。
陈平生安排张启明去谈海外建厂事宜,他以前就是宝马的高级副总裁。
这事由他去做最合适,而第一座超级工厂的选址肯定要安排在发达國家。
选到北美无疑是最合适的。
只等那边确定好之后,他大概会投资一百五十亿到两百亿之间。
海外工厂跟國内工厂最大不同,那就是人工贵,不加班。
稍微让他们加加班,立马就能抬出工会跟你谈判。
國内很多老板过去之后,还在想方设法的用國内这套。
结果就是被罚得怀疑人生。
要说国内最大的产业链优势,那就是人工费低。
低到什么程度呢?
同样的上班时间,我们这边的人只有别人一小半的工资。
早期这么发展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毕竟太多人要吃饭,有一份工作不容易。
现在就不同了,想要参与全球竞争,如果还是用人工费低这一点优势。
那会遭到大部分地方的排斥。
原因很简单,同样的一个工人,你一天上班12个小时只拿六千工资。
别人上班八个小时都要拿一万以上。
成本这块那肯定拼不过你,甚至可以说差距巨大。
既然大家不在一个成本上面竞争,那就反倾销好了。
啥意思呢?
直接禁止你那些低价货流入它们國家,用各种各样的正策来保护本土企业。
造车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去了海外,那就只能遵守别人的游戏规则。
(本章完) ', ' ')